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分子电缆
其实在岑越他们这拨地球人还未来到基地之前,这里的奇星人就已经将“分子电缆”这个项目研究了二十多年,只是其中有些技术尚不够成熟,(尤其是电缆铺设迅速过慢的问题)因此迟迟没有在地球上动手。
“分子电缆”到底是什么?从原理上来说就是以分子结构形式构成的支链链接电缆,它是以宇宙中存在的基本粒子为基础而形成的质量组合;这些经过改造后的分子具有对需要质量(离子)的主动亲和性,从而形成一种类似活体分子结构的离子自动链接形式,以形成各种讯息的传播和离子输送的通道。由于“分子电缆”是一种原子级的致密链接体,因此它的抗拉强度是普通钢缆的1000倍,可能效的转换又是光纤的3500倍以上,而电缆体积的直径却只有0.06um,小到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地步;加上它是以非直接连接的方式所进行的电讯传输,因而也不会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带来任何安全隐患。
为了进行“分子电缆”的研究,奇奇星球可是花了近1000年的时间。当然,他们研究分子电缆还有另外更深层次的含意,那就是更进一步的建立宇宙之间的“离子通道”,这样任何物体(包括生命体)都可以以离子的形式进行输送,运行速度可接近光速,在减少太空穿梭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使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成为可能。
实际上早在几十万年以前,那时地球人还处在猿人时代,奇星人制造的飞船每小时最高时速就达到35万千米;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最后时速竟高达78万千米,这几乎已经接近实体飞行器的极限速度。但是与广袤的宇宙相比,这点穿越速度实在还是微不足道。因为在宇宙之中要找到一个具有生命和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即使是最短的直线距离也在百亿千米以上。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宇宙体系中,如果没有恒星的存在就不会有生命的出现,因为阳光是一切产生和提供生命能量的来源与基础,离开了恒星长期、稳定的能量支持,一切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就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小单位的星球体系来看,也是以恒星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星系,即使以78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要穿越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也需要二三年时间;就是奇奇星球与地球相聚的银河系,直线穿越就需要5万光年。本来宇宙之中的生命现象就十分的罕见,若要对宇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就凭这点飞行速度又要待到何年何月?对于一个广袤的宇宙而言,动辄就得用光年来计算,若还是按照传统的实体飞船穿越宇宙,估计要想成功地达到目标机率十分有限。有鉴于此,虽然奇星人并没有放弃对外太空的继续探索,可在探测手段上明显的变得多样化。
在几十万年以前,奇星人的通讯也与当今地球人的手段一样,主要采用的是无线电波传送,因为这种电波具有广泛的弥漫性且死角很小,需要的传输能量又少,讯号的输送效率较高,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并且还具有超远距离的传播能力,是当时被发现的通讯工具中运行速度最快且效率又最高的技术手段之一。自从五十万年前期望号飞船的那次失踪开始,奇星人在与失踪飞船人员几次通讯联络失败之后,这让他们深深的感到这个世界上技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也因此也促使他们加大了对其它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分子电缆”技术的出现就是其中开发的新技术之一。那么,为什么当时与失踪飞船人员的一个直接的通话,时间显示上相差竟高达3000年呢?这个问题在当时的奇奇星球上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因此更加引起了他们对外太空探索的重视。
经过后来很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总算找到了解释这个问题的合适理由。前面已经说过,引力导致的时空压缩与时间的停滞,是引起两个星球之间出现时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星系之间的不同的质量环流,也是阻碍电子讯号不能及时传递的主要因素。通过奇星人多年对宇宙的研究认为:在宇宙还未形成实体以前它是一个充满混沌质量的环形云系,随着这个云系旋转时的不断收缩,宇宙内部的压力也在逐渐上升,最终导致了宇宙的大爆炸。爆炸后的宇宙是从内向外不断膨胀,形成了一个中心略呈圆突、边缘扁平,外形上接近于平行的宇宙。在宇宙的大爆炸中,越是接近宇宙的中心区域,由于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影响,使得这一片区域恒星(行星)较多,温度也相对比其它宇宙空间略高。从这个角度来看,稍离宇宙中心的中部区域更适合生命的产生与存在。因此一直以来,奇星人寻找外星生命和对外太空的探索上,都坚持以宇宙的中部区域为主。当然,这只是他们在理论上的推导,到目前为止其收效也不甚大,具体的情况到底如何这还得用时间去验证。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奇奇星球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无法进行呢?