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7/02
分享

走村串户的唱话人

唱话人,源于民间,表演者多数为一些盲人,他们一般会有人搀扶、引路进村。至于他们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只有一个竹筒,只要用手指拍打蒙有蛇皮的那头,就会发出砰砰作响的砰砰鼓。据说这种表演源于河北农村鼓书,俗称木板大鼓戏。后传入北京、天津等地演唱,在经过大家的精心改编之后,发展了各式各样的版本。

20世纪80年代的江西农村,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好在每年收割稻谷之后,会有些唱话文的人进村。每当有唱话人来到村里,村里总会有老人热情地接待他,为他倒茶递水。唱话人谢过之后,也会要求好客的村民带着他去游说村干部,让村里出钱请他唱。

如果村里不出钱,他只好让村民凑份子钱请他。实在没人请,就会选在村中广场中心,凭着过人的记忆将师傅传授的节目牢记在心,自击砰砰鼓、掌握着节奏开始大唱。唱完之后,由村民观众自觉给钱。村里的小孩席地而坐,为的是凑热闹。

印象深刻的是唱话人表演,他手拍砰砰鼓,抑扬顿挫地唱开了,时说时唱,时叙时述,时哭时喊,唱腔浑厚粗犷,凭着他那副字正腔圆、口齿清晰、云遮月出、委婉动听的嗓子,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把环境描述得有声有色,把气氛推向高潮。说到悲伤处,直把在座的听众听得直点头,待听到动情时,有些村民还会泪流满面。音乐结构完整。至于具体的内容,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有反映民众疾苦的,有叙述历史故事的,有描绘农村生活等情节的,且富有平民特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当时,比较流行的名段有《三国》《杨家将》等。

80年代中期,随着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农村,村民便怀着好奇心迷上了电视节目,取而代之的当然是电视和电影。尤其是年轻人,这种唱话文根本吸引不了他们。正因为有电视和电影的普及,使得唱话文表演者越来越少,这种戏曲开始变得冷清起来。偶尔有一两位唱话文的表演者来到村里,多为一些白头苍苍的老者和身体有缺陷的瞎子,或是瘸子。待他们来到村里时,才发现生产队也不愿再出钱请他们表演,使得他们极其尴尬。好在村里长者出面召集,由大家分头出份子钱,请他唱,但也仅仅是一个晚上。记得自己就因为想感受一下这种气氛,凑过份子钱到场听了一段,具体内容现已不记得了。

再往下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家家户户有了彩色电视,唱话人却进入一个寂寞的冬眠期,几乎看不到再有人来村里唱话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