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亚红的头像

田亚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3/02
分享

家谱掠影

家谱又叫族谱、宗谱,是中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很多人对家谱都比较陌生,尤其是现代人,但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家谱的传说和常识。

很多人都不太重视家谱,觉得家谱是封建传统的残留物,是四旧,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是应该摒弃的东西。现在很多人家都已经没有家谱了,或许几十年前个别人家还有家谱,在破四旧的时候大部分都被强行销毁了也未可知。

我们村算是比较大的村落了,人口上千,但是我问了好几个队的年轻人,他们都说没见过家谱,甚至有些人听都没听过。这不免让我心头一凉,我本来想从其他人家的家谱里面追溯一些关于我们家族历史演变发展的蛛丝马迹,想不到他们都没有。我们的家谱上面只有区区七代人,第一代祖先的姓名以及生卒年都不详,实是遗憾。但这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家谱里面只能以敬称代之。

家谱既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既是一个家族历史印记的真实记录,也是一个地方历史印记的真实写照。这两年以来,我愈加对编撰家谱的事情感兴趣,困难越多,挑战性越大,这件事才更加有意思。

我决定编撰家谱也是无意之中的突发奇想,想想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年断断续续一直都在完善家谱内容,但是并没有静下心来一鼓作气去完成它。当然,编撰家谱是一个漫长而又繁琐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耐下性子去一点一点地慢慢了解、考证、整理、编撰。

开始编撰家谱以后才发现,家谱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不只是几个人名字和几个年份那么单一简化。它是一部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完整而系统的家族历史文献,每个领域的内容想要精准的编撰完整,都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编撰家谱需要投注十二分的精力,这里面的学问和困难远远超过了预期,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既然没有其他人愿意去做这件事,那就让我来完成这个史无前例的使命。我们家族之前一直都没有家谱,编撰家谱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我把家谱大概分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族姓氏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部分是谱序,第三部分是族训,第四部分是祭文,第五部分是家族世系表,第六部分是艺文,第七部分是名人堂,第八部分是大事年表,第九部分是坟茔,第十部分是后记。

第一部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姓氏网上面就可以检索到相关信息,直接摘录过来就可以,也只能摘录,不可能有自己的创造发明。因为姓氏的起源与发展都是几千年的既成史实,我们只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第二三四部分也不是太困难,自己信笔涂鸦一番,凑凑字数大概也能看得过去。

到第五部分就出现很多障碍了,首先我们家族人口基数庞大,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二十户族人。其中还有几户人家迁徙外地或者家族有人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这些人已经不和我们来往,他们的信息也都无从考证,都无法在家谱里面列举。虽然这让家谱的完整性有了瑕疵,但在客观上也减轻了编撰家谱的些许负担。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这样的大家族到现在也没有分亲房。二十年前的时候,大家就在吵吵嚷嚷说要分亲房,可是到现在大家还是在一起坐纸送纸。

我们家族的亲房现在一共有十八家,并且分布在两个村庄,最先我们都在上岔,后面曾祖父分家才来了下岔。这还不包括做了上门女婿的几个人以及搬迁至外地的几家。

本来在两个村庄跑来跑去不方便,但是为了吉利,大家还是这么多年都在一起没有分开。如果要分亲房的话,我们会分成三房,我曾祖父这一支是二房,我曾祖父的兄长和弟弟这一支是大房和三房。

我曾祖父一共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爷爷我二爷和我三爷。他们都在我们下岔,另外两房的后人都在上岔,如果按照这样分的话,以后过年我们坐纸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可是说了十几年,一直都没有分,到现在还在一起,以后要分,恐怕也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好,人多热闹一点。

村里其他人家基本上都是几户人家在一起坐纸送纸,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个曾祖或者一个祖父的传人,少则三五家,多则七八家。而我们家族是同一个高祖的传人,家族人口多达二十户,这在附近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存在。我们家族已经出了五服,五服以外的族人关系相对来说就比较疏远了,至少在血缘关系层面已经很疏远了。

古人常说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了,就要独立门户,我们已经到了六服七服了,却还在同一个桌子上坐纸送纸祭拜祖先,这样大家族式的聚合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十几年前听祖父他们说过,如果分了亲房可能不太吉利,所以就搁置了,这一搁置就是十几年,后来其他人也对分亲房这件事绝口不提。或许更重要的还是大家在情感层面难以割舍吧。这么多年都在一起坐纸送纸,每年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吵闹一次,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历史惯性了。突然一下子打破常规,改变这种相处模式,可能很多人都会感觉不适应。

