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西诗群是纯民间诗歌群体,形成于2018年秋,2021年6月创办《珠西诗刊》。以“纯真、纯粹、纯洁”为办群要旨,从江门起程,诗群骨干成员主要来自珠江西岸的江门、中山、珠海、佛山、阳江、云浮等地市,还有香港及其他省份的诗人。既有60后、70后的中坚分子,也有80后、90后的后起之秀,还有00后的少年新晋。自形成以来,已以集体群像形式在《作品》《中西诗歌》《天津诗人》《鸭绿江·华夏诗歌》《当代诗人》《作家报》《中国诗人》《新大陆》(美国)《新文学》(美国)《流派》(香港)《圆桌》(香港)等海内外各种文学、诗歌刊物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
──野松
我对望夏夜枝头上的鸟
◎李月边
鸟隐沒在阴影,随树影婆娑
隐藏着秘密?一只鸟还是一群鸟
不想找到失去的风景,走散的魂魄
全都住在阴影里,和等不来的渴望
我不想找到答案,鸟也不想
在湖泊阴影的边缘,我猜测鸟
这只或这群鸟,站在树上睡进湖泊
是否担忧枯枝会断裂,是否害怕
站立的树会倒塌。其实鸟不相信
树枝,不相信树,鸟相信翅膀
如我相信治愈创伤的最终是自己
若有偷猎者暗黑中埋伏,算计鸟
我希望鸟飞进暗黑,扑翼逃出生天
鸟明白曾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
比如树,树枝,只是命里的跳板
比如有的陷阱如瞄准器的亮光
暗黑将如一声叹息消失殆尽
在黎明的脚步声里,我与鸟对望
听见鸟鸣在湖泊里自由飞翔
流放之夜
◎潭啸
那时,我们正在一起走来
黑夜的路,盛满雨。
我们下的每一脚,都是被上一脚推攘出去
都紧裹着对未可知忐忑不安的宿命结论
同时,我们又自视孤独无火。
沙砾感聚在鞋底,摩挲不停
为这趟行程增添了更多艰难意味
是,黑暗中的器官会愈发敏锐
我们听见了对方和雨之间,所有窸窣的关系
会因为过分沉浸于某种命运的相似度
觉察到温暖和安全
我们的雨衣,偶尔轻轻擦碰
那些敏锐的瞬间 仿佛打通了神秘联接
心灵也相互缠绕起来
身处同一场关于雨的困境
又恰巧被搁浅至同一个黑夜流放
这一切仿佛被赋予象征性
一种关于命运即将遇合的必然性。
我们曾经跋涉于各自的黑夜长久漂泊
又搭乘这流放
从某个具体的时刻相向出发
再从分离的落点转身回溯
追索一个昏暗摇坠的
走失在时间里,等待被寻找的自己
村口的拐弯处
◎海洋
离乡时,我光着膀子
让阳光涂抹在我的肌肤上
扛一股暖流闯天下
我的脚步轻轻跨出
村子里的每一扇门都轻声打开
探出头来看着我远行
我的背脊热乎乎的
犹如背上一座熔炉
把亲情全部铸在我的身上
每次回来和离开
总被村口的拐弯处卡住
迈不动脚步
脸上两条热河涌动
谋生
◎何曲强
和野草,和蚂蚁
和一切卑微的事物
一起枯荣,一起乞讨光明和米粒
落日,黑暗的核
模糊,灭亡,诞生
又一次镀亮沉睡的壳
稻谷来不及生长
刀枪来不及入库
他来不及爱她
都已在巨大的水流里腐烂
我们坐在黎明,安顿下来
蛰伏的鹰收敛荒芜
一把把枷锁
抖落雷鸣般的诵经声
雪意纷披
◎獒妈
静夜沉寂
树木铺挂雪尘
飞扬不跋扈宛若散花
我已抵达
你设定的倒春寒
不出所料地沦陷其中
两鸟同巢
红色蜗居裹着浪漫银装
清冷处
有妙音天籁般回荡
致春天
◎门梁
去冬寄来的被衾
已整齐叠好
你手上留下余香
院中一枝花开得甚美
你坐在窗前
霞光浸染
我想此花折下
配你唇上透亮的一抹红
像往常一样
◎廖欣
太阳看着我吃早餐
表情木然,不置可否
时间安排好审判席
列车照常运营
爱与恨的座位
我来回对坐
似是而非的歌曲
淹没于万籁
天空之问
◎邓红琼
天空以一张纸的形状
接纳流云涂抹的痕迹
每一笔,风轻月明
也暗藏雷声,裹挟风雨
抬头仰望,滚滚而动
是内心的波涛
像鹰掠过,渐渐消失翅膀
很多欲望,不敢叩问
鸟瞰尘世的苍茫
当一个人的心底只剩下空旷
每一滴水,都是天空
澄澈透明的回答
雕刻模具的阿光
◎郭杰广
来自宁波的阿光师傅
把前半生,交给了锋刃
世间万物,在他心里就是个模具
一些凹凸的钢、铁或者骨头
仿佛一座座山,一条条河流
他在浮雕佛像,打开老朽的
世界。让窗外的阳光照进来
尘世在坯料上破荒
就像敬畏的苍天和大地
人越近暮年,光越柔软
对坚硬的事物,格外用心
野草
◎张佩兰
野草再次进入祠堂
铁锁挡不住葳蕤
雕梁画栋的屋檐
传来虫儿诵经的呓语
我是途径祠堂的飞鸟
短暂的调试一下音节
又振翅飞离
那些建筑祠堂的旧人
落进泥土
野草传承了香火
像失散多年的子孙
【本文载于《红棉》2022年夏季卷 文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