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天翁的头像

信天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22
分享

秦巴山居小记

秦巴山居小记

(一)

初冬时节,我随单位工程项目部来到了位于秦巴山区的安康紫阳县,公司G541项目部驻地在紫阳县焕古镇的金塘村。我们由紫阳县城下车,来不及放下背包,就和工程的业主甲方,监理一班人马,换乘渡船,马不停蹄赶赴俢路筑桥各个现场办工,了解解决问题,处理完工作,天色将晚,我们匆匆赶回驻地,用过晚餐,这才安顿我住了下来。

昨天忙于工作,只觉得车船穿梭于绿水青山之中,无暇欣赏那美景,今晨一觉醒来,才有闲暇时间和心情打量四周。我住的是单位从山村租来一户农家小院,这个山村名叫金塘村。小院处在一个山凹的半山坡,一面靠山,两面是峡谷。离我们不远靠北下面的汉江岸边,就是项目所在地的设备和工场。这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小院的房前屋后的山坡上,鸟语花香,满是一丛一丛的茶树,绿油油的,开着白色的小花,黄色的花蕊,茶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沁人心脾。虽说到了初冬,满山苍松翠柏,绿植茂密,偶有泛黄的一团团叶片点缀在绿海中间,群山上云蒸雾绕。小院两边的峡谷中间远远就能看见山上流下来的小溪,再走近一点就能听见潺潺的溪水声,这些小溪一路欢唱,浇灌农田,汇入汉江。汉江静静的流淌在两岸山峦夹持的河道中间,宽超四五百米,水深四五十米至百米不等,平整如镜,蜿蜒曲折,晶莹剔透宛如绿色的宝石,微风拂来,涟漪阵阵,就像那飘在河道中间的绿色的绸缎,汉江是如此的沉静,以至于你感觉不到它的流淌,偶有船只驶过打破青山绿水间的宁静,后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

我们所住的金塘村是焕古镇一个有名的村子,位于汉江的南岸,镇政府所在地的焕古镇位于汉江的北岸,焕古镇和金塘村的出名缘于这里所产的茶叶,中国10大名茶之一的紫阳茶,最数这一块的口感最好。虽说金塘村人口只有几百户,但他们一家一户却散布于汉江南岸狭长约四五十里的山坡地带。很巧的是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刘,和我夫人一个姓,使人有一种莫名的容入感,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山区的人们家家户户都有水泥路相连,通上了水和电,无论居住在山顶和山腰。落雨的夜晚,能听到窗外淅沥的雨声,四周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散布着的农家小院的窗户透出一片一片温暖的亮光。