在这个问题上,奇星人是这样的解释: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环形星系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整体。尽管宇宙之中的质量元素大体相同,由于这些微粒子质量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各星系中所含质量元素上的差别,在宇宙大爆炸中必然会导致宇宙中这些个体(星球和星系)之间出现差异;电讯的传播情况与星系中的宇宙质量,和该传递讯号质量的粒子密度有关。加上各个星球和星系之间的引力与磁场的差距,将会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形成边界的排斥现象,这对外来进入该云系的物质会造成一定的阻隔,如果不是具有功率较强的电子讯号,是很难突破这道环形的斥力屏障。正因为如此,奇星人通过对卫星的发射,在离奇奇星球尽量远的太空建立了多个电子讯号中转站,用加大电讯强度的办法来突破星系之间的屏障问题。由于奇奇星球离地球直线距离高达5万光年,要在其中建立一条直通的电讯通道根本没有可能。尽管后来他们还是终于打通了与地球联系的电讯通道,由于二地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根本无法实现全界联接。这样一来,他们与地球的联系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根本无法做到正常运转,这也让奇星人感到十分的无奈。
为了解决与地球上的奇星人的通讯问题,奇奇星球的航天科研部也曾试用过光子通讯,这是一种可以直接借助各星系中恒星的光波能量来传输讯号的一种方式,从原理上来说光子通讯只要是有光线到达的宇宙空间,一般不会存在星系之间的屏障问题。但是,光子通讯也同样具有它的弱点,那就是它的趋光性,和缺少电波传递的广泛的弥漫性,因而使得这种讯号的传播针对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讯号死角,这使得光子通讯对技术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加上二个星球距离遥远,未知情况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在穿过不明空域时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要知道在辽阔的宇宙之中,不是所有空域的情况都是完全一致的,除开受到各星系之间引力、磁场主要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因宇宙爆炸时所导致部分空域的时光黑洞,宇宙质量稀少空域的盲区现象等等,这些都成了光子不能穿越的屏障。通过多次光子通讯实验失败以后,奇星人决定暂时放弃这种通讯方式。
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们终于又开发出了新一代科技产品“分子电缆”,它又重新点燃了奇星人对宇宙深入探索的期望。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分子电缆”在奇奇星球上已经算不得是最新技术,它已经在那个星球上使用了1000多年,若是从使用的程度上来说它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成熟技术。也许是他们早已考虑要将这种技术用于太空探索,因此一开始就在电缆如何进行太空铺设的方面做了专门的研究。尽管这样,他们仍然面临着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试想,要在二个星球相距5万光年的宇宙中铺设一根完整的“分子电缆”,即使能够做到可又要待到猴年马月?这样做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花算的事情。
其实,奇星人所以决定在奇奇星球与地球之间铺设“分子电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开拓对外太空的探索;即使这个工程不能获得成功,也可以因此而增加对宇宙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在认识小分子的质量结构与构造上能有一个深入的提升。从奇奇星球上对“分子电缆”的制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说它是电缆还不如说是一种原子之间的自构链接,因为只要制造出了构成这种电缆的核心原子,它就会与宇宙空间中的其它基本粒子自动的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具有键能的小分子链接体。由于这些链接的原子中有一种类似金属的优良导体,因而具有良好的讯号传导性。并且这种电缆容量大,能耗小;同时还可以进行特种粒子传输,这对“分子电缆”的自动生成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另外,若是粒子通道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就为以后在分子电缆中建立“离子通道”打下了基础,如果将来再要进行太空穿行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尽管“分子电缆”具有自动生成延伸的功能,可是对于茫茫遥远的宇宙而言,就如一只小小蚂蚁想要渡过无边的大海一样困难。
