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利英
故事,要从一个被太阳晒伤的耙耙柑讲起。
这个被太阳灼伤的耙耙柑,是我从两千里之外的故乡带回来的,来自晴天了果场的一棵橘树。只因太阳浓烈的吻,它向上生长的脚步戛然而止。
我目睹了它离开枝头奔向大地的过程。听着“咔嚓”一声,我的心似乎哆嗦一下,竟有惺惺相惜之感,从地上拾起来,把它作为我与这片土地粘连的信物带到深圳。
透过它,我能真真切切感觉到,我离开了二十年的故乡,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走山路赶集、在泥墙瓦屋里睡觉的故乡了。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尤其是最近十年,在日新月异中悄然蜕变的它,名字甚至上了省市级官方媒体。
一
橙色,满山遍野的橙色,星星点点,镶嵌在春天的山野上,闪亮、热烈、奔放!这是柑橘的颜色!这是丰收的好时节!连着好几片山顶,十几万斤耙耙柑,沉甸甸地压在橘树矮小结实的枝头。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熟时。打开哥哥发来的新闻链接,我完全被报道中的情景惊呆了。还在深圳时,就听母亲无意中说起,柳家嘴村来了个张老板。
这是2019年春天。这个春天,沉睡经年的柳家嘴村,没有理由不沸腾。一种前所未有的特色产业形式,经过时代的酝酿和碰撞,在偶然和必然两种因素催化下,幸运降临在这个曾经闭塞而贫困的山村。
春暖花开,万物新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人们开始犁田、松土、播种。而晚熟柑橘耙耙柑,带着火焰般的色彩,骄傲地向村庄宣告——果园丰收了!
春风轻扬,麻雀在枝头欢歌。在晴天了200亩果园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一片繁忙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橘子丝丝香甜之味,在清脆的橘叶掩映下,一个个包裹着白色果袋的柑橘,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向几十个采摘的村民致意。
春光无限,形势大好。大量客商闻讯而来,媒体记者踏花而来。曾经无人问津的乡村一下子热闹非凡,名扬四方。看到满园熟透的柑橘,果园主张昌宁黑黝黝的脸上,笑容憨厚而甜蜜。
三年辛苦无人问,一朝丰收访客多。
“今年的耙耙柑,产量很高,有八万斤左右,沃柑也有七八万斤,共有十五六万斤,产值接近六十万。”手握胖胖的耙耙柑,镜头中的张昌宁眼里全是收获的喜悦。当年首次挂果的两个晚熟品种——春见和沃柑,都属于杂交品种,易剥皮,肉质鲜甜肥嫩,亩产量可达一千公斤。因为耙耙柑成熟期比普通柑橘要迟,鲜果采摘期可从十二月初,持续至次年五月底。而这个时期,正是其他柑橘下市的时候。
“我们根本不愁销路,信息在网上挂出去后,每天有好多老板来看货。四十多个工人采摘,每天可采三万来斤。”物以稀为贵,在市场上其他柑橘离场之时,耙耙柑闪亮登场。张昌宁说,选择种植可错峰上市的品种,可以卖个好价钱呢。
让人意外的是,张昌宁并非柳家嘴村本地人,而是资中人。他的到来,让柳家嘴的村民有活干了。除了在家坐收租金外,村民还可以就近打工挣钱呢。
“果园的用工,首先满足贫困户。这里很多贫困户的土地也流转给我们了。对于他们来说,增加一点劳务收入,既帮了自己,也帮我们。”在记者的采访镜头中,我意外地发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
“勤劳能致富这句话真有道理,有活干,让我在家门口务工,既方便又能赚钱,生活肯定是越过越好啰。”谢淑琴大姐是最先到园区务工的村民之一,2019年她在果园的务工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
“每个月如果不耽误,有千把块钱收入。零用钱就整起走了哟,家务活也照看了。如果土地不包出去,周围可能依旧是一片荒土。如今土地也不荒废,还方便老百姓也赚点钱,大家都很欢喜。”村里的潘水荣大姐开心地说。
“我们前期以卖苗子为主。因为前三年没有收入,每天都要请工人,每年人工成本也四五十万。为了减轻压力,我们就嫁接培育柑橘苗,然后卖往全国各地,北至陕西,南至缅甸,6元到8元一株,在2018年光是树苗就卖了150万。我们把这个收入再投入到果园管理当中,压力就少了许多。”憨憨的面庞、精明的头脑。张昌宁种植成功的故事,经过电视台报道以后,一时间聚焦各界目光,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这个异乡人,就像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柳家嘴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使者,也是促使我回望村庄的使者。