一九五二年的时候,因为土地稀少而人口增加,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曾祖父兄弟三人各自分了家,曾祖父带着家人从上岔迁徙到它的隔壁庄下岔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从此以后,我们家族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在上岔,一部分人在下岔。每年过年,我们下岔的人都要去上岔坐纸送纸,因为老坟在上岔。只有我们下岔有人去世了,过年的时候,前面三年所有族人才会到下岔来坐送新纸,但是老纸还是在上岔。这个时候过年就要坐两摊纸,送两摊纸,一般都是先坐送新纸,再坐送老纸。三年期满以后,就又去上岔坐送纸,恢复以往的老传统。来来去去虽然麻烦,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因为这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不能轻易改弦更张。

虽然上下岔两个庄只有一山之隔,它却是一座大山,翻过去颇费劲,这两个庄真正可以用山大沟深来形容,但我们的族人已经坚持了七十年。敬祖祭祖在农村甚至在整个中国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个人都充满敬畏之心。怀古追古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一方面提醒人们不能忘本,一方面也是为了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健康长寿,安居乐业。

现在看来,我们的确算是大家族,这样的家族在全国整个农村社会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在家谱编撰上面增加了很多困难,既要把所有人都覆盖进去,还要做到准确无误,史记不允许有任何虚假成分,应尽量做到精准真实。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历史时期对历史记录者的要求。

单第五部分家族世系表,我就编写了好几年,因为我曾祖那一辈,我高祖那一辈,甚至是我祖父这一辈。他们很多人的属相和生卒年等信息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了。要一个一个考证清楚很不容易,我问了家族里面很多人,大部分人都会积极配合,而个别人的态度似乎显得有点消极,可能他们觉得这些人和事已经太过遥远,回忆记录他们意义不大,也或许是他们太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回忆这些陈年往事。

不管怎样,每一个为编撰家谱而出过力的族人都应该感到骄傲,也应该被后世族人铭记。在我看来,编撰家谱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不应该只有国史和地方志,家谱也应该被编撰、被记录、被保存、被传承。家谱或许对其他人来说意义不大,但对整个家族来说,却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性。

即便是花了四五年时间,还是没有完全弄清楚百年前部分先人们的个人信息,这多少让我感觉有点沮丧和不甘,但大家已经尽力,我也无可奈何。毕竟要考证的这些人和事已经是百年前的老黄历了,大家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六第七部分的内容本身不多,很容易就跳过去了,艺文和名人堂,在我们家族似乎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写进家谱的人和事,且待后人补之。

第八部分内容,写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大事年表里面,要写的事情很多,但要一一考证清楚,也得大费周章。比如说我曾祖父何时迁徙到下岔,何时打了新庄,我祖父兄弟三人何时成家何时打了新庄分家,家族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哪一年成家的等等。这些应该都要写到大事年表里面的,不过这些都已经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能清楚记得的人已经很少了。这让这部分的编撰成了一个难题,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考证了。

第九部分内容,写起来也很伤脑筋,坟茔一栏,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把每个坟墓的具体地点写清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农村的坟头都是散落在各个田间地头,东一块西一块,南一块北一块,村头一块,村尾一块,它没有集中的陵园或墓地群。

零散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很多地头都没有名称,很难用文字去记载。那些有名称的田间地头倒是容易记录,那些没有名称的就只能用其他办法来记载了。比如说根据坟头在庄子的大概方位,或者根据坟头距离庄子一些人家庄院的远近等等。虽然这样标注不是十分准确,却也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在编撰家谱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改革和调整,很多人都说家谱上面不写女丁,而我认为女丁应该上家谱,不管男女,他们都是家族之一员,都在家族里面有重要地位。更何况若无女丁何来男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这一点上我不打算墨守成规效仿历史,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封建传统社会,那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再者说,女丁在家族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不会低于任何一个男丁,她们应该被铭记、被尊崇,而不应该被轻视、被忽略。

我在家谱上面把每个去世族人的生卒年都详细写上了,每个嫁过来的女丁娘家的地址也标注了出来,还有每个嫁出去的女丁婆家的地址也标注了出来。这一点应该算是首创,但我觉得很有必要,既然是编撰家谱,就应该把信息记录的详细一点准确一点。

家谱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完成了,剩下残缺不全的部分都是个人信息不详的,我会继续去考证去研究,希望以后能慢慢考证出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