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5/21
分享

开村会

农村开会,一般是有需要让群众转变思想,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召开的。当然,也有表彰个人先进,宣传贯彻《婚姻法》,部署全年工作、安排春季生产,安排夏、秋季征购,植树造林和治山治水,森林防火、稻田管理与征兵拥军优属,以及卫生防疫和文化教育等,同样要召开村民会。总之,涉及组织宣传、纪检武装、文化教育、粮食生产、卫生交通、畜牧食品等事务,总要召开村会。为此,农村开会有句口头禅:“通知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过后作报告”。

在农村,村干部开会从来不打发言稿,听报告的村民全靠记性。但记住会议内容的人很多,忘记会议内容的人很少。每次开村会,村支书总要先哼哼嗓子,强调一下会议纪律。会议纪律规定“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优先,但要得到我的同意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讨论问题不能跑题,我有责任打断跑题发言”等条文。虽然规定很明确,但每次开会都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有个客观的问题,各个自然村分布在田间山头,有的村子多则十几户,少则几户,像丁桥村、田边村、油窄下、江家坊、郑家坊离村委会比较远,尤其是里彭村,离村委会更远,在与宜黄县交界的山旮旯里,像我们村(江西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是村支部所在地,所以比较集中。村里全部人口加起来不足九百。所以每次开会除了通过捎带口信外,偶尔会用敲锣打鼓的方式来通知村民。

记得90年代初的一天下午,我在家做作业,突然从村头传来敲锣声,好奇的自己从家里走出来看,发现原来是村组长桂仔一边敲打着锣,一边叫喊道:“今晚八点,村中谈下(休闲聚会的地方)开村民大会”。在他的身后跟随有一大帮看热闹的小孩。

吃过晚饭,全村人陆续来到村中广场谈下开村会。开会了,先由村支书在主席台上用他地道的浓厚的家乡话说:“今天,召集大家开会的主题是《如何提高粮食生产》。在这里,我要先念一下乡里的文件……”他说话拖得特别长,结束语总会带着“这个、那个、哎”之类的土语。简单三句话的文件花了十几分钟,才算念完。接着开始说他的改革思路:“我这次去到某县某村学习考察回来,就感觉到一个急啊!同一样的田,人家的稻田亩产千斤粮,而我们的稻田亩产只有五六百斤粮。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种子不好,不是杂交种子,而人家用的都是杂交种子呀。所以今晚召集大家开会,开什么会呀!开一个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会。”这时,村支书伸出手臂在空中用力一挥,接着说,“所以我决定带头买杂交种子。”说完后,又看了看台下的村民,接着又哼呀、哎呀地说,“大伙儿要放弃旧观念、旧思想,不要再用自家留的谷种了。”说完用眼睛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治保主任,然后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不再吭声。只见坐在一旁的治保主任嚯地一下,站了起来,然后双手叉腰,用他那粗暴的口气说:“我也决定,今年不再用自留的谷种,先买10斤杂交种。”而坐在另一旁的会计,顺势地拿起手中的笔在他那个账本上记了下来。

既然村干部带头购买种子,坐在台下的村民总是要表示的。村民先是交头接耳,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我们祖祖辈都是用这种谷种,有啥不好,非要拿钱买那么贵的杂交谷种”。还有些人说:“我今年不换了,等着干部种了今年,看看收成再说。”接着一阵吵吵嚷嚷,给人感觉乱蓬蓬的。有些村民直接就拉起家长,还有些妇女干脆坐在那里做起针线活,这种场面持续了近半个钟,坐在台上的村支书实在忍不下去,嚯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不要再说话,好好开会。”这时,只见坐在板凳上的村民强仔站了起来,说道:“开会嘛?就是让人发言,不让我们说话,怎么叫开会呢?”此话一出,逗得全场笑声一片。加上村民都是人挨人地坐在板凳上,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农村开会,虽然是村支书说了算,但还是有几个人能说话管用的,那就是村里年龄最大的长者,不管做什么决定,还得听听长者的话。终于等到长者德强爷开口说:“既然村干部带人去现场看了,就说明人家的确做好了。我带头买5斤杂交种。”此言一出,其他村民也没什么好说,就你5斤、他10斤的,陆续有人报名购买杂交种子。在村民们的眼里,尊重长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几个小时下来,村会总算开完了,杂交种子的订购数量也达到了村支书想要的结果。让村民不理解的是,每次开村会总是没有总结,因为在农村的习惯中,干部开会,到最后总要总结发言的,否则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难道不是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