二
夏日黄昏,在夕阳快要下山时,哥哥开车带着我,行进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上。晚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的味道。
我们来到张昌宁果园附近的家。他不在,可能太过劳累,身体略有不适,回家养病去了,留下女儿张晴和老公一起照看着。张晴是90后,口才极好,她的娓娓讲述,一幅热气腾腾的劳动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2016的春天,对资中人张昌宁和女儿张晴来说,意义重大。想到明天就要和老公一起,到成都创业开修车店了,张晴浑身鼓满了劲。
女儿女婿明天就要走了,张昌宁却有些心绪不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承包几十亩土地种植柑橘的他,一直渴望着能拥有自己的大果园。
黄昏时分,张昌宁来到承包的土地里,这里种着数十万棵耙耙柑橘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他抚摸着充满生机的叶子,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思潮起伏。耙耙柑是新品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如果能够抢占先机大规模种植,三年后收益将会非常可观。现在正是春天,是种植柑橘最佳时节。如果错过了今年春天,就等于错失一年市场先机。
一阵春风吹来,柑橘树欢快地摇曳着,叶子唰唰响,像在传递某种信息。张昌宁有点恍惚,眼前仿佛满山遍野结满了成熟的耙耙柑,黄澄澄的,撩拨着他的心。思来想去,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他甚至有些激动,转身回到屋内,迅速在电脑上搜索土地流转信息。这些信息像是带着使命专门在等他似的,一个个快速弹出。有资中本地的、资中周边地区的,另外有一个,是较远的柳家嘴村的。他按图索骥,打电话逐一咨询情况。
最后,张昌宁把目光锁定在柳家嘴村。因为这里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条流量丰富很少枯竭的河流“乌龙河”,长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他马上打电话过去,敲定考察日期。
事不宜迟,就这么定了!张昌宁兴奋地告诉女儿,你们不要走了,明天一起去柳家嘴村考察。
经过多方考察对比,柳家嘴村的土地完全满足发展果园要求。几天后,张昌宁和村里签下流转合约。以石板山为据点,从山脚到山顶,近200亩的土地为之所用。只待其中部分油菜收割后,即可动工。
春风劲吹。站在山头眺望,张昌宁雄心勃勃,肆虐的荒草在春风中瑟瑟抖动。而脚下的土地,早已受够了被荒草侵占的屈辱,终于到了可以扬眉吐气的时候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仿佛能听到欢呼之声,从地下一阵一阵地爆发出来。多少年了,渴望改变,这是土地的心声,也是村庄的心声。
开工了!2016年4月20日,整个金银冲热闹非凡。张昌宁请来很多村民,除草开荒,培土翻耕。锄头、镰刀、耕犁,连同汗水与希望,开始与土地亲密接触。那种开天辟地的架势,惊醒了土地中所有沉睡的事物,空气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风儿四处传递喜讯,十里八乡,无不为之震惊,为之拍手称快。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张昌宁带领全家,带着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准备大显身手。女儿是他的福星,于是他从女儿名字中摘了一个“晴”字,为这个果场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晴天了,寓意“好日子”。柑橘种植,看天气吃饭。如果在收获季节遇到下雪天气,将是灾难性的,在极冷天气下,果子腐烂不可避免。所以,他渴望阳光灿烂,渴望风和日丽,让果场三年顺利挂果,迎接第一个丰收年。
深谙柑橘种植技术的他,已作好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成本预算。如果按每亩每年5000元成本计算,包含工资、化肥、纸袋等,那么200亩果园,每年将会产生近100万元成本。而耙耙柑从幼苗开始,要三年后才会挂果。这三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成本压力巨大。
那么,该如何减少这种压力呢?张昌宁早就计划好了。前三年没有果子可卖,可以育柑橘苗销售。周期短,见效快,可以缓解一部分成本压力。
一切正如预料中那样,育苗成功!销售成功!减压成功!