来这个项目部驻地的山村好几天了,长久以来,我有晨早连续快走5公里锻炼的习惯,只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山区的因素,虽然几次跃跃欲试但这个锻炼一直未能如愿开启。今天早晨起来蓝天白云,天气很好,工作之余,鼓起勇气,沿着连接各村各户的山区水泥路,开始了中断的快走锻炼,快速行进在两边山坡满是茶园的大山中,潺潺的溪流声,清脆的鸟鸣声伴随耳畔,风吹树叶沙沙作响,一丛丛的茶树叶上的晨露闪亮闪亮的,心情甚悦,身体逐渐发热,呼吸加快了,融入这青山绿水清新空气中,心肺好像被清洗了一样,整个人感觉浑身舒畅。山路弯弯,起起伏伏,一会上坡一会下坡,山区里很寂静,路上不见一人,偶有嘟嘟作响的机动车从旁驶过。随着距离驻地越来越远,直到彻底看不见了,这时孤身一人的自个不免有些心慌,一开始赏景的好心情也淡了,散布山中的农户一家离一家很远,远得互相看不见,脑子里想着这大山里该不会有野兽出没吧?徒步过程中遇到拦路的大狼狗怎么办?思绪不安中更加快步伐行进,巧得很,正想着搞个冷兵器棍子拎着的我,眼前一亮,突然瞥见前方山路边陡峭的山壁上立放着一根木掍,拿到手中一试,或许是天意,粗细长短正合适,还挺结实的,我就像得到了金箍棒的孙悟空,心里一下踏实了许多,心情也轻松了,迈开大步朝前走去。没走多远,拐过一个弯儿,终于看到了前方有一个和我同向走的路人。他走走停停,好像也看见了我,他悠闲的走着,一看就是当地人,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赶上了他,他冲我点头微笑,山里的老乡都是这样子的,只要是路上遇见,认识不认识的都会很友好的朝你微笑,嘴里说着一些有时听不懂的话语,但你一定知道那是打招呼的问候语。“你好,老乡!”,我笑着问候他。可能人都是害怕孤独吧,我俩很自然的结伴前行,边走边聊,老乡提着个手提袋,显得文质彬彬,攀谈中知道,看着只有50多岁的人,其实已经快70了,老师傅姓李,管理村上畜牧业的,干了五十多年的动物防疫工作了。说他们村上以前畜牧业繁荣的时候有上万头的猪,现在全村剩下几百头了,说话时的表情满是无奈。老师傅的身体真硬朗,说他习惯了步行,每天村子转一遍询查,要走上四五十公里的山路。我们二人聊得很开心,他也知道我们现在所修的这个国道,对他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憧憬着将来路修通之后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不知不觉就到了他的家了,这是一个搬迁安置小区,建有多栋楼,他手指着旁边的楼说他们家就在这栋楼的4层,邀请我去他们家坐坐,我开始当是老乡的一句客气话,就谢绝了,但师傅还是热情的邀请了我好几次,他的真诚是能感觉到的,不是那种客气的客套的做作,但想着我们是初识,更主要的是想着我今天的锻炼计划不能半途而废,而且接下来一会儿还要去焕古镇有事,因而一次次谢绝了李师傅的好意。本来我俩已握手告别了,但李师傅没回家站在楼下路边看着我离开,走出一段后我回头向他招手再见,但见他又朝我快步走了过来,原来他是担心我去焕古镇走错了路,坚持送我过了容易走错几个路口后才停下脚步,目送我远去,当我穿过一段茂密的森林下山,将朝着渡河去焕古镇的渡口过去时,山坡上运远传来了李师傅洪亮的告别声:“再见”,只是根本无法看见他的身影。我转过身朝着山坡上挥挥手回了一声:“再见,老乡”,朝着摆渡过汉江去焕古镇的码头而去。

(二)

走过山脚下几百米平路,一条长长的斜坡通向汉江岸边的摆渡码头,码头上停泊着一条很大的客船,上船不几分钟,船夫就起锚开往对岸的焕古镇了,船行了不长会儿,当人们还沉浸在如瑶池般美妙的江景中时,船就已停泊到对岸了。

镇子是建在汉江北岸山坡上的一座山城,上岸之后,沿着取材于当地山岩的黑色片石铺砌的街路,向上漫步,街道不宽,两边的建筑很有陕南水乡的特色,全由青砖、碧瓦、飞檐 、大片白墙、红柱和黑椽子巧妙搭建而成,与徽派的建筑形成了很明显的差别。这里的卫生间是我见过最赏心悦目的了,很巧妙的设计,干净卫生自不必说了。小镇不大,沿着上山的街道走不多远,就到了与之交叉沿山腰方向的街道了,受疫情的影响,大白天的商店几乎全打烊了,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小镇,我成了为数不多的稀客之一。沿着这条街道往繁华的一边走去,不觉到了一家宾馆门前,这家名叫“秦巴山驿站”的旅店古朴典雅,门前建有展示老镇历史传说的水景雕塑,亭台楼阁,从雕塑的画面能看出来,历史一定是和茶叶有关的。旅店的茶歇室很大,客人坐在里头,一边品茶休息,一边可以欣赏风景如画,碧波粼粼的汉江。这段街道的尽头是一颗树冠很大的古树,工人们正在施工加固它的围挡,再往前走一桥飞架,把小镇的这一块和另外一部分连接在了一起。

