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印象石泉老街
——"五.一"安康行(之五)
文/闲者
古城老街,不宽也不窄,一条街道撑起了古城的一片天空和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城老街,一段历史,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时光冲刷下的古城老街,总是隐藏着许多故事。
5月2日上午,我们从后柳古镇驱车来到石泉古城老街。此时,正是新冠疫情后第一个"五一"小长假,人流如织。
走进石泉老街,便被这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旅游景象、迎面扑来的古风古韵气息,以及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所吸引。
这里,没有恼人的汽车马达声和鸣笛声,没有卷起的滚滚车尘,没有擦身而过的所带给我们的心惊肉跳;这里只有游玩漫步的人群、热情揽客的商家、栩栩如生的街雕、飞拱的斗檐、镂空的木窗、黛青的砖瓦、整齐的铺在地上的石块。
这里,没有浮躁与虚夸,有的则是清幽与典雅。据说,这里历史上曾经是商贾云集、繁荣富裕的商贸一条街。老街及东、西城门楼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修复,重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如今,修复后的老街古朴幽静,沿街是统一建筑风格的青砖灰瓦、飞檐吊角的门面小楼,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特点,与东西城门、禹王宫等古建筑相映交辉、浑然一体。
从老街的东城门进入,城门是很古朴的铁质钉锥门面,城门楼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山虎。城墙上镶嵌有扇形石牌,石牌上书有“远瞩金州”四个红色大字。在城墙之上有雕檐画栋的三层八角大楼。大楼庄严肃穆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似乎还沉浸在它昔日的辉煌之中。
石泉县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源头,有“丝路之源、金蚕之乡”的称号。
一只小小的蚕,见证了石泉蚕桑产业的历史;一根长长的丝,赓续2000多年的古老丝路。在石泉县出土的“鎏金铜蚕”,正是历史的见证者。源源文明,丝载千年。
为亲眼目睹这个“鎏金铜蚕”,我们找到了坐落在老街十字路南的石泉县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这个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有9个腹节,胸脚、腹脚和尾脚均为完整,体态为成蚕仰头吐丝状或休眠状,造型独特,制作精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鎏金铜蚕"。
据介绍,经文物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是西汉时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它的现世显得非常珍贵,后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展出,这里存放的是复制品。
从东城门往西走,在老街东城正北街有一处大型院落,院落为四开大门,门扁上书“惠泽桑梓”四个鎏金大字。
走进院中,便是"禹王宫"。禹王宫始建于唐代,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修建的。据说禹王宫原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房屋近百间,现遗存下来的只是祭祀殿部分。
在禹王宫的旁边,有乾隆年间由江西商人建造的距今约2000多年、体现明清时期石泉县商业经济繁荣的江西会馆,以及关帝庙大殿。
而最吸引人目光的则是禹王宫左前方的古戏楼。古戏楼曾是“汉调二黄”的演出场所。“汉调二黄”是汉江流域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剧种,是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和京剧的声腔起源,其在明清时期便已在石泉民间广为流传,是石泉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漫步在石泉老街,临街门面房楼之间,总会有一些狭窄的深巷通向远方。两边高高的青砖高墙夹着一条两人并排宽度的狭小空间,形成了一条条深邃的巷道。
这些巷道总给人一种沧桑、久远、旷古和深邃的感觉,从骨子里透出一股股浓郁的古朴的气息。据统计,石泉老街从东西城门间共有大小12个巷子,每个巷子都有故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黉学巷。
黉(hong)学,是古代官学的意思,亦是文庙的别称,历史上的中国,几乎每个州、府、县都有黉学,它是“庙学合一”制度的产物,是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顾名思义,老街上的“黉学巷”就是通往学校的巷子。古时候,黉学巷的对面就是一座文庙,在文庙的旁边还有一座关帝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庙。这一文一武后来均遭到了损毁,现如今只有关帝庙留存下来,文庙被完全破坏,旧址建起了一座小学,也就是现在的石泉县城关一小。
在靠近西城门的北街便是明清时期的石泉县署,其实就是石泉县衙。石泉县衙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现存的石泉县署是按照明清县衙的风格仿建的。县衙门口台阶上摆放有鸣冤鼓和石狮子,门口前塑有拿着板子的青铜衙役。
每逢节假日,便有一位身穿大红官服的"县太爷",坐着八抬大轿从县衙大殿中“穿越”回来。打着“回避”牌子的衙役在前开道,“县太爷”端坐轿中招摇过市,开始了他的沿街巡游。这些情景剧的演出,给古朴的石泉老街平添了几分迷人的魅力。
老街西门城门上有“秀挹西江”四字,据说是嘉庆年间旧题,道光年间重建。沿街青砖灰瓦、飞檐吊角的门面小楼,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特点。
一条老街不算太长,游览个把钟头时间,足能品出点味道来。石泉古城老街,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
(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