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雨霜的头像

宋雨霜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2/01
分享

文旅版话剧《苏东坡》的“远近之道”

                  

冬雨簌簌的日子,看一场充满人性温情、又有精神力量的好剧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和好友看完文殊院妙剧场的文旅版话剧《苏东坡》出来,她感叹“第一次这么深入的了解苏东坡”,又听其他观众议论“苏东坡离我们很远,又感觉他离我们很近”“今天这个圆形剧场还多有意思的,可以近距离看到表演......”“我要去买点东坡文创......”这些话激发我更深的思考,一部文旅话剧如何走入观众的内心,这其间有着怎样的“远近之道”?这“远近之道”又给文旅融合背景下话剧生产提供怎样的借鉴?

一、东坡名人效应,观众自带心理亲近感

毋庸置疑,苏轼自带名人效应。他的诗词、他的字画、他的美食、他的性格等都为世人知晓。四川作为苏轼的故乡推出原创话剧《苏东坡》,占据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四川本地的观众,为以这样一位杰出又亲民的老乡感到骄傲,外地观众会因观剧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苏东坡。来成都,看熊猫、吃串串、喝盖碗茶,更可以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话剧《苏东坡》,游客的良好体验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文旅融合背景下,话剧《苏东坡》应运而生,正当其时。剧组人员又针对性地推出文旅版话剧,走出传统的剧场融入人文景区,以更亲民、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东坡文化。话剧艺术的发展既要紧跟时代热潮,也要把握地域特色、文旅空间,这是一种必然。

二、圆形剧场空间,营造围合感与亲近感

拥有得天独厚的东坡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反而激发出一种创新发展、创意传播的迫切性。文殊坊二期建设中,以国潮新地标出圈的妙剧场,是文旅版话剧《苏东坡》的绝佳演绎空间。

在主打“年轻人的体验感”整体氛围下,从外部空间来看,妙剧场与周围的小众潮牌、买手店、集合店、生活美学旗舰店等构成一种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场景,使得观众构建出一种成都韵味极强的观剧前期心理感受。

从内部空间来看,妙剧场的圆形舞台设计很好地体现出围合感、亲近感。于演员来讲,这种围合感可以让其产生“众星拱月”的心理感受,激发表演热情。于观众来讲,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观察演员的表演,更好地沉浸到剧情中去。相比传统大剧场的庄严、隔离,妙剧场这类景区内新演艺空间的创新设计,更符合“文旅+戏剧”中游客的心理感受,也就是离得更近、看得更清、触感更强。

三、“远近之道”的匠心把握及丰富内涵

如果说东坡名人效应与圆形剧场为话剧作品的文旅传播做了前期铺垫,要真正实现出圈、好评如潮离不开作品内在的艺术逻辑、创新演绎方式。

考虑到传播效率、观众接受、剧场空间等因素,作为文旅版的话剧,《苏东坡》在剧情选取、故事呈现方面相比原版作品更精炼、更创新。20194月,我在锦城艺术宫看过该剧,可以明显发现文旅版减少了眉州成婚、苏母命子抄汉书等剧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简是必要的,观众接受戏剧性更强的情节,在较短时间内走近东坡。

在演绎方式上,融入了川剧司板、帮腔等因素,使得该剧呈现出浓郁的地方戏剧风味。说书人的设计可谓巧妙,他既扮演剧中人,又是叙述者、评论者,或吐槽、或叙述、或解释,拉近观众的观剧心理距离,也可引导观众思考“戏情戏理”。

《苏东坡》川味十足离不开对方言的巧妙运用。有学者认为“方言是舌头上的文化遗迹”,它的“一腔一韵之间表达着民间最朴素而丰富的思想与文明”。“我们眉山有句老话,天王老子都不怕,打他一串脆哈哈”,这句眉州话通俗易懂又紧扣主题,突出了苏东坡遇事不慌、镇定自若、豁达勇敢的人生主题。本地观众听到类似的方言会心一笑,在熟悉中拉近距离;外地观众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四川方言,感到新鲜的同时,又能浸染方言之中的生存哲学。如此一来,苏东坡的地域性得到更好体现。

以上种种,体现出文旅版话剧生产与传播的“近”。值得注意的是,“近”不意味着话剧剧情的单薄、内涵的浅显,而是要“近得有法”“远近融合”。其实许多普通人对苏东坡的认识还是较浅的。他们对“乌台诗案”、苏东坡的“朋友圈”、人生经历等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坡依然离现代人很远。如何把历史上的苏东坡以话剧方式还原、呈现出来,这就考验编创人员、演员的艺术功底。文旅版《苏东坡》分上下两场“潇洒定风波”“豁达寄沧海”,内容是是十分扎实的,剧情严密、人物形象多元且饱满,这种扎实可以让观众更全面地认识苏轼。因此许多观众也感叹看完该剧后,对苏东坡了解更多,感觉他离我们不远,仿佛就是一位身边的智者、长者、朋友。

苏东坡作为真实又遥远的历史人物,如何在话剧中呈现出有魂有骨、有血有肉?“乌台诗案”审讯一幕为例,可以看出编者对“远近之道”的把握。对普通受众而言,“乌台诗案”更像是一个严肃的久远的历史词汇。编者用生动的话剧语言再现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这种历史的真实与艺术想象的真实营造出一种“近”。这种“近”,让观众更好地体味苏轼面临审讯的无奈、惶恐、痛苦。

该剧把东坡的诗词有机融入,或由他人吟诵、或由东坡自己念出、写出,都让东坡诗词活态化呈现。以我自己的学习体验来讲,以往的东坡诗词以孤立的篇目呈现,只是课文上的诗词。但如今在剧中的每首诗词,都吟诵得如此自然,那就是苏轼的心声和呐喊,是生命激情不可遏制的喷薄。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诗词吟诵的现场,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执着的不屈写者苏东坡,也激发出观剧后再深入学习东坡诗词的渴望。

这部剧也善于运用道具,使得人物形象具象化,实现艺术隐喻,拉近观剧心理。如王安石的驴与苏东坡的船、苏东坡搭乘司马光的“顺风车”等,都让观众对王安石的脾性、苏东坡与二人的微妙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种化隐形性格及人物关系为具象化的舞台道具、舞台动作,可以让观众感到与历史人物的“近”。此外,圆形舞台旋转设计、升降操控等技术运用,既符合话剧剧情推进,也从空间视角方面丰富观众的认知体验。

剧场提供的“东坡有礼”文创集市,以丰富的文创产品让观众得以把真实又遥远的苏轼带回家带在身边。这种场景式消费也给话剧生产的周边产品开发、文创消费等提供参考。

“一生不恶,死必不坠”,苏东坡离现代人遥远却又真实。东坡文化演绎的“远近之道”藏着丰富的艺术人文价值、文旅传播意义,文旅版《苏东坡》作了很好示范。愿更多的游客、观众走进《苏东坡》,了解东坡、爱上东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