我的个人爱好本就不多,茶是其中的一位了。办公事之余我主要就是来此探究焕古茶了,七、八年前有一次在安康市里头偶然喝到了一种很合我口味的紫阳茶,口感醇香浓烈,弄明白这种茶是焕古镇的茶叶,自那时候起,我就萌生了一定去换古镇转转,品品焕古茶的想法,也不是说到焕古镇有多难吧,反正是阴差阳错,直到今天才来到了这个古镇。疫情影响,大小茶店基本上都关门了,四下打量远远看到一个大招牌上写着“焕古春茶厂”,处在这座山城的最高处,我左拐右拐,上坡下坡,问了好几个当地人,终于来到了这家茶叶加工厂的大门口,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工厂的大门紧锁,处于停业状态。心想可能好事多磨吧,抖擞精神继续在古镇探寻。一会儿就转到一条茶馆很多的街上,但是大部分还都是关门,终于找到了个店门敞开的店,我打招呼问他们是否有茶叶卖,有个店员指着斜对面的一个店说道:“那个店里有茶叶”,我扭头一看,那是一间纯木质的老旧的店铺,门口也没什么招牌,说了声道谢,我转身走进了这家店,店里面的家具和店铺建筑一样也是那种很老旧的文物似的桌櫈,木质的楼梯通向二楼,奇怪的是屋子里并没有人,正在我纳闷的档口,门外进来一位精神矍铄身板较瘦的老人,“喝茶呀?”真是一语中的呀,老人并没有问我要否买茶。虽然冬天人不易口渴,但我也是徒步快走5公里,然后办事、参观转悠了几个小时了,滴水未进,况且一踏进古镇就想找个茶馆先品尝一下正宗的焕古茶的。“谢谢,好嘛,那就麻烦您了!”“没得事,没得事!”老者用当地话跟我客气着。边说边拿出了茶叶给我放到玻璃杯中,然后烧水沏茶。水烧开了,沸水稍置,然后缓缓地注入茶杯中。只见杯中条索状发暗的干茶叶在杯中上浮下沉,一会儿就散开了,呈现嫩绿嫩绿的一个个的芽叶,我凑上前去闻一闻,清香的茶味扑鼻而来。端起来小呷一口,咂巴咂巴嘴,味道够醇香,够浓烈,比起七八年前在安康喝的一点也不差,正宗的焕古茶呀。老者姓袁,我称呼他袁老,袁师傅今年76岁了,老人家很健谈,我们聊茶聊人生聊社会聊古镇的前世今生和名人名家,老人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我们俩现在所处的这个茶房,是300多年前一个晋商建的,他现在坐着的一条雕得很精致的凳子,前段时间一个人出资6万他们都不卖;我们正前方稍高一点位置的一个院子,是我国著名的火箭的总设计师某某的老宅子;焕古茶之所以口感好,因之具备了好茶生长必备三个条件,即海拔600米左右,土壤pH值偏酸性,在山的阳坡,茶的口感好来源于的其内容物丰富;聊他们家的身世,自己和家人的奋斗史……,袁老慷慨激昂的聊,我津津有味的听着,我深感袁老一家人都是有志气的人,善良的人。我本身就是个茶客,加之也有点口渴,更主要的是这个茶真是味美,这期间我总共喝了四、五杯茶水,焕古镇的茶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耐泡,最后了倒点水喝,它还是有茶香味。我们聊的停不下来,时间过得很快,摆渡的船只下午5点就停摆了,看一下表时间不早,我起身付帐,准备告辞。袁老笑着摇摇头,表示喝茶不收钱。说他有退休金,钱够花,他干的这些事情都是义务的,因为他热爱这个古镇,茶叶是这边一个有名的茶厂提供的,如果我觉得好喝可以直接去茶厂购买。“善养浩然正气”,我觉得这话没错,抱拳道别袁师傅,穿过古镇的大街小巷,我来到乘船的码头,还是来时的那个船老板,没等一会,一声汽笛响,渡船载着我们驶向对岸。

(三)

