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花开香满古城
进入七月,骑行于古城西安街道小巷,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顿觉神清气爽,酷暑全无。
哦,国槐开花了,这淡雅馨香来自国槐花。立于道边,放眼望去,只见棵棵粗壮高大的槐树静立于街道两旁,亭亭如盖,洒下一片清凉。在绿荫婆娑中,一串串、一簇簇淡黄色的花蕾点缀其间,不仔细观看,很难发现。只有这缕缕沁入心脾的馨香、随风飘落一地淡黄的花瓣,告诉人们,国槐开花了。
国槐俗称“古槐”,是我国北方特有树种,因树冠高大,躯干粗壮,枝密叶繁,花香沁人,广受人们喜爱。在《中国植物志》中称“槐”,之所以命名为“国槐”,是与产自美国的“洋槐”相对应的。国槐洋槐二者都是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不过,国槐是槐属,而洋槐是刺槐属。
国槐也是古都西安最常见的行道树了。或许你还不知道,国槐可是西安市的市树呢!古都西安,有中国四大火炉之称,足见西安夏天的炎热。但因有槐树遮挡,使人们穿行在热浪喷薄的大街小巷,便有一种难得的清凉,心里也就安静多了。是的,七八月份,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中,亭亭如盖的槐树会给你遮风挡雨,特别是炎炎烈日下,槐树会你您洒下一路清凉,奉献给一缕缕淡雅清香,让你远离酷暑、忘却疲劳;而你仔细看地面脚下,会发现满地都是细细碎碎的黄绿色小花,颇为好看,一路繁花似锦,让你又在花海行之感。而我最喜欢的是,在盛夏的清晨或傍晚,站在高楼俯瞰,道路两旁,槐树成排成林,绿荫婆娑,而细细碎碎的槐花隐藏在绿叶间,如黄玉似轻烟犹如薄雪,随风时隐时现,如梦如幻,非常漂亮,是西安夏天特有的景观。
国槐既可观赏也可入药。国槐七八月份才开花,而且是在叶子茂盛以后开花。花期不长,只有十几天,花败的时候,随风飘落,纷纷如雪,甚为壮观。花谢之后会结出豆荚,被人们称之为槐药豆。槐药豆长成后通体碧绿,娇翠欲滴,一串串挂在树上,煞是好看。豆荚挤压后会流出粘稠的汁液,粘在身上手上很难清洗。因此槐药豆在古代也用做染料。国槐花未开放的时候称为“槐米”,可以入药。近年来盛行喝槐米茶,口味有点像苦荞,有特殊的香气。呷一口,清香满口腔,慢慢咽下,馨香沁入心脾,非常舒服。
国槐在中国栽植历史悠久,在古周朝就倍受关注了。《周礼》中记载:“面三槐,三公位焉。” 西周王宫道路正面载植三棵槐树,代表三公的位置。因为“槐”与“怀”同音,表明“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郑玄作注曰:“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国槐也是庭院树种之一。古人种植槐树是有寓意的,农村就有俗语:“前槐后柳,不干自有”。《花镜》中也有 “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的记载。
“槐花黄,举子忙”。槐树槐花与科举也密切相关,国槐花开之时,也是开科取士之时。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思想意识。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常以槐指代科举考试,考试的年头称为槐秋,举子赴考称为踏槐。于是,“槐花黄,举子忙”成了流传广泛的俗谚。唐朝李淖《秦中岁时记》记载:“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 ‘花黄,举子忙’”。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出京回家,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习业作文,直到当年七月再献上新作的文章,谓之过夏,时逢槐花正黄,因有此语。亦指夏末槐树开花之时,唐朝举子们赶赴京城长安应考的情景。孟郊在《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中就有“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诗句,生动深刻描写 “高高的槐树下的林荫,来来往往的不过是一个时代的过客。高中者喜笑颜开,落第者失意消沉。”之科举景象。范成大《西归》:“槐黄灯火困英豪,此去书窗得此生。”更是描写出对科举之路的艰难奔波、对那个时代的万端感慨之情。
时下七月,又到国槐花开时,当前正是盛花期。每天骑车或步行于古城街道,大口吸纳槐花的淡雅清香,心中便有满满的幸福。每每行在亭亭如盖的槐树下,欣赏着簌簌悄然下落的碎碎的黄黄的花瓣,踏着满地如锦的黄花行走,心中便难以平静。国槐是这个城市的市树,更是这个城市的精神、这个城市的魂。我生活在这个城市,便热爱西安,更热爱国槐。手抚摸着国槐粗壮的树干,眼望着绿荫婆娑的枝叶,还有点缀其间的繁星似的槐花,不由得赋诗颂曰:“躯干粗壮立道边,枝叶茂繁擎苍穹;黄花碎玉缀绿荫,炎热酷暑奈若何?一树清凉一径幽,不与梅桃竞芬芳;气宇浩然品自高,馨香淡雅沁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