三
开端良好,初尝成功的喜悦,张昌宁及家人信心更足了。
施肥,除草,剪丫枝……一年365个日子,每个日子都浸润着心血和汗水。
只有戒骄戒躁,才能把握未来。已经收获了一季的耙耙柑,需要万般呵护。开花前,要请懂技术的工人修剪。平时,一个普工只要50元一天,而这个技术活人工昂贵,要100-300元每天。但可不是谁都能干的。这需要高超技术,否则,不管是用手动、电动,若是剪裁不当,把可以开花结果的枝条剪掉,这便犯了大忌。这样的技术工,只能在资中老家去请。在老家资中县,家家户户都种柑橘,柑橘种植早已成特色产业,所以技术成熟,懂的人很多。张昌宁花高价从老家请来的技术工,成了果园迈向辉煌的核心人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橘树花正艳。经过细心修剪后,暮春时节,橘花绽放,如雪落枝头,把乡村打扮得晶莹剔透。这洁白的花瓣饱满多汁,花香浓郁,香气袭人。但这样的美,万物皆喜,不仅引来蜜蜂采蜜,也会引来害虫。花朵被苍蝇叮咬后,会长满肉眼难以发现的小蛆虫。如果不除掉,到时结出来的果子,会自已烂掉。
“管理不好,有大小年,大年大丰收,小年小丰收;梳果不好,今年好,明年就不好;果子摘迟了,第二年的果子就长得少,会影响第二年挂果。打药杀虫,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除了杀蛆虫,果树上还会长满白色且呈粉末状的东西,像发了霉一样,这是芥壳虫在捣乱,此外还有专吃果皮的红蜘蛛也会光顾。果园里,会定期有工人喷洒农药,保护柑橘健康。”张晴虽然很少来果园,但却对果园的种植流程烂熟于心。
经过精心地酝酿与催发,如黄豆大小的幼果,争先恐后挂满枝头,有时多达一两百个,看上去着实喜人。但,接下来,它们将面临疏果的命运。到了五月,每天将会有十几个工人像判官一样,来到果树面前,决定它们的去留。在这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面前,孰优孰劣,需要精确的眼光,否则,果子梳不均匀,产量将大受影响。为此,在疏果的季节,张昌宁从老家请来的8个技术工此时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去得干脆,而留下的,将继续接受命运的选择。果园最怕是夏天。要么干旱,要么洪涝。让张昌宁欣慰的是,因为当初一个明智的选择,有了山下的乌龙河水汩汩流淌而来,利用现代化的灌溉机器,那些留在枝头被选中的果子,除了少数被太阳晒伤的以外,就可以从此得宠,接受人类精心呵护,只管在枝头安心长大。
“还有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七、八月盛夏季节,一场大雨过后,山洪爆发,往往睡一晚上起来,山下很多果树被淹,有部分果树甚至被洪水冲走了。”张晴说,看到果树随着洪水而去,心痛之情虽无以言表,但却也无可奈何。
挺过干旱,挨过酷暑,当秋风吹来,野菊花满山遍野绽放,滴滴白露像精灵般结在橘叶上,映衬着清晨的霞光,果园顿时就像金山一样,充满了生机。到了9月底到10月初,柑橘青涩的果皮散发出香甜的成熟气息。闻香识果,物竞天择。山中麻雀成群,对果子极有攻击性。当果香在空中浮动,鸟儿、虫儿们带着兴奋地鸣叫,闻香而至,欲提前品尝这世间美味。
必须赶在它们前面!此时,张昌宁早已吩咐女儿女婿,备好了一百多万个白色果袋。清晨,露珠未散,工人们就顶着大雾,细心地将袋子一个一个套在果子上,把果子包得严严实实,好似为它们穿了一件白色华服。秋风吹动,发出唰唰之声,果子们似在彼此呼喊对方的名字,表达被人类呵护的喜悦。因为穿上这件衣服,既可以防鸟啄虫咬,也可以防寒保暖,更意味着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它们将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辉煌的时刻。再过一两个月,耙耙柑、沃柑、媛园,会相继长成,换上亮澄澄的橙色衣装,带着四两香甜,在不用任何保鲜剂的情况下,可以从冬天到春天,走向四面八方,与人类甜蜜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