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起三国风云,横跨长江丽影。史鉴历史兴亡,迎来今日繁华。提起黄鹤楼,让人想到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李敬一老师曾说过:人得意的时候就应该去一下黄鹤楼,这样一来,人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2012年7月初,我从武汉仿古一条街的黄鹤古肆拾级而上,再由悬挂“晴烟飞霞”匾牌的南大门而入园,顿时眼前一亮,偌大一个水池,碧水幽幽水中,红鲤在太湖石之间嬉戏,这就是传说中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的鹅池。以鹅池为中心,后方诗廊陈列着历代名人的碑刻,其中有李白的“壮观”碑,吕岩的“石照”碑,黄山谷的“燕入群花”碑,岳飞的“满江红”碑,王羲之的“鹅”字碑,以及梅竹碑等。此外,还有李可染、邵宇、沈鹏、尹瘦石、董寿平、欧阳中石等知名书画家的手迹。
诗碑廊的北面为一座仿古亭,石基高凸的亭子,重檐翘首,呈四柱方形,亭正中悬有伍修权楷书“毛泽东诗词亭”五字。亭内石碑上镌毛泽东主席手书《菩萨蛮·黄鹤楼》和《水调歌头·游泳》两首诗词。在鹅池与白龙池的中间,还建有一座形似弯月的石桥,行至其间,可以观看岸边柳树与廊亭倒映在水面,若隐若现。此外,白龙池边上还嵌有《九九归鹤图》浮雕,上面雕刻有各种不同舞姿的仙鹤。“归鹤”二字,为刘开渠题写。
紧挨着白龙池的为一道院墙,上有“落梅轩”三字。相传三字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院墙内为一座三层高的仿古大楼,楼里演出已开始,见台上的男子,轻袍缓带,高冠束发,手拿丁字形的木槌,来回敲打着编钟。女子则水袖流云,伏在古琴前素手轻扬。他们配合默契,乐声清脆,引人入胜。
由落梅轩前行至岳飞广场,空旷的广场上建有岳飞雕像,旁边镌有岳飞“还我河山”四字草书。由此往蛇山山顶,路上共有牌坊五座,牌坊上面的两侧匾额共十块,分别上书“烟绕鹤楼、绿满高观、荷风送香、竹露滴青、白花浪溅、红叶林笼、玉树参差、银洲浩荡、功业千秋、精忠报国”,命名匠心独具,别有一番情趣。
折回鹅池至南楼,苍劲的古树下有一座二层仿古建筑,背山面南,青瓦朱楹,重檐飞角,歇山式顶。通过介绍了解到,南楼始建于晋,历史上多为文人登临吟咏之地,其中就有陆游、范成大等人在此留有名篇。南楼里面,有画展供游客参观。
登至搁笔亭,八角双檐亭内摆放有石制桌凳,桌面上还摆放有搁笔架和砚台。亭柱上有“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对联一幅,为清代县令曾衍东撰联。相传李白当年登临黄鹤楼时,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崔颢诗于壁上,乃搁笔,后来才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说。搁笔亭对面是一座照壁形式的浮雕,名曰《崔颢题诗图》,上面有崔颢题诗《黄鹤楼》。《崔颢题诗图》下为《米芾拜石》铜雕。据传,曾为黄鹤楼题写“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的米芾,恋石的雅趣广为人知,酷爱收藏奇石的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是神仙之石,不敢妄动,怕招来不测。米芾得知后,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
登上蛇山最高处的白云阁,匾额上“白云阁”三个大字为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手书。阁内有名人参观黄鹤楼的图片题字,以及李先念题写的“江汉朝宗”四字。白云阁前有四根石柱搭建而成的涌月台,上有“月色无玷;江流有声”楹联。
来到黄鹤楼前面,高五层的主楼大门宽敞,层层飞檐攒尖顶,像雄鹰展翅,翱翔在长江上空,祥云朵朵,紫气东来。拾级入厅,中央藻井高大气派,正面墙壁上,有一幅巨型《白云黄鹤》陶瓷画。立柱上悬挂有“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楹联,字句气势雄壮,直撼心灵。旁边还有修楼时的建筑设计图,皆保存在橱窗内,供人观赏。
拾级上二楼,大厅正面墙壁上为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谨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来黄鹤楼的活动。在三楼墙壁,皆用瓷砖刻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之作,展现出文人雅士的风采,其中就有唐代诗人崔颢题《黄鹤楼》七律一首。此外,还有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唐宋名人的绣像画。而四楼,大厅均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人一饱眼福和精心选购。
信步上得五楼,正中悬挂有“黄鹤楼”三字匾额,为舒同手笔。其他三面分别有“楚天极目”“南维高拱”“北斗平临”三块匾额。一楼东西南北方均有“气吞云梦”“势连衡岳”“帘卷乾坤”“云横九派”匾额。用词气象万千,似水年华,永远记录在历史的长卷中。
扶栏眺望,视野开阔,东看浩瀚长江,锦绣山河;西瞰武汉城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南望首义公园,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历历在目;北观武汉长江大桥,车水马龙,真无愧于“九省通衢”的名声。现今,历经时光洗礼的黄鹤楼,饱受岁月沧桑,道尽朝代风云变幻,阅尽人情冷暖,仍然宁静地立在这都市浮华中的一片绿洲中,展现给世人的永远是纯洁中的宏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