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被人称之为 “书圣”。晋代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出《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2007年6月初,穿过浙江绍兴市蕺山街,走在幽深的小巷,踩在斑痕沧桑的石板路,书圣故里的石制牌坊,古风依依,江南风光相得益彰,使流逝的岁月更为漫长。
来到西街72号,一幢黄墙灰瓦的建筑背依蕺山,坐北朝南,大门上书“戒珠讲寺”四个白色大字。右侧正中嵌套有一块上书“王羲之故宅”五个大字的石碑。两侧有“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般庄严”对联一副。相传此联原为蜀人张大千所撰并书,于“文革”中遭受破坏,现联语是请后人补书的。晋永嘉元年(307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至此。
故宅院落,散落有墨池等遗著,有文字云:羲之别业,有养鹅池、洗砚池、题扇桥存焉。寺初名昌安,大中六年(852年)改戒珠。相传,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在此宅居住时,曾失落一颗自己非常喜爱的明珠,当时怀疑是一位与他过往甚密的老僧所窃。老僧得知自己的友情被怀疑后,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郁闷不乐,最后含愤而死。事后发现,明珠原为王羲之家中的白鹅所误吞。王追悔莫及,舍宅为寺以纪念老僧,并亲题“戒珠讲寺”匾额,表示戒绝玩珠之癖的决心。
入故宅戒珠讲寺,柱基硕大,柱上有楹联数幅。墙上还有清咸丰、光绪年间捐资修寺石碑四方。宝殿另一侧上书悬挂有“王羲之史迹陈列”匾额,里面陈列了王氏家族谱及王氏家世表。从家谱中,分析了当时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历史发展的过程,加以特点评论。
第二部分,讲王羲之二十三岁入仕的贤德,曾任临江太守,后为右军将军。会稽为官期间,因绍兴时遭饥饿,因救民而开仓赈灾,在刑法上他主张对犯重罪者可减其死,长充兵役,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故上书朝廷“实行薄赋轻役”,使会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第三部分,讲王羲之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喜欢书法,他“少学卫夫人”后师以伯王,学楷、行、草等书体。随着研习的深入,他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终于创造了具体王氏风格的行书“兰亭集序”。后世书家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把用来传递信息的文字工具扩展到“书法艺术”的境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无限深厚的基础。
第四部分,是历代书法家对其精妙书法的评价及现状,论述了其书法艺术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并且得到帝王唐太宗和世人的称赞,尽显他卓越的成就。
老街藏古寺,古寺隐故宅。故宅有故事,故事道乾坤。蕺山南麓的王羲之故宅,是王羲之在任会稽内史时的府宅,同时也是戒珠讲寺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