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居于我国西北部,以其黄土深厚、分布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而举世闻名。特别是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长城沿线,以及窟野河、黄甫川等大片区域,被称为多沙粗沙区,境内干旱少雨,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作为一名水利水土保持工作者,我有幸多次来到这里进行考察调研,研究治理技术和措施,便与这里结缘,慢慢的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山梁沟峁,而沙柳、沙打旺、柠条、紫穗槐、沙棘等水土保持功能较强的植物树种让我更加关注,但沙棘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是我无比惊叹、最为敬重的树种之一。
记得第一次到陕北榆林调研,那是1996年12月中旬,在当地同事的带领下,我们深入到神木东南部窟野河流域,站在峁塬顶上,举目远望,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只见诺大的一个塬面,像被锋利的刀刃切割过一样,支离破碎,塬峁梁密布相接相连,沟壑纵横交错,绵延伸向远方,塬峁梁几乎光秃秃的,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几簇簇干枯的蒿草等草木植物在寒风中摇曳,好似一张历经沧桑岁月、布满皱纹的老人的脸,一片苍褐色,显得荒芜而荒凉。当地人介绍说,这里是神木最为贫困的区域,干早少雨,年均降雨不到350毫米,且集中在7-9月,多降暴雨,易形成洪水,导致境内植被难以存活生长,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农民十分贫困。在途中,顺道调研了几户农家,都住的是土窑洞,家中摆设简陋,农民衣着破旧不堪,缺粮少钱,日子困苦,看后让我心里难受。但在一面塬峁的坡面上,我们发现一片黑褐色的灌木丛,在这荒凉的塬野中显得格外注目。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近前观察,原来是一片沙棘林,只见每株主干约有八九岁孩子的胳膊般粗,树皮干裂,高约一米左右,围绕主干,长满了侧枝,叶子已落尽,疆硬的枝条上结着米粒大小的黄色的果子,即沙棘果。当地人说,这里是沙质土壤,干旱瘠薄,很少有乔灌能生长,只有沙棘耐旱易成活,是当地较普遍的植物,在塬边峁坡生长,虽不能成材,却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柴薪,用来做饭烧炕。听着当地人的介绍,望着这一簇簇一片片一人高的灰褐色沙棘丛,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从此,沙棘也走进了我记忆深处。
两年后的1998年9月,我再次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专题考察调研沙棘。因据科学研究表明,沙棘根系发达,耐干旱耐严寒耐瘠薄,易成活,将被列为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神木、府谷砒沙岩地区优良的水保先锋树种之一来推广,大面积种植,发展绿色植被,治理当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此行目的,就是实地作进一步调研。我随调研组先后来到吴起、靖边、神木、府谷等地,深入北洛河源头、毛乌素沙漠边缘、窟野河、黄甫川流域,所到之处,都是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植被稀疏,满眼不是梁峁星罗棋布、沟壑纵横,就是沙丘绵延,风沙苍茫,荒芜荒凉至极。但塬边峁坡、沙丘上,偶尔发现一簇簇一片片野生的沙棘树,枝繁叶茂,叶子碧青墨绿,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特别是吴起、靖边的人工沙棘林,长势更是喜人,树干粗壮挺抜,枝条浓密,叶子碧绿,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与周边荒凉的景象形成显明对比。当然沙棘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促进绿色植被建设的不二选择,倍受水利水保部门的重视,国家成立沙棘管理中心,负责在黄土高原专项推广种植沙棘,为黄土高原增绿,促进黄土高原绿色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政策助推宛如春风化雨,黄土高原的沙棘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号召,陕北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绿色植被,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美丽黄土高原。吴起全县一次性退耕30万亩,种植沙棘10多万亩,率先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县”。同时,根据沙棘果富含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以及有药用价值,兴办了多家沙棘研究深加工企业,生产饮料及药品,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脱贫致富问题,而且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典范。靖边、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市)大力种植沙棘,创建沙棘深加工企业,使沙棘在毛乌素沙漠南缘长城沿线、窟野河流域、皇甫川流域扎根生长,让昔日光秃秃的塬峁山梁披上了秀丽绿装,使沙丘绵延、风沙滚滚的沙漠变成绿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榆林成为“塞上绿色明珠”。而一座座沙棘深加工企业,有力推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当地绿色发展典型,促进乡村振兴!
2021年6月,我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采风团又一次来到陕北黄土高原,扑入眼帘的是峰峦叠嶂、群山叠翠,到处到是郁郁葱葱,汽车在延黄、榆靖、榆神高速上行驶,公路两旁都是茂密树林、绿色灌丛,远山碧透,近田如茵似毡子,仿佛在绿色画卷中穿行,特别是在榆靖高速行驶,两边田野平展,玉米、高粱、土豆等庄稼长势喜人,万顷碧浪,宛如在江南游走。仔细看,在这碧绿秀丽的林木中,不难发现沙棘的身影。是啊,在这成片成林的绿海中,沙棘是最具活力的!
随团采访了石光银、牛玉琴等治沙英雄、劳动模范,他们扎根黄土高原腹地,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默默种树种草,治理沙漠,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他们矢志不渝,带领子孙后代,感召乡领群众,更多的加入植树绿化队伍,向沙漠进军,向贫穷挑战,以无私奉献的品质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了沙漠,有力治理了水土流失,使荒芜贫瘠的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装,让乡邻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让昔日荒凉的乡村田园成为美丽画卷。
望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石光银黝黑布满皱纹的脸、全国劳模牛玉琴矮小鞠偻的身影,我眼前又浮现出沙棘的身影,沙棘的精气神正是他们的生动写照!是啊,正是有石光银、牛玉琴这样的一批人,像沙棘一样,忍受干旱贫瘠,不畏严寒风霜,顶风冒雪,扎根黄土高原,默默奉献,才让黄土高原变绿变美!
难忘黄土高原上,那一簇簇碧青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