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棉》的头像

《红棉》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07/14
分享

读书,给我成功正能量

                                                    ◎胡世民


                                                        引子

从偏远农村到定居繁华大都市!

从下岗职工到沿海媒体小有名气的记者!

从“没读书的人”到“写书给读书人看”!

到今天,我在方格纸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个年头,发表文字上千万字。

熟悉我的人,都说我很不简单,相当不容易。当初,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我能有今天——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做梦都没有想到!”

每当大伙问及我成功的奥秘时,我说:“读书,给了我成功的正能量!”


                                        草包,找“枪手”写作文

我小时候,非常害怕写作文。每次老师布置写家庭作文时,我总是央求大姐、二姐帮忙当“枪手”。开初几次,姐姐们还是乐于帮忙,原因有二,一是引我上路,二是见我写不出来怕我挨批。后来,她们见我没有丝毫长进,不动一点脑子,动不动就要她们从头到尾写出来。她们也就不干了。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不给我写了,那还了得。于是,我就想拳头里出霸权。但她们比我大好几岁,我哪里打得过她们。没法,我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损招。如果她们有求不应,我就哭哭啼啼地向母亲告假状,说她们以大欺小,打了我。母亲是个爆性子,以致姐姐们经常受到一些不白之冤。有时,她们为了讨好我,甚至拿出好不容易才积攒的几个分币给我做“封口费”。


写作,只为赚点油盐钱

十二岁那年,我父亲在矿山去世,我也似乎一夜长大,懂事很多。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父亲过世,意味着家里的经济支柱倒塌。那时候,家里很穷很穷,一年下来,几个月没得油吃。虽说大姐顶职去矿山工作了,但每月工资仅仅三十块。二姐无钱上学,辍学在家,和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起下地干农活。我和妹妹勉强上了学,但学费都是四处借来的。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那个时候的我竟然有了经济头脑,春天卖种子、夏天卖冰棍、秋天卖瓜子、冬天卖甘蔗,无心上学。

写文章,我从没想到过要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纯粹就是为了赚点油盐钱,改善家里生活。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1989年。那时我是斗立山煤矿职工子弟学校初三学生,正在备考技校,想早一点走上工作岗位。一天课余,我在翻看《涟邵工人报》时,看到一则“祖国·涟邵和我”征文竞赛启事。我一时心血来潮,在一堂自习课上写了一篇叙事散文——《没有涟邵就没有我家的今天》。放学后,我跑到邮电局将文章寄往《涟邵工人报》。几天后,新的报纸送来了,我的文章竟然变成了铅字。让我高兴的是,几个月后,征文结果揭晓,《没有涟邵就没有我家的今天》荣获三等奖,我拿到了30元奖金,还有一些稿费。后来,我创作的另一篇散文参加当时红遍全国的《小溪流》杂志的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再次拿到了不菲的稿酬和奖金。这让我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心里傻乎乎地想,写东西这样容易赚钱,以后我家油盐无忧了!


当家,“自考”胎死腹中

1992年10月,一无门路、二无财路的我怀揣几十篇铅字文章和报社、电台的特约记者证,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极力荐举下成为国有大型企业——湖南省涟邵矿务局地质勘探队的秘书。

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便立志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母亲享享清福。我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中文专业,并已顺利通过了两门课程。

然而,未成家而撑家,特别是撑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和众多同龄人相比,我考虑的问题便不再那么简单。从油盐柴米到衣食住行,时常想得人心发麻。原本想参加工作后生活能有所改善,可命运偏偏和我作对:昔日大红大紫的单位一下陷入了困境,工资少得可怜还不说,就连基本工资也要拖上数月才能勉强发一次。小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一省属重点大学,急需万余元……我似乎一头栽入了冰窖。

车到山前必有路,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不得不放弃了“自考”的计划。从此,8小时之外,我不是扛着锄头挑着箢箕去开荒种地,就是抱着相机上山下乡开“移动照相馆”,或是迎风踏雪卖瓜果,或是平心静气挑灯夜战爬格子……

当家苦,苦当家,4年酸甜苦辣,我盘活了艰难的家,不仅送妹妹读完了大学,而且还为二姐集资找到了工作!


破茧,读书给我正能量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我翻看了单位图书馆的每一本书籍,还向工友、同学、邻居借书学习,文学的、专业的、理论的、管理的、国外的、国内的、古代的、现代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只要手头没活计,我就捧着书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我拼命地装拼命地灌,饥不择食不择手段,丰富的知识像潮水般汩汩注入脑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些名篇名段名句,我都用笔一一抄录下来,永远“据为己有”。

人脑是一座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知识的力量很快在我的脑海汇集成洪流。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仅工作十分出色,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总能按质按量提前完成。尤其是交办的文字材料,只要上面一布置,就全身心投入写作,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既不叫苦也不喊累,还不计个人得失和报酬。

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从湖南到深圳,多年来,已形成了一种难以更改的习惯——与书为伍。家里书橱、床榻、茶几、案头……到处都是书,我总是喜欢到书中遨游,坐着读、躺着读,从来没有疲累的感觉,反而觉得是一种娱乐、是一种高级享受。妻子见我成天手不离书,就问:“你成天钻进书里,不累吗?”我总是笑着反问:“与书为友,是一种交谈、一种切磋、一种净化、一种欢娱,何累之有?”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辈子,我注定要当书虫了!

【本文载于《红棉》2022年夏季卷 非虚构射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