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全家老小,坐在厅堂中的八仙桌上,手拿筷子,一边嚼着叭进嘴里的米饭,一边夹着碗里的菜,牙齿在嘴角开合之间磨合着,不一会儿,一碗满满的米饭下肚,甭提有多舒畅,这就是我儿时对筷子最深的记忆。
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总离不开筷子。我儿时常跟着父亲上到村前的山林里砍树培植蘑菇,大清早从家里吃过早饭,然后带上一盒满满的米饭上山,待到中午,会在种蘑菇的地方就地取些干柴,生堆碳火把饭加热。趁蒸饭的这会儿功夫,父亲总会就地折根笔直的小树枝,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镰刀把树枝刨干净,一双筷子就算做好了。手拿着散发清香味的筷子,吃起饭来无比香甜。直到现在,仍念念不忘那双散发清香味的天然木筷。
筷子多数是上方下圆,上面方形表示做人应有自己的底线,下面圆形讲究做人做事的圆滑。记得我刚学习用筷子吃饭的场景,手拿筷子对着花生米夹下去,但没有夹稳,花生米硬是崩开了。几次下来,急得我只好把筷子扔在一边,准备用手直接抓着吃。正好被母亲看到,于是她捡起了自己刚刚放下的筷子走到我身边,拿起筷子示范给我看,只见母亲手拿筷子上半部分,然后打开手掌,一边操作,一边说:“筷子放在手掌后,先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一根,再用虎口和无名指压住另外一根。此时,捏住的那根能活动自如,也不用担心筷子拿不稳”。看完母亲的示范,先学着母亲教我的方法操作一遍,才发现筷子到了自己的手中还是不能活动自如。母亲只好用她的右手放在自己的小手上,按刚才示范的动作指导着自己重做一遍。正因为有了母亲的示范,不一会儿,我就掌握了拿筷子的正确动作。虽然一顿饭吃下来,需要好长一段时间,但还是能顺利把花生米夹进嘴里吃。通过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让自己尝到人生中的第一道美味。
在老家农村,有这样的说法:会走路的孩子就一定得学会用筷子。的确如此,很多的小孩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筷子学着往自己嘴里扒饭。正因有了筷子,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精彩,故筷子一直以来被我们先祖视为吉祥之物。在老家,婚庆礼仪中总离不开筷子,寓意夫妻和睦相处,相互扶助、天长地久。筷子,虽然是笔直的,但握在人的手里却灵巧多样,夹、挑、卷、插等一系列动作下来,所有大块头都成为我们的盘中餐。
记得父亲常对我说,使用筷子吃饭是有讲究的,坐在桌上吃饭,要等坐在上位的长者先动筷夹菜,自己才能跟着动筷。此外,还有多种使用筷子的禁忌,如不能将筷子不整齐地放在桌子上和拿在手中;不能把筷子含在嘴里玩耍;不能用筷子敲击盘碗;不能将筷子颠倒使用;不能用单支筷子插盘子里的菜;不能用筷子插入米饭中,等等。只要有上述这几种做法,都会被他人认为缺少家教。正因为使用筷子有这么多禁忌,足以让人对筷子产生敬畏。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最朴素的沉淀,节日在家庭里是一种家风,故节日是传承家风最好时机。一家老小,几代同堂,孙辈们摆好筷子,为上座的长者倒满酒,等着他们夹起第一口菜,然后大家才热热闹闹地动起筷来。那双承载着父母亲心酸的筷子,溢满了全家人的幸福。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朋友多了起来,除了被人邀请去家里做客外,还会邀请他们来自家做客。用农村人的话说:“中国人自古不缺米饭,只是多添一双筷子。”记得2014年春节晚会,其中就有一组公益广告《筷子篇》,用一双双筷子作为主要元素,贯穿了几组不同家庭发生的故事,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短片通过筷子把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一双筷子,一份情谊,一份感动,有滋有味,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温情。
筷子,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