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夏,又叫“消夏”,顾名思义,就是在暑天歇息,不做事的意思。但是老百姓不工作就无钱可挣,不挣钱就没钱消费,所以,普通老百姓歇夏是不可能的事。那么,谁能享受“歇夏”这个福利呢?其实这是个风俗,就是出嫁的女儿每年三伏天被娘家接回,这就是歇夏,北方叫歇夏,南方叫消夏。
实际上,女儿回娘家歇夏,是娘家父母对女儿的疼爱,是想让女儿避免在炎热的暑天在婆家受苦受累,找个借口接女儿回家歇息。但是,媳妇回娘家歇夏,该做的事自然就落在了婆家婆婆、小姑子身上,一天两天倒没什么,但歇夏通常一个多月,这么长时间,婆家当然会有意见。为了让婆家人无话可说,歇夏的风俗自然要有堵住婆家人嘴的习俗来支撑。于是,歇夏的女儿回到娘家自然不能真正地休息不做事,伴随她们的是一个多月的针线活——为婆家公公婆婆丈夫做成够一年穿的鞋。
做鞋是个慢活,急不得。要做鞋首先得剪鞋样,公公婆婆丈夫的脚有大有小,因此得照他们的鞋量好尺寸,用纸剪成鞋帮、鞋底的样子,这就是鞋样。鞋样剪好后,开始打焅子。先把家里的破旧衣服找出来,浆洗干净,然后撕成一块块碎布,再打浆糊,用浆糊把碎布一层一层粘在平整的木板或桌子上,拿到太阳底下嗮干,这个就是焅子,一般焅子得均匀地粘上四五层碎布,这样用它做成的鞋子耐穿。
焅子打好后,要把鞋样钉在焅子上,依次剪出鞋帮一副(两片,如果是棉鞋,鞋样一般是普通鞋样的一半,得剪八片)和鞋底八片,这是一双鞋子的焅子料。如果要做几个人的鞋子,就得每人剪出同样多的焅子料,如果每人做几双鞋子,那需准备的焅子料还要多。焅子料备好后,先把每片鞋底料的边用白布条粘一圈,再把每四片鞋底料用浆糊粘在一起,八片鞋底料粘成一双鞋底料,然后再在鞋底的两面面蒙上白布。同时,鞋帮料一面用彩色的新粗布粘在一面上,另一面粘上细条纹新布。这样,做鞋底鞋面的基础工作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工作是搓麻绳。为节省成本,一般出嫁女的父母会自己种苘,成熟后,将苘砍了,扎成捆,放在池塘沤一个星期左右,然后捞上来,扒下苘皮,在水中清洗,洗去表皮,留下苘丝,然后嗮干,这就是麻绳用料。然后用这样的苘皮搓纳鞋底的麻绳,搓麻绳得反向搓,否则,纳鞋底时绳子会上劲,不好抽:同时搓成的麻绳不要太粗、太长,要能穿进纳鞋底的针的针孔中,一根麻绳通常搓两三米,这样搓成的麻绳好用。为什么要用麻绳纳鞋底?用棉绳不更省事吗?麻绳耐腐,纳成的鞋底更受磨。
麻绳搓好后,就可以纳鞋底了。纳鞋底的工作很费力费时,一般先用针锥依次均匀地在鞋底上锥孔,每锥一个孔,就用带麻绳的针从锥孔穿过,然后在另一面要用牙咬着挣麻绳用力挣,这样一针一针挣过的麻绳扎得紧,钉得劳,鞋底才耐穿。一般一双鞋底没半天功夫是纳不出来的。
纳好了鞋底纳鞋帮。由于鞋帮较薄,纳鞋帮倒不怎么费力,但鞋帮要绣花,花样一般是老年人早就剪好的,也有自己根据需要现剪的。将花样正钉在鞋帮上,用笔描出轮廓,然后拆掉鞋样,用彩色丝线绣花。花绣好后,纳鞋帮,主要是在靠近鞋帮边沿的地方走三四道倒针线,采用倒针,是用来来保证鞋面布(前面粘的粗布)和鞋里布(前面粘的细布)紧贴在一起,不起皱,防止起皱伤脚。
纳好了鞋帮后就进入了最后一道工序——上鞋。先把鞋帮和鞋底前后对好。在前后各钉一针稳固,然后用粗棉线一针一针沿着鞋帮和鞋底结合的边沿钉劳。这项工作也要用牙挣线,来保证钉得结实。两只鞋子都上好后,这一双鞋子才算完工,然后用拿一节线用针把它们连在一起收起来,再做第二双鞋子。一般一双鞋子,打焅子、搓麻绳时间不算的话也得三天时间。
当回家的女儿把公公婆婆和丈夫的鞋子都做完了,差不多歇夏的时间也差不多用完了。
女儿回娘家歇夏的风俗,既满足了娘家父母疼爱女儿的心愿,又通过做鞋加固了与婆家人的亲情,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风俗,应该提倡。
但是,现在由于成品鞋好看、舒适,做鞋费功夫,同时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没工夫做鞋,消夏这个风俗逐渐远离了人们,慢慢消失了。有时候,一些传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甚至消失,虽有遗憾,但也无可奈何,只是希望它能够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