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安闲者的头像

长安闲者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2
分享

走进福州“三坊七巷“


                      文/闲者(西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是城市灵魂的可视符号,也是城市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没有精神高地和可视符号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

提起福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三坊七巷"。作为榕城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这处古建筑群留给世人的,绝对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辉煌过往,它承载了福州这座城市文明的肉与灵。

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烟袋斜街,山西祁县“晋商老街”,被誉为三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百年古街,千年巷陌,古风遗韵。历史,在这里浓缩和诉说,仿佛有了历史的穿越感,更感到守望的艰巨与意义。

在福州,当地流行着一句“三坊七巷,出将入相”的俗语。千百年来,这里汇聚无数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既有“紫禁城中策马扬鞭”的帝师,又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世族,显赫高官,饱学宿儒,商界巨子,比比皆是。随意走进三坊七巷的哪一条坊巷,都能感受其中卧虎藏龙的独特魅力。

到福州,不去三坊七巷,就如同去杭州不到西湖一样,感觉总少了些什么。2018年国庆期间,我和老伴走进福州"三坊七巷"的深坊幽巷、高墙大院以及古宅名居,亲身感受了“三坊七巷”古宅风韵的建筑艺术,闽都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我们从南市街由南至北,由西至东先后参观了三坊七巷。首先走进石板铺地,坊巷纵横的“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其中水榭戏台是衣锦坊最具特色的地方。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我们随着人流参观了文儒坊。让人叹服的是这条巷中承载了许许多多的人文气息。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文儒坊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方。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文儒坊47号里的陈承裘创造了“六子科甲”的科举奇迹,令我印象深刻。他的六个儿子中,出了三位进士,三名举人,长子陈宝琛后来还成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声名之隆,文运之盛,无出其右。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屋主郭阶三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次子郭柏荫更是进士及第。光禄坊里的刘齐衢和刘齐衔号称“同榜一胎两进士”,轰动一时。三坊七巷中金榜题名者远不止这些。“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三坊七巷历代鸿儒名师造就了这里浓浓的文化氛围,因而人才辈出。

参观完文儒坊,我们信步漫过城中的安泰河,来到了光禄坊。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这里正在修缮,停止游客参观。据介绍,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走入其中,但见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亭阁相间。唐宋坊巷格局,福州民居特色浓缩于此。林则徐,沈葆帧,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郁达夫。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令人感受“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含义。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因地灵而人杰,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后便逐步成为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少来自于此,这些文人墨客、名人志士使福州这片热土蕴含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与才情。

如今的三坊七巷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其中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这个小小的街区里,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史风起云涌的人物,都和这里有着密切的关系。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个,走进林则徐故居,林家后人为我们讲述了林氏家族的故事:林则徐13岁就是秀才,20岁就是举人,26岁就是进士。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近2万箱,约237万斤鸦片,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者的决心。

这次禁烟运动,使人们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这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林则徐因横遭诬陷,被作为“罪臣”发配新疆伊犁。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从此,林氏家族对香港有了特别的情感,对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历史有了更加真切的切肤之痛。

1985年6月12日,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常驻联合国代表——林则徐的第五世孙凌青(原名林墨卿),将《中英联合声明》正式文本递交给联合国,并在联合国法律登记上亲笔签字,正是这份声明,宣告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百年风雨,百年传奇,这个家族印证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我感慨万千,遂作小诗一首《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清正为官解民忧,则徐英名震环球。

鸦片入侵百姓愤,国民遭殃帝王愁。

虎门销毁毒烟膏,英雄气概照千秋。

祸福置身生死外,侠骨肝肠忠烈候。

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一个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它们既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也构成了今天的现实生活。

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城市,更应该加强城市地标的寻找、认同、打造,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功能。三坊七巷,正是福州人寻觅的精神地标,傲立千年的福州风骨。

福州三坊七巷的美,美于粉墙黛瓦,亭台轩榭;美于青石小径,幽深巷陌;美于窈窕淑女,才子佳人。几分雅致,几分诗意;几缕书香,几缕婉约。

游览完三坊七巷景点,回到酒店,令人沉醉无眠。于是,我起身作了小诗一首《游三坊七巷》,以示纪念:

钟灵毓秀坊巷间,明清建筑博物馆。

人杰地灵好地方,则徐废瘾禁销烟。

葆桢兴军造船舰,严复博观举世先。

雕梁画栋颐贤苑,流连忘返天己晚。

(约2900字)

(2018.10.2晚作于福州聚春园酒店)

(2019.3.21改于西安景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