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勇的头像

张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07
分享

读书的苦乐年华

读书的苦乐年华

坐在省城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想想仍在遥远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能走出大山、拥有今天这一切,都是它一一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我。”我对这句话有着深切的感受。是的,我是一个农家子弟,如果不是当年读书考学,我是难以离开家乡、走进省城、拥有今天的人生的。

我出生在陕西西部偏远贫穷的小山区,父辈们都是农民,都是以耕种为生。由于山大沟深、土地瘠薄,没有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恓惶、苦焦。从我记事起,尽管父辈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在土地上劳作,但收成的粮食,还是不能满足一家人全年吃饭需求,春三个月,全村人几乎家家断粮,靠借粮挖野菜度日,饥饿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我早早走进了学校,开始读书生活。刚开始读书,并没有明确目的。按照大人的想法,就是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会算帐,不是睁眼瞎,不被别人哄了就行了。于是,我和村子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按照当时学校要求,早上七点半到校,上两节课,于十点放学回家吃饭;然后十一点到校,上四节课,于下午两点半左右放学回家,然后帮助家里干活。这样的读书生活,陪伴我度过了愉快的五年小学日子。

小学毕业,去乡中读初中,这是我的同龄人都不曾拥有的。因为家乡条件落后,加之孩子们多,吃饭是天大的事。为了多种地多打粮,孩子们早早就离开学校,帮忙大人上地干活了,能读完小学,已是十分奢侈的事了。而且,大多数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只让男孩上学,不供女孩读书。认为女孩是人家的人(出嫁),读书是白供呢。我们兄弟妹6人,我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下有一个弟、两个妹。由于家里缺少劳力,只有大哥、我和四弟读完了小学,二哥和两个妹妹没有上过学,至今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我小学毕业后,也和大哥等村子的孩子一样,辍学在家开始参加劳作了。但我比较懒,不爱干活,偏痴的认为,上学可以躲避劳动。于是不肯上地干活,哭闹着要去上学。由于我小学毕业会考成绩不错,加之年龄太小,干活干不动。在我多次强烈要求下,父亲终于同意我读初中了。

初中在乡中读,距离家乡二十多里,不能走读,我便住校了。每周日下午到校、周六下午回家,来去步行。当时全村子去上初中的只有我一个,尽管每周来回要翻两座山、淌过三条河,还要背上一周吃的面和馍,十分艰苦吃力,但想想在家干活的苦,我还是认为是不错的。在初一时期,年龄小,还是比较贪玩,读书不用心,当然成绩比较靠后。但进入初二下半学期,学校重视升学率,加大了管教力度,并用考上中专的学兄的事迹来激励我们,通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加之每个假期在家繁重的体力劳动,使我认为读书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我开始发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读书之中。汗水洒下,必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不懈努力下,初中毕业会考,我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被陕西省一所重点中专学校录取。

因为到杨凌区一一中国农科城上学,我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坐上了火车。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一下子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我像饥饿的孩子扑在了面包上,如饥似渴的开始读书。大学四年,我埋头苦读,博览群书,从书中获得知识,懂得人生价值,也从读书中赢得尊严,获得自信。最终,以全优的学业成绩和优秀学生干部身份被分配进省城机关工作。

走进省城,来到机关大院。面对复杂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不足等诸多的考验,我一个农家子弟,不能松懈,只有努力上进,迎难而上,而我深知,能帮助我解决面前困难挑战的唯一措施:读书。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更加刻苦读。由于刚参加工作、学历低,工资少,除了维持生活,没有多余的钱供我上函授,于是就选择了花钱少的自学考试之路。经过近四年的艰苦自学,我认真读完并考试通过24门专业,先后取得了自学大专、本科学历。而且通过读书学习,使我的专业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慢慢的成为了业务骨干,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好评。

于是,我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又一鼓作气,读了研究生,进而读完了博士学业。而自己也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为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更由一头青丝变成了两鬓如霜。而掐指算来,这一读书,巳是近三十年、五六十个春夏秋冬了。

手抚一沓沓金光闪闪的学历证书和各种荣誉奖证,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一切都读书带给我的,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惟有自知,这其中的喜悲哀乐,也惟有自我感受。但我坚信并将永远坚持下去,那就是:读书,是读书改变了我。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出差在家,工作之余、休息之日,不是静坐窗前,一杯清茶一本书相伴,就是在图书馆一隅,捧一本书苦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