运动锻炼习惯一旦恢复,就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原因有二:其一,我是一个有运动习惯的人,其二,从最近这几天的情况看,徒步的这一段山路路况不错,环境优美,各方面都比较安全。这天上午,工作之余又开始了我的五公里徒步快走。几天坚持下来,五公里锻炼的起点与终点,上下几个坡,要拐几个弯儿,过多少个茶园与桔林,沿途经过的标志性的农舍,我都心中有数了,随着对沿途环境的熟悉,每一次运动都真正成了提升体能,增强意志的舒畅旅程了。一路走过来,沿途村庄农舍门前的的老人,不管站着的或坐着的,闲着的或是忙着的,都像是熟人一样,远远的就打招呼或微笑,还有劝你进屋喝茶的,给你递烟的,这一段时间下来,感觉他们好像每天都在等着我来去一样,山村里的农户养的中华田园犬,也是经常碰见,胆小的一溜烟跑了,胆子稍微大一点就退到附近的山坡上,旺旺几声就交差了,就连它们看不见我都好像比较寂寞。旅途对我来说是轻松的,这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开始锻炼的第一天遇到的李师傅的所在安置小区,这里是锻炼的终点。李师傅和我是比较投缘的,那天临别时我们互相加了微信,但我们两个都是很少发朋友圈的,这一段时间来也没有任何联系,正当我头脑里想着要不要和李师傅打个招呼时,“老石,老石"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我头顶是上方的楼房的屋子里传出来。我一下子听出来是李师傅在楼上他家的阳台上喊我,“你好!李师傅”我回应,“上来坐,上来坐!”李师傅招呼着,这次我愉快接受了邀请,顺着他的招呼声登楼来到他家,李师傅热情地家门口迎接我,“不好意思,也没准备,空着手来您家了!”我唏嘘道,“没得事,没得事”他笑着说,拉着我进了他家里。现在的山里人的生活真是好了,这是一套精装修的三居室二厅的房子,大理石瓷砖的地面古朴典雅,天花板造型吊顶,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如果不是周围环境的山山水水,哪能相信这是山里人家。就在我端详的当儿,一杯香喷喷的热茶已经给我沏好了,玻璃杯中的茶叶就像春天到来时发芽的小草一样,在山泉水的浸润下缓缓的伸展开来变大变绿。端起茶杯,茶香扑鼻而来,呷一口感受到一点淡淡的甜味,嗓子顿时变得滋润了。品着茶,我和李师傅聊了起来,“这茶喝的惯不?”,他满心高兴地问我,焕古茶已经印入我的感官,李师傅这茶是真正的焕古茶。“真的好,真的好!”我带着当地的口音回他道。“这个茶是我手工亲自制的哟,我们当地人一般都喝这种的。”,李师傅自豪的说道,“怪不得口感这么纯正。”我回道。由聊茶开始我俩谈天论地,聊了很多,聊信仰为人,聊工作生活,聊家庭孩子。这才知道,初次我俩在山路上遇见的地方,那儿有他们家十几亩的茶园,茶园一年收入4到5万,他自个管理畜牧工作等收入也有个4到5万,一年下来收入小十万;说起孩子,才是重点,李师傅共养育5个孩子,全是儿子,并且都已看着他们个个娶妻生子了,孩子们很有出息,有在澳门定居的,有在北京生活的,说话间,他的眼神是坚毅的,态度是诚恳谦逊的,风格不像焕古镇的袁老那样滔滔不绝,洋洋洒洒,他的语调沉稳,但满是干货。谈到孩子们在外打拼不容易,他的收入够他们老两口花了,从来不向孩子谈困难要钱花。大山外面的世界,发达地区的情况我是了解的,各种信贷各种支出对在外打拼的人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李师傅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我肯定地点头认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可能想不到,眼前这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山里人,主动跟我聊起了信仰,聊起了做人的大道理。 他说人活在世上要有信仰,而他所谓的信仰就是人在世上要讲诚信,做人要谦逊,对亲朋乡邻要团结包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这些信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和大家相处融洽,干事情如鱼得水。我觉的信仰不是空洞无物,只是躺在书本上的,用来说说的,我赞同他的看法和做法。我夸赞鼓励他道:“习总书记上个月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说道‘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总书记从国家层面高度肯定了这其中一点。”这位衣着朴素整洁、谦逊有礼的山里老者,可谓形神兼备,面对这位师傅,想着生活在大城市里的那些油头粉面,蛮横粗鲁,言不由衷,胸无大志者,真可谓行尸走肉一样。人和人差的不仅是能力,品质,更重要的是境遇机会,虽然他不谈一生中的困苦,但老人家的沧桑写在脸上,深刻在他的皱纹中,他能把一个家过得兴旺,如若有机会干大事,他也一定干得不差。话若投机千言少,时间过得真快,工作缘故,我起身告辞,“不慌走,不慌走!”,他一边挽留,一边转身走进里间,拿出一大包自产的焕古茶,装进袋子递到我手中,我推辞不受,嘴里说:“我那好意思,喝您茶就可以了,除非付钱给您。”,他很不乐意我说这话,道:“我们是朋友,使不得,使不得,拿着拿着,来日方长”,他是真诚的,恭敬不如从命,我接受了他的好意。我告辞下楼,李师傅执意送我到楼下,我信步离开几步,回头向他招手示意,只见他也站在原地在向我挥手,铮亮的黑皮鞋在阳光下油闪闪的。

