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史铁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铁生老师:
在春鸟欢鸣的日子谈到阅读有关的人与事,脑海里出现您的笑容。幸运,感恩,思念,无数个词跳跃在心里,那就让这封来自蓉城春天的信,寄往天国,愿您收悉。
第一次与您相遇,我在读高中。学完那一课,我被您的故事感动,被《我与地坛》(节选)中的文字震撼。您,一位轮椅上的作家,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心里留下了印记。那时,我不会知道今后的日子,我的精神世界将会被您打上更深的烙印。
在繁忙充实的学业中,光阴点点流逝,您的文字和其他人的作品一样被我藏在了学业之山的深处。准确地说,您们出现在我的世界,但那时的我太过年轻,还无法与您们深谈。
再次邂逅您,我已是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读到这里,您或许会诧异,一个明媚的少女如何在短短几年就变得颓靡,甚至病至休学?我无法详细告诉您生病的点点滴滴,那就简单说一说吧。中学时期的明媚是一副强颜欢笑的面具,单亲家庭的我被寄予厚望,无法不坚强,无法不努力学习,戴着这副面具生活着。只是明媚的背后,有太多阴暗、苦闷被迫折叠。没有考上北大、不适应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暗恋未果、母亲生病等事情像一股巨大的潮水向我袭来,那年我刚满18岁。潮水把明媚的面具撕裂了,露出我真实的内心,狼狈不堪。
苦闷,压抑多年的心终于爆发了,爆发在一场叫抑郁症的疾病里。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直到最后休学。躺在病床上的日子,百无聊赖,我也曾想过死这个话题。死?是谁曾经试图自杀,后来通过自我救赎,通过阅读与写作重现生命的光彩?我在记忆里搜寻着和死亡有关的人与事。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记起了,这是您的话,这是您在《我与地坛》一文中说过的话。出院后,我来到书店,找寻您的作品。庆幸的是,我找到了。打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我与地坛》,我坐在河滨公园的樟树下慢慢地看。再次阅读《我与地坛》一文,回想起几年前初读此文的情境,生命的境遇竟是如此不同,眼泪默默淌下。这一次,我读得很慢,一个个字跳进我的眼睛,更触动我的内心。跟随您的文字,我看到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我看到了您在地坛留下的车辙,我感受到您在地坛收获的生命哲学。
那个晴朗的午后,阳光照在书上,您的思想照在我的心里。我决定振作起来,像您一样,用笔荡开一条路。您说地坛仿佛是为了等您而存在,我也想说,您的《我与地坛》仿佛是为了等我而写。在我本该灿烂的年纪,忽地蒙上了精神的阴影。然后您出现了,带着温和、睿智、朴实的文字出现在我面前,带着和善的笑容鼓励我说:“雨霜,振作起来,好好活着,向死而生,用写作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吧。”我听见您的鼓励,点点头,一滴泪划过眼角。
我像您一样,学着对花鸟的色彩、阳光的温度进行体悟,我领悟到世事无常、世人皆苦,我种下了一颗写作的种子,在文字的世界穿行。有您相伴的岁月充实,我度过了大学时代,还跨专业考研。成长的日子里,折叠的心事一一展开,我变得坚韧,我的母亲终于对我放心,她为我的写作之路默默祈祷着。
毕业后的日子不如想象中的顺畅,职场的压力、生计的烦恼再次吞噬我。最后,我离开了成都主城区,来到了郊区的一所学校。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我一无所有。陪伴我的,只有您,还有您的书。在无数个寂寥的深夜,我再次走进您的世界,和您对话,听您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您还是和从前一样,坚定而友好地鼓励着我:“雨霜,在偏远的地方也要坚守梦想,不要自我放逐。在新的天地里,静心读书写字,你会活得很好。”
在寂静的房间里,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我把自己交付给一行行文字。我常去学校外面的沱江,在沿岸散步时,我总是带着您的书。伴着清爽的江风,我一遍遍地翻看,一次次地回味,常读常新。
终于,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结出了果,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在后记里,我向您致谢,感恩您多年来的陪伴与引导。您向我表示祝贺,依旧是微笑着勉励:“很好,雨霜,为你祝福,愿你笔耕不辍,字字欢喜。”
铁生老师,我从您残缺的身体里看到了强健而丰满的思想,我在您苦难丛生的生命里听到爽朗的笑声。如今,作为一名大学写作教师,我把您介绍给更多的学生,我多么期待他们能像我一样从您身上汲取生命的能量。
您不仅是我写作上的恩师,更是生命的贵人。慈悲、从容的您,于我生命的低处鼓励,不要妄自菲薄,于我生命的高处提醒,不要得意忘形。您教会我在人世间找寻“精神的地坛”,并领悟生命的真谛。如今的我,已学会和生命的苦涩和解,向着爱与暖的所在奔去。和您的友谊自青春年华起,向着岁月的远方绵延。
在天国,愿您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在人世间,我会带着您的叮咛与希冀,坚韧地活下去,写下去。
您的小文友:宋雨霜
2023年3月14日于沱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