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列“队”
张洲
我出生时,我的家名叫神武公社三泉大队。过了几年后又改为神武乡三泉村。而十多年后由于合乡就改成了南榆林乡三泉村。无论怎样,村就是村是一个行政村。我由于工作在三十多年前就迁移出去了。
若有人问我老家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到:三泉村人。
这时问我的人就会哦的一声接着说:是那个穷三泉,饿徐村的三泉还是神头的三泉湾的三泉。
我也毫不掩饰地说到:穷三泉的三泉村。
一出名的人和地方圆百里都是家喻户晓的。更何况老家三泉在县志上都是有的。而且还是以顺口溜留着。
旧版朔州志上也这样写到:穷三泉饿徐村讨吃出在神武村…。还有三泉四头(寺台村)三年吃颗碌碡等
朔城区东南乡是一个穷乡,尤其是南榆林、辛寨、南磨石、三泉、徐村、神武这六个自然村紧靠雁阳公路边缘。地质环境较差,都是属于半沙石半黄土地段。沙田薄土,不利于庄稼成长。尤其是村南几乎都是无泉眼之地,几经周折也很难打出一眼机井。而这里的村民们也只能种些高粱豆类或葵花这些耐旱作物。纯粹就是靠天吃饭的主。
据有关史料上说:阴馆古城西约1200米处确有一条较大的河道,源出今雁门关高速隧道西之代县寺梁村,虽早已干涸,但符合“㶟水出雁门阴馆县”之描述。但《山阴县志》(明)所载㶟水(以下简称“明㶟水”)却源出马邑(今朔城区)之“三泉”。
而我也曾经问过很多老辈们关于三泉村的历史年限,答案不明确。有的说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有的说有五百年了。也有的说三泉村是洪武二年由弟兄五人建立的。所以说满村全都姓张。而且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门类人。全村都是按辈分排列称呼。
在我小时候就听奶奶说过,三泉以前是叫做小莲花的,只因当村有一口大锅井,井内有三眼泉水,泉水不仅清澈旺盛而且十分甘甜带有一定温度的。刘大人路口村子喝了水之后,不觉称赞。问其因便说:应该为三泉合适。刘大人究竟是谁,哪朝哪代的无从说起,这也算是一种村名的由来吧。
那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也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村里凭借泉水的恩惠,一年四季都是热闹的。河边羊群如漂浮的白云,蠕动着乡村的和谐交流。妇女的捣衣声,孩子们欢雀声,以及鸟儿蛙声的交响曲,把整个村庄都装饰的有色有声。这当然是在夏季。而冬季也没有消闲的时候,常常有邻村拉冰的人和车子,更是在腊七那天,打腊八人的少年在冰面上形成了春天的风景,那叽叽喳喳的吵闹嘻逗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泉的水库三泉的河流都是源于当村的那口井。从我记忆中大口井面是田字格。每天早晨前来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那桶与井口的碰撞声早已摧醒了熟睡中的太阳。据老辈们讲,先前的井水是满满的常年向外流,后来因为失足掉井的事年年发生。人们便开始用各种办法将水下的泉眼压住,时间一长水位就开始下降,直到几十年后的干涸。
俗话说得好,有穷村不一定有穷人,一顶穷帽子的三泉村人,在劣质的地质条件下却有着自信和不屈的意志。穷圈子圈不住精明的脑子。早在七八十年代,村里人大部分是有手艺的人。比如:毡匠毛毛匠不仅仅在邻村上下擀毡和缝皮袄,而且还远走甘肃陕西和晋南地段。其余的便是泥瓦匠木匠油匠等手艺人。就是这种不屈的精神才把穷村给养活了。
三泉四头三年吃颗碌碡。这句顺口溜是指三泉村的谷米沙子多,无论怎样都滔不尽米里面的碎沙。但三泉村的谷米好吃,三泉村里人的身子骨就是硬朗。因为人都是沙子做成的。
我是九十年代中期离开老家三泉的。离开时还是神武乡三泉村。到了两千年后的某一时刻,神武乡撤销了。三泉村也便归辖于南榆林乡。时光永远不等人,前进的车轮永远承载着一种使命的召唤。又过了十几年后,三泉村又一次在变革中中奖了。三泉村的行政权归辖于邻村五里的楼子坝村。也就变成了楼子坝村三泉大队。
一月前我参加了老家一个发小的婚庆事宴时,坐在一起的一桌子人都是老家的。大家谈起此事脸色很不高兴,甚至有好多个为什么搞不懂。其实,有些事不用搞明白。这是历史的需要而不是某种程度的佃户。假如一定是外来挑衅。我们不会答应的。但一定要记住我们是三泉人,我们的身上流着三泉村里的血。莫相忘!
大家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也就呱嗒起那些童年时光,兴奋之余多贪几杯。而我至今不知道那天喝了多少酒啊,咋回的家。
至此一个月来,你常常想起三泉村里的一切,那是我的根啊。所以记述一些文字,是对老家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