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军
(一)
小时候的北方
金黄的麦田。嫩丫指头
涂鸦的蜡笔画
浓彩重抹的口味
夏风。懒洋洋吹起
翻滚的麦浪
灌浆的云朵,抽穗
喂饱的鸟啼,暖胃
(二)
远远望去。热火朝天的节气
处暑。在民谚中
挥动刀镰
额头上汗珠滚落,滴滴香浓
春华秋实冬藏
农家收割的硬道理
禾下土,疯长麦穗和果实
零公里的开阔带
快乐出发地
(三)
颗粒归仓
烹饪,盘中餐的日子
成群结队的鸟儿。眼巴巴
飞上飞下
稻草人。活灵活现
发飙的竹竿儿,累得
口干舌躁
(四)
五谷丰登的场面
在记忆中,晾晒农家乐
打麦场上。一个劲
滚动的石碾子
黑天白夜,打转
进化成农忙的活化石
满天星,照亮
饱满的麦穗子
(五)
割麦季。太阳早起
忙碌的梦,挥汗如雨
清晨,伴布谷鸟的叫声
醒来。用磨刀石
擦亮雪刃
麦黄快割、麦黄快割
如泣如诉
呼唤。长大成人的童年
(六)
老电影。黑白片轮回
厚土的胶片
在记忆深处,绝版
后来人的孩子,跑进
唐诗宋词,悯农
弯下腰,捡起
粒粒,皆辛苦
(七)那时候。最怕
帮大人张麻袋口
土腥味,呛鼻
一麻袋一麻袋往里灌
惦念,饭桌的白面馒头
憋足一口气。任凭
馋虫和蚊子,叮咬
(八)
那时候。都喊
劳动最光荣
麦秸,堆成山状
挨鸡毛掸子,追赶
钻进去,躲猫猫
探头探脑。偷窥星光
大人揪耳朵,身材窜高
(九)
扬麦,是技术活
大人专属区间
小屁孩儿。只能乖乖瞧
当时,生产队的拖拉机
发动电扇,威风八面
普通农家。只能等到
起风的时候
人工扬麦
(十)
现在老家。已看不见
芦苇苫顶的土坯房
泥草房改造。纷纷翻建
青堂瓦舍的宅基地
画家,从油腻的城里
跑来。在画板上
临摹,泥泞和乡愁
村头的小河。流量暴涨
清澈的月光,野渡无人
吹,凉亮的柳笛
青梅竹马的男崽女娃
针尖对麦芒
(十一)
趁天还没黑。家家户户
争分夺秒
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
夏天,雨水说来就来
最怕,打湿收获的梦
年龄越大的人
扬场水平,超高
尘土和禾屑,随风而去
金黄的麦粒。干干净净
一起挤香油
童心的淘气,骑在装满果实的
麻袋上玩耍。娃哈哈
在乡下
另一种放养的麦种
(十二)
那时候,晒麦子
永远大场面
趁夜色。跟小伙伴摸爬滚打
光脚丫,蹚过滚烫的麦粒
麦香泥香和汗香
在麦场院上,弥漫
十里蛙声,伴唱
(十三)
酷夏。大白杨下
蒲扇纳凉
打麦人。屁股不落地
一角石凳,被婆婆妈妈
长线占领
择菜,抑或纳鞋底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十四)
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
一麻袋一麻袋的好收成
口粮塞牙缝
一半多,赶马车交公粮
青松岭上唱山歌。鞭梢
啪啪响
(十五)
站在历史的高点。俯瞰
退潮的打麦场
一种隔代的饥饿感,扑面而来
尖锐的麦芒,灼伤
灵与肉
丰收节。敲锣打鼓下乡
大红大绿的秧歌,舞热
儿时的打麦场
20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