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乡村之间的短途客运汽车,被人统称为乡村巴士,它是乡镇与城市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我第一次从村口乘巴士至县城,大约在1993年,它给人印象是:车厢里散落有谷草碎屑,破烂的坐垫露出了能刮破裤子的弹簧,窗户玻璃及地板上积有厚厚的尘垢。在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位后面安置了两个大木箱作为加座。发动机位置的引擎盖上方,那块大皮坐垫明显是用来给乘客坐的。
每天清晨六时,巴士总会出现在村口,待乘客上了车后,巴士总会在大家拉开嗓子聊天时发动起来,只听见发动机轰轰作响,接着是一股浓浓的黑烟从汽车尾部冒出。这时,本地司机总会用他那地道的嗓门提示大家坐稳,才猛地放开刹车、加上油门朝前行驶。待车行驶一段路后,女售票员才会走到你的面前收取车费。
巴士沿着泥沙马路朝县城方向行驶,爬过山坡,绕过池塘,弯过竹林,待车快靠近村庄时,见路边停了一位左手拿扁担、右手扶箩筐的菜农在等着巴士到来。看着巴士快靠近时,他挥了挥右手,做出拦车的样子。巴士司机看着路边有人等车自然要停下来,只听见咔咔的换挡和刹车声,巴士终于停靠了下来。等车的菜农看到巴士停下后,先把扁担扔上了车,接着开始搬他的箩筐。看着菜农吃力地搬着箩筐,车上的女售票员也就弯下腰帮了他一把。上车后,菜农就地一股脑地坐在了木箱上,嘴角一边说着谢谢的同时,一边从口袋里抱出早已准备好的车票钱递给了女售票员手上。是的,乡村巴士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乡村人需要到城里卖掉多余的农产品,再换采购一些生活用品,而城里人需要乡村送来新鲜蔬菜。
巴士开过一村又一村,只要有人站在路边招手,司机总会停靠下来。每到有认识的熟人上车时,他们总会相互大声地招呼一下。如果有乘客带着鸡鸭上车,女售票员总会提醒他放在脚边。如果带的数量过多的话,女售票员和司机总会下车跑到车屁股后,协助乘客将这些鸡鸭弄到车顶上,再用网罩着。待车发动开启行驶时,鸡鸭咕咕嘎嘎地叫个不停,巴士轰轰作响,一路上热热闹闹的。而走走停停的乡村巴士从不急着赶时间,因为庄稼人不是上班族,多数是走亲戚喝喜酒的,晚一时半会影响不大,所以乡村巴士也被叫做招手车。巴士司机在乡村乘客的眼里,成了连接自己跟城里的纽带,几乎每户都有司机的联系方式,目的是方便了解准确的发车情况。同时,方便平时带个口信、托带点东西,当然捎带的东西不能太大太重,否则会面子上过不去。
巴士一路走走停停,给乡村乘客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自并镇合校以来,回家的学生只能拥挤在一辆巴士上。每逢赶集日,就会有人提着扛着背着东西挤上车来,但再挤也有地方坐,最起码可以加几个小板凳。如果春节客流高峰,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时,那才叫挤,上车后找一个落脚的地方都困难,但不管如何挤都要赶到县城坐车返回打工地。
巴士载着满满的一车乘客和货物,继续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车厢里的乘客多数是庄稼汉子,如遇炎热的天气,他们还会光着黝黑的膀子擦着身上的汗液,开始用地道的家乡话开始聊了起来。他们喜欢大声说话,十里八乡,彼此相熟,不是亲戚就是熟人,碰巧乘同一辆车,当然要彼此互问信息。尤其是谈及互相都熟的某人、某事,以及自家儿女的情况,总会用他们那地道的乡音土语叽哩呱啦谈论一番,听起来格外亲切。如遇女乘客带小孩要撒尿的话,她总会冲着女售票员大喊:“停一下车嘞,小孩要尿尿了!”这时,女售票员总会应声:“等等吧。”过了三五秒钟,女乘客又冲着司机喊道:“停一下车,小孩憋不住。”这时的司机总会把车子停靠在路边,让小孩方便完再走。
乡村巴士,一辆永远奔跑在乡村的铁箱子,浓缩了乡村人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