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过之 初心依旧——致敬二十年党员情怀十七年金叶生涯
文/魏锋
青春年华弹指一挥间,有爱就能坚持,只要坚持,脚步就一定能够抵达梦想所在的地方!
2003年元月,21岁的我应聘到咸阳烟草工作,有幸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体会更多的是行业给了我机会、岗位给了我平台。17年的金叶生涯,是成长道路的年轮刻画,是心灵归属的安宁温暖,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升华。
阻击“疫情”中的党员本色
17年前,我初到行业工作那段时间几乎一样,SARS病毒突然袭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最年轻的职工,白天岗位工作之外,主动请缨承担机关办公场所的消毒,晚上门卫值守,与同事一起参与阻击“非典”。
17年后的今天,再次面对疫情,“做一名‘关键时刻,我在现场’的新闻宣传员”鞭策和激励着我,去记录正在发生的也是即将成为历史的事件。与同事通过视频、电话等线上模式采访坚守生产经营“最一线”的职工和卷烟零售户,每天复盘工作,用新媒体H5、微视频等方式传递金叶故事。
作为党员先锋队成员,我也投入到了支援卷烟物流的工作中。2000年7月1日,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中国共产党员。但随着工作的变动,入党时的档案一直随身携带,虽然是一名“口袋党员”,但心中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令我激动的是,2019年7月1日,收到了中共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特别的“生日卡”。这是我入党20年第一次过“政治生日”,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政治生日”当天,站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时,心潮久久难以平复,就像鱼儿回归了大海,就像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
平凡岗位中的职业信条
17年来,我至始至终告诫自己,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拥有了一份使命。在文秘、门卫、安全员、灶务管理员、打字员、新闻宣传员等各种岗位交织变化中,自己坚持脑不闲、脚不停、笔不止,汲取知识的营养。学业务、学电脑、学摄影、学摄像、学排版,不断给自己“充电”。白天干不完,晚上夜班写,搭上假日写,在单调中寻求丰富,在枯燥中探索乐趣,在清苦中酝酿甜蜜。疫情期间,我也开启了我“云采访”,尝试着作了一场《疫情之下,我们如何利用直播平台充实自己》直播课。直播间与听友分享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突破自我,倡导听友疫情期间多读书,丰富自我,挑战自我。一次次突破,让我鼓了志气,添了勇气,壮了元气,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17年来,从事文字工作、企业宣传和内刊编辑所积累的经验,让我也多了一份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的爱好,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行走在文字间,用文字书写情缘。17年来,在咸阳烟草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自己就像少林寺挑水扫地的小和尚,心里面总能感受到在那个博大的武学殿堂里面,一点一点的历练、一点一点的成长、一点一点蜕变的艰辛过程。
回报社会中的微风荡漾
常怀感恩之心,勤做感恩之事。我倡导发起了“微风读书会”,业余时间用书香来传递爱心,以微薄之力参与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我愿意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回想起10年前,咸阳烟草成立金叶志愿者服务队,我作为其中的一员,面对鲜红的队旗庄严宣誓,也许下了感恩回馈的心愿。和队友们一次次走进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寄宿留守学生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等,一本本书传递到老人、孩子们手中,一颗颗爱心也温暖着那一双双冰凉的手。特别是在咸阳特殊教育学校,看到那些残障孩子捧着书的欢颜,我的心却越发沉重。虽然从2005年开始就参与公益捐书活动,但总感觉力不从心,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爱心书公益。2017年1月19日,作为咸阳市首例以个人名义发起的“微风书公益”爱心读书公益项目,正式落户咸阳图书馆,活动开展两年多时间,得到了北京、上海、河南、甘肃等地的作家、书画家、摄影家近百名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已累计募捐图书上万册。这些图书经过精心筛选,分批配送,让更多的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微风读书会”也已成为链接省内作家与读者沟通的公益读书平台,中国作家协会“简报”转发全国推广、时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长亲笔批示推广。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的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全国道德模范、著名作家陈若星,深入抗疫一线采访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柳青文学奖获得者杜文娟,中土(土耳其)文化交流使者白振国,中英文化传播者罗宾等老师录制视频寄语读书日,通过朋友圈、公众平台等媒介向全国各地读者传递书香,让微风荡漾起这个春天温暖和煦的涟漪。
“疫情过后,春暖花开将如期而至,我最大的愿望就到一线去采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事,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好金叶故事。”这是疫情期间,我为自己拍摄的一段承诺。我定将信守承诺,珍爱岗位,认真工作,在自己有限的金叶生涯中续写华章。我也会继续坚守初心,在一个个新的起点努力奋斗,也愿自己留下的足迹闪闪发光。
把握春光,不负韶华。借此,向让我安身立命、绘写愿景的金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