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安闲者的头像

长安闲者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7/08
分享

[随笔]闲话毛驴.驴肉及趣事/文/闲者


文/闲者


上个周末,闲来无事,陪老伴又去渭北"陕甘驴羊肉馆"吃了次驴肉,过了一把"嘴瘾"。遂产生了《闲话毛驴.驴肉及其他》的想法。


(一)

说起毛驴,在关中平原,恐怕大人们无人不知,小孩子也无人不晓。


毛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吃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中华毛驴,品种优良,分布较广。我国疆域辽阔,养驴历史悠久。驴可分大、中、小三型,大型驴有关中驴、泌阳驴,这两种驴体高130厘米以上;中型驴有辽宁驴,这种驴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俗称毛驴,以华北、甘肃、新疆等地居多,这些地区的驴体高在85-110厘米之间。


关中驴,主要产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渭河流域的各县区,其中以咸阳、平关、礼泉等地为中心产区。这种驴体格高大,体高在1.30米以上,体重250~290千克,体质健壮,体型略呈长方型,头颈高扬,眼大而有神,前胸宽广,肋弓开张良好,尻短斜,体态优美。


说起毛驴,谁都见过,人们常用驴脾气形容人的性格不好,这是对驴的一种曲解。毛驴是一种较温顺的家畜,很少见它发大怒,过去的人用它来拉磨,拉一些小型的车辆。还曾经与年轻人的婚姻嫁娶有关,最关键它还是新媳妇出嫁的坐骑。


在古代,毛驴的价值堪比现代的奔驰。在自行车没有普及的年代,毛驴、毛驴车充当过迎娶新娘子和运输嫁妆的工具。


从古至今,很少见过那个新媳妇骑着高头大马,骑着牛到婆家的。毛驴被披红挂彩,新郎牵着领头毛驴的红缰绳,毛驴的背上端坐着头顶大红盖头的新娘子,微风不仅吹动着盖头不停地飘舞,也将新娘子的首饰吹得叮当作响。


紧跟其后的是毛驴车上则稳稳当当地驮运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嫁妆。吹吹打打的吹鼓手则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吹奏着,热热闹闹。按照地方的风俗,新娘子在新婚的数日内,要回娘家一次,叫做“双回门”。一般结婚那天骑的那头毛驴还要送新娘子回家一趟。


对于毛驴,人们是不吝啬赞许的,它性情温顺、敦厚,好使、好养、好骑,忍辱负重,要它推碾拉磨,它就闷着头,脚踏实地,不舍昼夜地一圈又一圈地推拉;要它驮物驮人,它就从容而进,不疾不徐,一步一个脚印。这可是满世界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啊!


(二)

毛驴,在今天不仅城市看不到它的踪迹,就是在乡村也很少见到,这个曾经为人类文明做过贡献的它,在人们的视线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现在,毛驴主要当做肉食供人们享用,驴肉进了大饭店,上了大餐桌。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是在民间一直流传的俗语,以此来形容驴肉之美。龙肉,人们肯定是享受不到的美味。那么驴肉就成为天下的第一美食,让无数美食家至上追崇和喜爱。


驴肉以奇香而闻名于世。有人以为驴肉粗糙不堪,而实际上驴肉肉质细嫩,远非牛羊肉可比,只是上市量小,因而影响不如牛羊肉大。驴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补气、补虚功能,是较为理想的健康食品。


毛驴可谓全身是宝,如驴鞭、驴唇、驴皮、驴肉、驴腰、驴蹄、驴筋、驴肚、驴肠等,均可入菜。人所共知的驴皮熬出的“阿胶”,更是女性补品中的上乘之物。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盛赞阿胶为“圣药”。


据《千金·食治》及《饮膳正要》等典籍记载,驴肉味甘性平,无毒,食之能补血、益气,治劳损、风眩、心烦等症;用驴骨熬汤利消渴。现代医学证明,每百克驴肉含蛋白质18.6克,比牛肉、猪肉都高,且脂肪含量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俗语说,“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


毛驴的全身都是宝,价格自然不菲啦。如今一斤卤驴肉最少也要八十元,驴肉确实好吃,有人把它做成驴肉火烧,驴板肠,驴肉面,驴肉水饺等,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解决了人的馋情之瘾。