(四)

相较于大城市的喧嚣变幻、张扬、现化化,秦巴山是静默的、含蓄的、原生态的。不管晴天雨天,你走在山路上时,你能看见的就是你自己,你能听见的是你咚咚的行进脚步声,和偶尔一两声听得特真切的清脆的鸟鸣。这里夜晚没有城市里的霓虹灯,人们出行乘船的码头,也只是用砂石堆成的突入江中的一小片地方,甚至码头边的树木都充当了拴缆绳锚定客船的木桩。许多村民的房子只用石块,木头,泥土筑成,房子的瓦片是一大片一大片当地出产的薄薄的黑石板。大山中生活的老乡是简单的、淳朴的、保守的,因而他们的神经不是紧绷的,他们的心态是平和的,展现出来的生活是安逸的,只要家里有人,甚至家里没人只要在附近,那么他们家的门就是敞开的。就拿给我们做饭的这个师傅来说,一天到晚很辛苦,我们早晨7点钟吃饭,5:00她就开始忙了,我们项目部的人们,经常有夸她勤快的,她不吭声只是笑。她熬的粥功夫到了口感好,她蒸的馒头是手工的,她炒的菜咸淡合适,也不太辣,这么多人的饭做成这个样子,也真是没得说了,我们夸赞时,她会很不好意思地小声道:“不行的,不咋的”。

这里的老乡保存着中国传统农村的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冬天来临之后,山里的人们都会准备过冬的木材,山里面多的就是这种木柴,人们把劈好的木材整整齐齐的堆在家门口的边上。老乡们忙完庄稼地里的、菜园子里的、茶园里的活儿,每当下午吃过午饭之后不久,他们就会男女老少十数人不等,围坐一起,中间放个大火盆,点着从山里捡来的树枝木块烤火,有说有笑,有抽烟的,有喝茶的,柴火映红了他们的脸庞,他们在大声的愉快的说着话,聊着天,这场景打破了山中的寂静,一直持续很长时间,大概能到晚上九、十点。下工回来,你从他们旁边经过,有时就有人朝你喊:“烤火,烤火”,感觉有点像命令式的,但这感觉不会让你尴尬和生气,你分明觉得那是山里人的淳朴和热情。

山与我而言并不陌生,我出生地的村子北面不远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虽然老家那里的山没有我这次来到的秦巴山的植被茂密,没有秦巴山这里的山水相依,但就山的伟岸、缄默和可靠而言,它们是一样的。古今中外的人们,从平民百姓到伟人大家,歌颂它,赞美它,大山就像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儿女对父母的依恋,历经千年万载,亘古不变。

2012.11.29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