对于在奇奇星球与地球之间建立“分子电缆”的这件事情,其实岑越早就听说过,由于它主要负责自然动力学与生物微分子方面的研究,虽然这与“分子电缆”的专业上并不完全对口,但因为基地里的人员有限,不能像奇奇星球上一样可以开展全部项目的研究;加上岑越一开始就在微分子研究方面显示出了突出的才能,加上又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就只好让他“一专多能”了。为了这事,蓝湛人一接到奇奇星球总部的通知之后,就专门为这事将岑越找去商谈,希望他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所准备。作为第一次接触到这样先进技术的地球人,岑越在既感到兴奋的同时,又觉得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他长时间的闭门不出,每天不是冲着“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的观察分析,就是纠结于对分子构造的思考,那种长期带着几分痴呆的眼神就是让机器人猫猫看了也有些不忍;有时候它也偶尔冷不防地作弄他一下,以此来缓解一下当时沉闷的气氛。
实际上“分子电缆”就是微分子之中的一种粒子自构,如何找到基本粒子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才是制造优质分子电缆的根本;换句话说,只有对宇宙中基本粒子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分子电缆的制造技术才能变得更加的完善。就因为这个缘故,蓝湛人才让人给岑越送来了这台“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
为了进一步地了解“分子电缆”之中的微分子构成形式,岑越决定进行一次原子裂、聚变的模拟实验。通过对解析机的一定升压后,他从“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的爆炸中忽然看到,原子裂爆的过程中在高温和强大的压力冲击下,模拟机内发生了严重的空间挤压,形成了一个似雾状的圆形空洞,被吸入进入洞内的物质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些本来还在发生变化的粒子,像是倾刻间被什么东西凝住了似的,一动也不动地悬在空间。这景象把岑越一下看得呆了……
前面已经说过,奇星人来到地球都是由于宇宙间引力场的改变而导致时空被压缩,使得星系之间的距离极度的缩短,在形成的时光隧道中瞬间穿越的结果。自从五十万年前期望号飞船失踪以后,奇奇星球就加强了对时空压缩方面的探索,并由此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几十万年以来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期望号飞船的失踪,这对于奇星人在外太空的探索方面从精神上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也因此证实了他们长期以来对宇宙之中可能存在时空压缩的猜想。经过后来的进一步研究的深入,他们又准确的预测出了下一次银河系可能出现时空压缩的时间,并成功的借助了空间压缩时出现的时光隧道,瞬间穿越了5万光年的距离来到了遥远的地球;不要说现在的人们不敢相信,就是当时的奇星人一时想起还以为自己活在梦里。当他们确定这是真实情况之后,奇奇星球上立刻掀起了一股对神秘宇宙的探究热潮,这也成了当时人们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
空间压缩到底是一种宇宙的偶然现象?还是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这个问题在奇奇星球上一度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不过由于这个问题太过深刻奥妙,加上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完整的令人满意的答案。经过奇星人长期的研究认为:宇宙间所以出现时空压缩现象,主要是因为宇宙空间是由松散的质量微粒构成的,在这个空域中无论是空间与距离,还是时间和维度都只是构成宇宙空间的一个因素,当宇宙空间区域中因某种原因发生坍塌或被极度压缩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区域内的时空压缩现象。在广袤的宇宙中,其实空间和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它们由于某种压力被推挤到一块的时候,就会出现时光空洞。在解释时空压缩的这件事情上,奇星人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假如区域的时空压缩就像是你手里握着的一个气球,气球之外为广大的宇宙,气球内部是(星系)被压缩的区域,里面是星系空间与时间,那些看不见的气体分子就是星系中的星球,若是这个气球(星系)由于受到宇宙外层空间中某种力量的压迫,这个球体的内部(星系)必然会跟着发生变化;那些原本散落在气球内各个区域的分子(星球)之间的距离也会缩小;由于时空范围的改变,也必然会导致这个区域内时间的变化,因而引起各个星球之间出现时光错乱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在出现时空压缩时会引起各星际之间的时间差异,和时光倒流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刚才岑越在“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内看到的现象,其实就是宇宙之中各星际之间的时空压缩的微型版。
