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向笛的头像

向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31
分享

戏台与庙堂

文/张洲

四十年前故乡的戏台是由庙改做的,四十年后人们又把戏台做成了庙。无论是那时的戏台还是现在的庙,我只是一个看客而已。

我有我自己的思想,我只知道没有自己的实际行动,任何的幻想都是白痴的结局。

那么,回首往事,只是为了不能忘却的或者是想要找回已经失去了的那种让人常常眷恋着想要找回来的那种朴实的味道。

常记得小时候的正月里年年有戏唱,唱得是家乡剧大秧歌。年年到唱戏的时候,村里便开始派饭吃。即戏子们每天都轮着到各家吃饭。那时很穷,但戏子们进家了主人就想办法给弄点好细粮吃,哪怕是借也要借的。比如:白面,豆面,油炸食品等都是农家最紧缺而珍贵东西。非时节或来客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就是农民,节约是本质。

故乡的戏台就在村中央,坐南朝北,据老人们讲以前是一座庙,经战争和文革的两次洗劫也就变成了一座空屋。后来便成了生产大队的粮库和办公室。但唯一是做戏台这地方一直空着,人们不敢占据这里,因为前身是观音庙。有人说有怪异和灵异。其余的东西偏房和正屋由粮库变成了学校。

我的小学就在这里读完的,直到上了初中依旧和我的小学校长一个叫做二叔的人常在这里做伴。不知道怎地,我是不知道怕的。有好多人在夜里感觉到这里不安宁,我从来就没有感觉。所以我在这里学习看书是很好的地方了。

一般在正月或七月既是农闲时也是寒暑假时,这里也就变成戏院戏台了。

唱戏的时候总是在农历的正月与七月,也正是学校放假的期间。

开场戏是最重要的一天,上午要祭台拜台的,这些事往往由村里有权威的人去办,但别人无论如何是不能看的。下午开戏了,人们便早早地吃过饭各自拿着小板凳静静地坐在台下等候了。

随着鼓点与板声的响起,台上拉开了戏幕,所谓的剧目都是一些古老的传统戏。比如:《打金枝》《卷席筒》《十五惯》《算粮》《泥窑》等。假如身边有个识戏的人可以解释一下戏里的故事出现在哪朝哪代,说的是什么。比如《泥窑》吧,说的就是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途径一家瓦窑,被主人藏在瓦窑里解救的过程。

 看戏不识戏,不如回家一觉睡。这是村里人相互调侃的最常用的一句话。

 唱戏比世。人们不仅仅是看红火热闹,也从戏文化里懂的怎么做人做事,要做善良的人有志气的人有正义的人。

 那时候,常常是台上的戏唱到一半时。台下的人呼啦一下子就涌出了戏场外。不用说,那是年轻人再打架。这便只能是村干部出面调解了。

 俗话说的好,戏场打架,坐席吐下这是最丢人败脸的事情。但那时往往是年轻人一时火起,便开始磨拳擦掌,争个上下高低。而这种事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首先是很少有社戏,即使有也是一团和气。

 但村里年年正月唱戏的另一种说法是预祝当年风调雨顺,村里各家平安。也就在唱戏的这几天,各家各户的亲朋好友或邻村上下的人相互走动,相互认识。这样在出门时路过某村可以讨口水喝,或遇到难事比生面孔方便行事多了。

 后来,电视安家在农村后,戏台基本闲搁着,时间久了,人们常常谈起看戏的情景是多么难以忘怀的事。有的说,现在有电视了,听唱看戏样样都有,唱戏也没人看,白浪费钱。

于是,有人反驳道,这是两个概念,各有各的好处,电视自然好,但听一场戏可以静心,可以获得一种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通过戏曲来繁衍和传达。使人们懂的礼义廉耻,诚信孝善的做人做事的跟本。时代不同,思想不同,但中国的礼节是相同的,电视机也是一样的文化传播。

 几年前,家乡人给我打电话说,村里要盖庙,要捐款的,但这都是自愿的。当我得知,所谓的庙堂选址就是当年的戏台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所谓的庙堂无非是对着泥像的崇拜,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往往大于对文化核心的学习研究。其实,把自己修养的德智双拥,福气仙气不请自来。若无养德,每天焚香跪求也不过是聊以自慰,自欺欺人罢了。

无论是戏台或庙堂,都是善以教传的工具。人们也只是看客香客,真正主宰命运的是人们一颗正义和善良的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