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动物。它头宽扁,趾间有蹼,腹部呈白色,表皮呈黑色,皮背上密布疙瘩,形体与青蛙相似,但体重达200克,有的甚至达300克。只因它昼藏石洞、夜出悬崖峭壁觅食习惯,使得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
记得一年夏夜,我和姐夫两人头戴布帽,身披上衣下穿长裤,脚穿解放鞋还配以长筒布袜,全副武装出发上山去捉石蛙。姐夫走在前面,腰系鱼篓,右手拿铁叉;肩上背着盛满松油木柴的竹箩;左手提一个铁制火笼;火笼里的松油木柴正在不停地燃烧。我紧跟在姐夫的身后,左手提着一个空袋子,右手拿一把镰刀。镰刀不是用来砍柴,是防止遇上毒蛇野兽之类的动物。
沿稻田边的山路向深山进发,一个小时后来到离村庄最远的石皮坑,逆溪谷而上,两侧丛林莽莽,林荫密布,虽有月光,但溪谷阴沉一片,全凭火把照明,一步步地艰难向前挪动。深夜溪谷万籁俱寂,溪中淙淙的流水声清晰可听,偶有石蛙叫声传来,促使我们的脚步加快,但每走一步,需小心翼翼。
姐夫身轻如燕,灵巧似猿,攀绝壁峭岩,轻松自如,朝石蛙叫的方向进发。峰回路转,山高路陡,曲径通幽,奇形怪状的巨石,层层叠叠,深潭叮咚声不断。前行至岩壁下,果真有石蛙坐在石头上。姐夫暗示我去捉它,在明亮的灯光下,一只重约150克的石蛙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盯着灯火,一动不动。我小心翼翼地走到石蛙面前,正伸手去捉,只见石蛙一跃,扑通一声,它早已遁迹远去。
石蛙逃走后,姐夫告诉我捉石蛙的经验。当火把照到石蛙时,决不能移开火把,如果移动火把很容易让石蛙发现逃跑。当人悄悄地来到石蛙面前(不能踩出响声),一旦伸手,速度要快,当触到它身子的那一刻,就得紧紧地用手指紧扣住石蛙前脚下腹部,以免让它逃走。当然,上前捉它时,若有惊动石蛙旁边的树枝时,很容易让石蛙发现逃走。
接下来由姐夫亲自捉,只见他伸出右手朝石蛙的背部夹去,石蛙总能被牢牢地捉住。捉到石蛙后,先折断其一条后腿,然后放入袋中,接着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两只石蛙并排坐在石壁上,这时你只能选择一只,另一只,只能眼睁睁地让它逃走。
为捉住更多石蛙,一晚上要走好几条山溪,爬峭崖、攀悬壁,走溪谷、蹚溪水,体力消耗很大。加上石蛙常与毒蛇为伴,给抓石蛙的人增添了几分畏惧。当然,只要仔细观察,认真走好每一步的同时,就会避免被蛇咬。
除了晚上捉石蛙,姐夫带着我有时会在白天上山去石洞里捉石蛙,因为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沿着山溪寻找,姐夫会用一根木头做好倒挂钩,伸进石洞慢慢地去感觉。如果感觉到洞里有石蛙,总能钩出好几只石蛙。当然,随着捉石蛙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大面积地砍伐树木影响石蛙的生长环境,石蛙越来越少了。
时至今日,捉石蛙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每当月色似银,石蛙声声,收获满满的喜悦总让人兴奋得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