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滋润一切生命的源泉。如果在一望无边、寸草不生的戈壁上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多数是因为地下水长年滋润着这个地方。
2013年金秋,来到了甘肃敦煌鸣沙山,进入景区,广场左侧有人在叫卖登沙山专用的鞋套,广场右侧为乘骑骆驼的地方。
付完驼票进入乘骑骆驼场,里面躺着近百头骆驼,工作人员正在排号。每5匹组成一个列队,还有专门牵骆驼的人引导着游客骑上骆驼。在与牵驼人交谈后,得知这些骆驼都是各个农户家养的,只是统一纳入景区调度。正是通过这次了解,知道了骆驼不会直接蹲下,只会慢慢地跪下。
骑在骆驼身上,循着太阳照射下的长影,紧跟着驼队朝山间进发,才发现高大威猛的骆驼走在沙漠中,一摇一摆,不仅有节奏且不紧不慢,短短1公里的山坡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了沙山山脉间的滑沙和沙漠越野处。
从骆驼身上下来,映入眼帘的是细沙聚集而成的沙山,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湍时潺,时缓时旋,跌宕有致,妙趣横生。细细的沙粒在初升太阳照射下,呈现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从木条铺设的栈道登顶,继续朝沙山高处进发,虽然沙山不高,可山势陡峭,一脚踩在绵绵细沙上,沙子总会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使人每向前走一步,就会后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
朝山顶攀爬,视线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自然神奇;座座沙山宛如金光灿灿的金山,气势磅礴,汹涌澎湃。
登至山顶,望着山下金黄色的沙粒,沙峰起伏,千奇百怪,有像弯月的,棱角分明;有像金字塔的,高高耸起;有像骆驼背的,列队而卧;有像鱼鳞的,纹状翻滚,被人们踩出的山脊又重新形成了美丽的弧线,蜿蜒曲折。
看了滑翔机折回骆驼停靠处,骆驼队5骑为一堆趴在沙凹上,一堆又一堆,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骆驼方阵。待我再次骑上骆驼,才发现旁边有几匹骆驼脖子上挂着铃,看上去憨态可掬。
驼队路过登山露营处,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里的风吹打在沙洼上,不时向上旋转,沙粒在气流中相互摩擦撞击,嗡嗡作响。除这种地理现象,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看过水静印月景观后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形似弯月的一池清泉,静躺在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碧波荡漾,像绝色佳人的眼睛一样,清澈美丽,温柔诱人。据说此泉是因为傍着祁连山常年不化的雪山,雪在融化后从地下涌出清泉,才得以历经百年不枯。清泉中有一种叫做“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症。清泉中还有一种叫“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之用。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因此,月牙泉被又称为“药泉”。
沿池走来,月牙泉岸边的垂柳飘飘,丛丛芦苇随风摇曳,一株株白杨亭亭玉立,沙枣花香气袭人,风景如诗如画。据东汉《辛氏三秦记》记载: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又山之阳有一泉,云“沙井,绵历千古,沙不填之。”这里所记沙井即今日月牙泉。
看完月牙泉,拾级上至南岸,见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药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的古建筑群,造化神奇,得天地之灵光,故人们将这里视为一奇。
人行景区,语在耳边音,沙在风中旋;景在池中映,泉在地下涌;难怪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谁说大漠荒旱无源,你看那一汪清泉,浇绿了浩瀚戈壁,不信你来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