搜索
孙先文的头像

孙先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02
分享

难 忘 我 的 高 考

安徽孙先文

又是一年麦穗黄,再逢高考忆寒窗。

40年前,1981年我参加高考,那年我19岁。那个年代考大学,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事。考上大学被称之为“天子骄子”。

高考在7月7号。我6号必须赶到山南中学集合,由送考老师带队,送到县城。县城距离我们中学有四五十公里。6号早晨,因为要步走十几里路才能赶到学校。我起了个大早,说来非常蹊跷,我刚走出村口,在路边捡了一个鸭蛋,那白亮亮的鸭蛋卧在晨光的草窠里特别招眼,显然是哪家鸭子“打野”丢下的,我美滋滋拾回了家。娘一脸的不高兴,什么也没说,我感觉很奇怪。

去县城上派参加高考,当年的县城是我心目中最大的城市。正值梅雨季节,派河水位猛涨,浊浪滚滚,浩浩汤汤,巢湖路老大桥桥面已经过水。教育局考虑到学校原定的旅馆有被淹的风险,要求学校组织考生搬离。我们匆匆忙忙挪到了上三路口旅馆住了下了。

晚上,我们的政治老师董老师在肥西中学的操场上作最后的临考叮嘱。这个董老师当年很神,在县内也大名鼎鼎,都说他会猜题目。他的“放大招”吸引了外校许多人来旁听。我记得,他不满意大家说他是“猜题目”。他笑着说,猜题目带有“偶然性”;我是“算题目”,神机妙算才是必然性。董老师站在操场的台子上,胸有成竹地说,今年一定会考热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从哪个角度考呢?我觉得,会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来考。真是神了!那年政治的最后一道论述题就和他说得一模一样。那几年我们山南中学常有考生政治能考80多分。考上大学后我们比较才知道,我们考了绝对高分,我们的董老师绝对的牛。

第一天,开考语文,我信心满满,这是我的强项。那年的高考作文,我清晰地记得,给材料作文——毁树容易种树难。看完材料,我脑海浮现的是派河的洪水和家乡滥砍滥伐的山林。文科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地理课的环境保护。我迅速将树木、河流、洪水连缀起来,一篇环保美文一气呵成。上午考完语文,我刚到旅馆门口,就看见一个老师摸样的人正在煞有介事地说,今天高考作文应该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角度来写,反映“十年浩劫”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我靠拢过去,那个老师说,材料只是个“引子”。他从十年动乱摧残人才的背景,说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急需人才的现实。我越听心里越凉,感觉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已开始坍塌。原来自认为应该是上乘之作的环保美文,谁料到竟偏离了题旨?

那一年高考,我折戟沉沙。我娘迁怒那颗鸭蛋,埋怨道,大考捡鸭蛋回家,我知道你今年是考不上的。我才不信娘的说法,一颗小小的鸭蛋就会阻断我的人生之路?我重整旗鼓,复读了一年,第二年才圆了我的大学梦。

高考考的是知识与能力,其实考的也是心志和毅力。只要梦想还在,一切都来日方长。正如冰心一首诗里说的“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