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国华的头像

刘国华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10/21
分享

诚敬乃修为第一要义 ——我读《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宋代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代表作品,共140卷,容量巨大,重庆市中小学与职业教育教师公共课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虽只选录了其中短小的几段,但已能管窥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进德修业的第一要义是诚敬。诚,真诚,诚实;敬,崇敬,敬重。书中谈到无论是治学、待人接物,还是涵养品德,都须从诚敬二字入手。“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要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由此可见,诚敬既是修为的方法,也是修为的途径,更是修为的根本指导思想,它贯穿在朱老先生所有的教育思想里。对于学习者而言,诚敬也应贯穿在每时每刻每事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敬德修业,学有所得。

朱老先生的《朱子语类》,言辞素朴平实,所论事理无不直贯易懂,所道观点无不从切身体验而发。所谈广涉社会人生,内容博杂,句句谆谆教诲,反映出一代圣儒对世人所寄予的殷殷期望。其言皆出于心,其意凝聚着一片真诚。每论都言简意赅。因为怀着“诚敬”之心,叙议万端,所以毫无欺饰虚妄之语,读来令人信服,且越是深味,越能在博大深遂思想的背景下感受到诚敬二字的份量。

“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灭乱之道,这道理方见得周密。” “博学指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可见,朱老先生推崇的不是读死书,而在于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在于明理,并且还要将道理理解得周密,一语道破作为士人(君子)修为的实际功用,毫不掩饰,毫无虚妄之说,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谈及方法和途径时也是实实在在。“接四方之贤士……这道理方见得周密。”换言之,就是儒门常议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朱老先生在治学明理问题上既注重书本,也注重探讨,更注重自我思索,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一个读书人真诚的读书心得。他在将这番道理阐述给世人时,也无需转弯抹角,说的更是推心置腹的真心话。由此可见,朱老先生将“诚敬”贯穿自己言行始终,这是他看重诚敬并笃行诚敬的结果。在谈及如何把书读熟读透时,也是说出了自己多年读书的经验之谈。“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抽绎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读而精思。”大凡稍有读书经历的人,即可判明朱老先生这几段话是至诚之言。一代博学圣儒能毫无保留地剖析出自己的读书心理历程,这样虽然将古代神圣的读书行为揭示得毫无动人之处和神秘之处,似人人都可将书读熟读透,人人都可成名成家成圣成王。但这也正是朱老先生的伟大之处,毫无掩饰,坦诚直白地指出了读书的奥秘,这是他本于对读书的敬重,对读书的真诚,对天下读书人的真心期待,才造就了他对读书的真心喜欢,进而使其在读书上大有成就。

朱老先生在论到为人表里虚实时候,道出“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在朱老先生看来,表里皆实对进德修业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不是表里皆实,而是表里皆伪,那么就很难形成道德修为的基础,道德水平就难以提升。从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如朱老先生所言,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表里皆虚伪的人,在个人道德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欺人欺己,其结果也会害人害己。表里皆实在就是要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实实在在的人,这其实就是一种“诚”的表现。朱老先生在《朱子语类》里谈的对象很多,但“德”是谈得最多的,在朱熹看来,德是所有修为的基础,有德之后,其它修为才更容易上升到高层次。无德便会无为,无德也可以说是无才,德是才的前提。无德而有才,那只能说是败材,而不能称之为成材。可见朱先生是非常敬重德的,正因为敬重德,才要求在个人修为上要表里皆实,以真诚实在做人,这样德才会至,品德修养才会天天提高。

对待个人修为,朱老先生提倡表里诚实,对于公事,朱老先生倡导的是无私,如做官应是“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没个下梢。”说得多么精彩剔透。朱老先生一生做官多年,仕宦经历丰富,他这话也反映了他对为官价值的取向。做官理应为公。以公心做官便是有德,便是敬重人民敬重朝庭敬重法纪;以私心做官,便是蔑视人民欺骗朝庭违背法纪。前者是敬公,后者是敬私,那么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朱子语类》集朱熹一生思想之大成,以至诚之心谈至诚之语,将儒门慧识谆谆告诫。儒家极重个个修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摆在第一位置,被当作人生头等大事,而更为重要的是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根基深厚,家庭事业理想抱负才会枝繁叶茂、万古长青。朱熹也是极重个人修为的,他在《朱子语类》里谈到的种种都可与个人修为相关联,在他看来,诚敬是提高修为的不二法门。敬是一种意识境界,诚是一种做事态度。先敬然后才在灵魂里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敬者庄重,敬者坦诚。敬天敬地敬君敬亲敬师敬友敬德敬公敬知识,等等。只要心里有了敬的份量,做起与之有关的事来自然就以坦诚的态度老老实实地去完成。常言道:心诚则灵。做事时诚心到位了,事功当然也会成了。

朱老先生不愧是圣哲大儒,经他一言,便将玄奥之理点化得如此明白。朱老先生是诚敬的典范,他一生的修为,便是至敬至诚的结果。反观今世之人,奉奸巧为真理、欺诈为至宝,不敬不诚,玩弄世事、颠倒乾坤,轻蔑信仰,素行投机钻营,行事论利不论德。读书为的是功名利禄,当然就敬偏了。读书不是为学知识、求真理,那么功名利禄有了,书也丢了;金字招牌的毕业证书有了,但学术造诣却少了,学术造假的现象也泛滥了。读书的不再心诚,读书就会只是混日子,就会只是为了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欺世盗名。交友的,不敬友情,而只敬利益,自然就会不以诚心待友,做出损友利己的事也便不足为怪。为官的,敬的不是人民,不是法纪,不是国家,不是为人民服务,若敬的只是权和钱,敬的只是满足个人欲望,这样不作奸犯科、贪赃枉法才真是怪事。诚敬在利益至上、道德衰颓的时代确应大力倡导,要摆正敬的对象,并敬到位,诚到心,那么进德修业也自然建立了。诚敬本源于自然,自然是诚敬最无言的躬行者。自然的东西是纯真质朴、毫不虚伪的,但自然博大厚重,无为而有成。以此看来,一代大儒朱老先生其实不过是深明自然之理罢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