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音乐,不仅凝聚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还是一座通向梦想的桥梁,其美妙的歌声可以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使人们在忙碌疲惫的生活中得到一丝灵魂上的安慰与洗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2013年10月8日,我来到新疆哈密市哈密王府对面的广东路360号大院,宽阔的广场旁边有两座极具特色建筑,左为哈密博物馆,右为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木卡姆传承中心,高四层,上圆下方,顶部有一个硕大的维吾尔族手鼓覆盖,其下由四个夸张放大了的木卡姆演奏乐器哈密艾捷克、热瓦甫支撑。
传承中心厅里,设计有回廊,四周采用廊柱、藻井、女儿墙、漏窗等维吾尔族传统风格建筑方式装饰。正面用了六根绿色柱子支撑,“六”字代表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吉祥,寓意了和谐美满的生活。在宽敞的大厅,玻璃柜台里摆放有演奏木卡姆用到的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各种民族乐器。展示于手鼓顶的底部,以圆心点为半径向周围辐射出12根轴线,代表了维吾尔木卡姆的十二个套曲。顶部的手鼓向上摆放,下平上凹,上有托盘。托盘上用浮雕展示了哈密木卡姆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路参观,通过大量的图片、壁画、雕塑等介绍木卡姆的产生、发展、演变的沿革。分为几个流派的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它起源于民间,一般通过师徒口授的方式传承。在麦盖提一带,流行的是刀郎木卡姆。让我们了解到古老的西域民族文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感悟。
木卡姆作为维吾尔族一部宏大的音乐史诗,由170多首歌曲乐曲和70多首器乐间奏曲构成,是其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抒发感情的歌曲,后经不断融合、衍变,到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这就是木卡姆的雏形。16世纪,维吾尔族女郎阿曼尼萨(1533—1567年)的出现,使木卡姆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她召集大量乐师和木卡姆演唱家,大规模整理木卡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改掉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从而整理出结构完整、体系严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全新木卡姆。起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木卡姆,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反映着古老的信仰观念、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价值。
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缩为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2个小时。新疆木卡姆种类最多,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有《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而鄯善鲁克沁镇作为吐鲁番木卡姆的发源地,镇上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木卡姆,它集音乐、歌唱、舞蹈、文学为一体,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类“口传文献”。2000年,鲁克沁十二木卡姆艺人赴英国皇家剧场演出,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高度评价。2005年,鲁克沁十二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被国家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鄯善县鲁克沁镇建成中国首个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从远古到近代,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渴望,寄托了人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一种精神文化象征,让人回味无穷。
中心除了有木卡姆介绍,还可以观看现场表演,其中维吾尔族模拟动物马的舞蹈和各种乐器独奏深受游客喜爱。在新疆,较为流行模拟的动物有鸡、马、骆驼、鹰等舞蹈。马舞是一个集体表演欢乐的舞蹈,男主角一直百般想法想要讨好马上或扮成马型的盖头巾的女角,笑点在最后盖头揭开,盖头下的并不是美娇娘,而是一个长胡子的大老爷。乐器独奏中最激情澎湃的自然是手鼓,乐手手指在飞转的鼓面上鼓动,引得满场掌声。
回忆是桥,音乐是情。木卡姆,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观赏、研究、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它就是永不落幕的历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