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自然
刘艳云
城市的喧嚣在一点点打磨人的意识,淡淡地数着四季的轮回,增加着自己的年龄,当计较的一切已成过往,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死百年,不可了于无知,了于无识。于是决定,余生绝不放过任何出游的机会,去自然中体味自然。
去年和家人去葫芦岛,在龙湾海滨短暂停留了两个多小时,在渤海边第一次看到浪花,看到潮涌,看到海鸥飞翔,看到洋溢在游客脸上的笑……我的眼睛湿润了,在海的面前我是那样的渺小,渺小得当浪花涌来时我都握不住它的浅浅微笑。当浪花退却时,留在海滩上一片泡沫,在它们消逝前我飞快地奔跑,可留在海滩上的脚印又被第二个浪头打来时,冲刷得无影无踪。我想,我走过时间的痕迹就这样归于自然了。
我顺着海边捡拾着自己认为异样的小石子,它们多数没有棱角,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的打磨吗?一块小小的贝壳走进我的视线,拾起它,这是一节断裂的贝壳,断裂面却是圆滑的,它是经过海水的冲刷磨圆了锋利的断裂面啊,还有玻璃瓶子碎片也是如此。突然觉得自己竟然不如一粒石子、一枚贝壳那么真实,总在刻意地去伪装自己,在现实的冲刷下苦撑着自己所谓的尊严,把自然拒之千里之外了。再看那海鸥,在大海上空盘旋迂回,人类的确没有鸟儿的自由,浪花打来时会翻越我们的高度,而鸟儿却在浪花上翱翔,它们把岛屿与海滩作为栖息地,捕捉鱼虾为食,在自然中顺从、抗拒,也在自然中轮回。
今年五一小长假,我们驱车几百公里来到河北境内的隆化县,这是爱人当过兵的地方。在老城区的街道上,处处高楼迭起,唯一看得见的记忆是38年后的今天那所存瑞中学还在。当自然为适应自然的改变后,能让你感到欣喜的就是在你故地重游时,还有一处让你可以回想往事的物件。爱人说到了董存瑞纪念馆和苔山,这是他当兵时常去的两个地方。我们决定第二天去参观这两个地方。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董存瑞纪念馆,馆还没有开,外面的游人已聚了很多。董存瑞纪念馆坐落在苔山的山脚下,英雄的亡灵安息在苍松翠柏之中,开馆后我们顺着人流走进馆内,置身于此,最大的情感就是敬畏,展馆的陈设给了我们那个年代的情景回放,给人以思索。有很多家长领着孩子来到这里,讲革命历史,讲烈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有几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也在烈士雕像前,面向党旗宣誓。历史的车轮从不停下脚步,载入史册的故事自然被后人翻阅、效仿、记忆、怀念和励志。人生的价值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实现自我超越,便会被体现在自然中得以发扬。这种自然的超越是需要勇气,需要力量的。
我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思索着自己存在于自然中的价值,一颗负累的心似乎是漂浮的,没有着陆的港湾。
不觉来到苔山脚下,一眼望去,山顶离我似乎很近,只是我仰头的角度却是很大。爱人决定爬上去,再体会一下当年爬山的感觉。我犹豫了,但还是响应了。
登苔山的路已被修成了石级,我们顺着石级攀登,蜿蜒曲折,每到一处高度都有一个可以休憩的凉亭,并命以寓意深刻的名字,这顺应自然的改观,自然会有更多的游客到此来体味自然的风光。我走走停停,几次想中途放弃,或者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召唤;或者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或者是一种“神”的指引……陡峭的山体有的地方近乎垂直或者小于90°角。山顶若隐若现的彩旗布条,在诱惑人对自然的一种贪念,两旁的护栏铁索是唯一的抓手,下面便是万丈深渊,这是一条既遵循了自然又改变了自然的铁索,它的存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用了两个多小时登上山顶,我站在海拔796米的苔山上,整个隆化县尽收眼底,伊逊河、吐马河依山而咏,丛林苍翠,百鸟齐鸣;楼群林立,沃野千里。山顶上古塔矗立,香烟袅袅。顿时有种置于仙境般的感觉,感觉自己的身高已有796米,视野的方圆一切归于心的无限增大,尽情收揽入怀。这来自自然的勇气和力量,让我感到有了海鸥的翅膀,也在浪花上翱翔。
一缕云烟从眼前飘过,它的自然走向是随风的,而我的自然走向呢,不是随了烟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