那么,空间压缩时为何常常会伴随着时光隧道的出现?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奇星人除了不断开展对太空的探索来寻找答案以外,还在奇奇星球上建立了超大的宇宙模拟环境实验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光一台原子旋转加速器全长就高达8万千米。在这个实验室里,奇星人既能够对全境宇宙环境状况的模拟测试,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模拟宇宙区域进行单项空间指标的试验。小到对一个宇宙质量单元——基本粒子的检测,大到对一个整体宇宙的模拟;在这个实验室里甚至就连制造小范围的压缩空间,重现时光隧道,宇宙黑洞都能做到。尽管这种实验从外表看去十分完美,可仍然与真实的宇宙环境相差较远。就拿“时间”这件事情来说,这是人造实验环境永远也无法模拟出来的东西。若是无法在“时间”的问题上给出合理的解释,要回答如何才会产生“时光隧道”这个问题恐怕会十分困难。什么是“时间”?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无法说清楚的问题。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是指在某宇宙空间环境内一定事物的周期性变化为标准而形成的尺度,它是一种以星系中自然规律变化为标准对象的时段计算方式,而并不是指宇宙规律变化的本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时间”是一种人文的概念,并非是宇宙事物不变的标准。譬喻人类对时间的概念,是建立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基础上的一种比对;地球自转一圈(日出日落)为1天(24小时),围绕太阳转一周为1年(365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秒、分、时、天、月、年),从而成为了人们习惯上的“时间”概念。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时间”是隐含在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变化规律;由于形成每个星系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空域内自然环境的差别,因此这将造成各个宇宙(星系)区域间的时间差异。从整个宇宙来看,整体“时间”的表现是稳定的,其所以会出现区域(星球、星系)之间的时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个星系之间具体自然环境情况的差别引起的。如果进行时空穿越,即使没有受到时光隧道的影响,也同样可能出现时间凝滞或时光倒流的现象。在宇宙之中,时间不是以物质质量的形式存在,而是作为衡量自然事物规律变化的一个尺度来表现,因此,一旦这个空域内自然规律发生改变,时间也将跟着产生变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某个宇宙区域发生空间压缩,势必会引起这个空间内容的减小,这样一来所有处于这个范围内的星球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缩短;加上被压缩空间的挤压,将使得这个区域中时间也会随之变形收缩。这时在空间压缩时强大引力偏移的驱动下,星际之间出现瞬间的“时空穿越”将成为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现所谓“时光隧道”的现象。
在奇星人看来,宇宙中最为奇妙的事情既不是时空压缩的出现,也不是时光隧道现象,而是时间在不同宇宙区域中所具有的伸缩性;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时光隧道”只是一种在不同空间中的时间联接现象,由于这个空域的压缩导致了不同宇宙空间中的时间差别,从而给人造成一种快速的“时光隧道”的印象。其实,真正的“时间”并不是人们习惯上所指的时光概念,而是隐含在宇宙的一切事物的运动之中、并与不同星系区域的物质运动保持同步运动的一种时光计量标准,它是衡量自然规律变化的一种另类反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时间是不能被压缩的,也不会由于某种反自然现象的出现而改变它规律的运行模式。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时间只是宇宙空间中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标准,它会随着不同空域中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如地球上的人类、包括太阳系中的所有行、卫星上的客观事物,都是以太阳的运动规律作为时间的计量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就好比不同星系中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会导致“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是一样的道理。那些出现所谓的“时光隧道”现象,其实只是因两地的空域不同和由于时间上的差异而给人造成的一种错觉而已,从根本上说二地的“时间”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虽然时间在宇宙的运行中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角色,可它却在无声无息中影响和决定着宇宙的运动规律。可以说人类只要把握住了时间,就彻底的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只可惜这么多年以来,尽管奇星人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可对于揭示“时间”的秘密这个问题上却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对于太空穿越而言,距离虽然是一个屏障,但更重要的是对时间的把握,如果能做到自如的对时间的掌握,即使是再遥远的距离也同样不是问题。他们认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时间穿越的洞口,以此来完成时空的穿越。否则,这个在二个星球之间铺设“分子电缆”的计划将很难进行下去。
岑越这时心里突然迸出一个想法:对,找蓝湛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