驴肉,我吃过很多次,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渭北那家"陕甘驴羊肉馆"。虽然这是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最早走进那家驴肉馆,记得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还在部队服役,有一次,在驻地某工兵团参加集团军组织的政工干部培训班。该团一名主官尽地主之谊,邀请我们几个同行去品味了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驴肉宴,令人难忘,记忆犹新。转业后过了若干年,还时常想起那家驴肉的美味,后来还时常开车前去过过嘴瘾。


原先,那个门店很偏僻很狭小也很脏,随着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索性扩大了店面。由原先的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前后院落也修缉一新,卫生条件比过去好了许多。因此,市区很多人慕名开车前去品尝,而且大多数吃客都是回头客。


走进陕甘驴肉馆,所有的主菜全部是驴身上的,可称得上全驴宴,味道真的不错,物美价廉而实惠。驴肉细腻可口,嘬一口都是唇齿生香,这是所有食客共同的味觉体验,也恐怕是人类对驴最高的一致性褒奖了。至于驴肝肺、驴血还能入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满足了味觉,而是那些关于毛驴的寓言与传说。


(三)

说不尽的"驴事春秋",道不尽的寓言故事。


我最早听到毛驴的寓言故事,也是在那个驴肉馆里。相传,一头毛驴驮着一个员外路过街巷,满街的人拱手作揖,一跪三拜地恭迎。毛驴,很是得意,驴腿长了脚力,驴尾巴欢畅的摇着,嘴巴里“嗯昂、嗯昂”地叫个不停,它觉得仿佛全城的人都是自己的臣民。待到员外进得衙门,衙役系了毛驴,飞起一脚踢了驴腿:“真他妈的蠢驴,你以为那跪拜是给你的?那是跪给员外的!”


不谙世相的毛驴尽管挨了衙役一脚,但它不晓得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所以,这一脚无论如何是踢不醒驴的。毛驴从来都不曾上过台面,也没见过大世面,它的命运是遭人差使的,一生的活计都是驮物驮人,行走的都是荒山乡野,要么是被人蒙住眼睛、箍住嘴巴,一圈又一圈地围着磨盘转,它的方向是模糊的,欲望是被遏制的,它的单纯、率真无法辨别享受掌声、跪拜是要有资格的。


毛驴压根儿不知道,在一个等级森严的语境中,所有的物主都在三六九等的定格中,同样的声音,从一张嘴巴里出来的叫圣旨,从另一张嘴巴里出来的叫驴叫;同样都是人,有的叫皇上,有的叫臣妾;同样是说话,有的叫幽默,有的叫"驴头不对马嘴"。


不过,驴也风光过一次,曾被老虎当做“神”敬奉过,尽管是短暂的。所以,身在异乡的黔之驴,并没有在柳宗元老先生的《黔之驴》中讨到好的口彩,它只不过是柳宗元笔下用来骂人的道具。《黔之驴》一文的寓意就是,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之。今日想来,觉得其寓意并不止于此,或者说,还有些牵强。这个寓意显然是读者站在老虎的立场得出的结论。


关于毛驴的其他故事还有许多,那都是人们给胡编臆造的,而且越传越生动神奇。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


毛驴依附于人类,性情温顺,又好使唤,其生活如同牛一般俭朴,很好饲养。曾经是诗人喜爱的脚力,久而久之,骑毛驴成为了诗人的一种特殊的标志。自古以来,爱马的人极多,而喜欢驴的人甚少。驴没有马秀气,不如骡子剽悍,也没有被当做宠物的运气,但就是这个不幸的动物,却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动物中,像毛驴这样与古时文人结下渊源的怕是不多,这或许是毛驴的福分。骑驴吟诗就像煮酒挥毫一样,是古代文人的一大嗜好。据说,李白、孟浩然、秦观、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许多佳作都是在驴背上哼出来的。对此,钱钟书在他的《宋词选注》中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方,说驴是“诗人特有的坐骑”。也是,高头红马、雕龙花轿是权贵的,潦倒的文人骚客只能倒骑毛驴、恣意山水罢了。


在一些美术作品中,也曾经将毛驴与诗人相映衬。有一个关于“推敲”一词的故事。当年那个贾岛骑着一头瘦弱的毛驴,一不小心冲撞了骑高头大马的韩愈,结果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又发生了争执,两人斟酌几番后,才共同认为“僧敲”来得更为恰当,也留下一种值得无数人效仿的治学精神。


(2020.7.7草于景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