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藏文化,龙潜福地雍和宫。雍,出自于古代地名而得来的姓氏。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被封在雍地,人称为雍伯。雍伯的后世子孙,遂以祖先的封地名称得姓,家族的郡望为京兆郡。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的雍和宫,就与雍正皇帝有着密切关联。
2006年初冬,我循着佛音步入北京雍和宫,宫院里立有三座高大且不失雅致的牌坊,呈“品”字形排列。排在最前面的那座牌坊上书“十地圆通”四个描金大字。“十地”,在这里指的不是方位,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人阶位,深谙佛学、精于文理的乾隆皇帝将“十地”与“圆通”巧妙融合,号召信众不断行善。
驻足宫门,物是人非,朝代更迭,春来秋往,灰飞烟灭。香烟缭绕的佛经堂有人诵读经文,有人烧香拜佛、磕头祷告,给这里平添了几分诗意。当然,还有欣赏建筑艺术和感悟佛文化的游客。
庭院里,古槐层层绿叶,遮挡住从天上照射下来的阳光,形成片片绿阴。古树虽历经风雨的洗礼,仍枝叶繁茂。面对这株古树,发现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地微不足道。正在感悟古树内在精神时,一阵清风吹来,散发出阵阵淡雅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使人陶醉其中。
雍和宫南院,一座巨型影壁和三座高大的碑楼,在两座建筑之间,有方砖砌成的甬道。由甬道往北,便是雍和宫的大门——昭泰门。此门东西两侧为钟鼓楼。两亭内有高大的石碑,东碑用汉、满文书写,为乾隆御笔。西碑用蒙古、藏文撰书,讲述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的原因。驮着这两块大碑的为巨型龙头龟,所谓龙头龟是龙之九子的老六,名赑屃(音毕喜),寿命长,喜负重,让它来驮碑,有弘扬功德之意。鼓楼旁还立有一口重八吨的大铜锅。每到春节,清朝的皇帝都要用此锅熬腊八粥,和朝廷官吏及老百姓一同食用锅里的粥,以此祈祷国泰民安或者表示与民共甘苦。
天王殿门上悬有“雍和门”三字匾额,为乾隆手书。殿前的青铜狮子,威风凛凛,造型生动。殿内金漆雕龙宝座,供奉有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侧是泥金彩塑的四大天王。
天王殿院中,依次有铜鼎、御碑亭、铜须弥山、嘛呢杆和主殿雍和宫。主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北供奉有铜质三世佛像。正殿东北角供铜观音立像,西北角供铜弥勒立像。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
永佑殿建筑结构与天王殿相同,均为单檐歇山式,明五暗十的构造。即外面看是五间房子,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此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先帝的殿堂。
法轮殿顶有五个镏金宝顶的天窗,殿正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始祖宗喀巴大师像。这尊宗喀巴大师塑像,身着喇嘛僧衣、全身镀金,嘴角含笑,盘膝而坐。佛像身后的佛龛里,分别供奉有形象姿态各异、惟妙惟肖,被称为“五百罗汉山”的小佛像。佛像前的厅堂,排列着整齐的黄缎长凳,为僧众平日做功课的地方。殿内东西两侧,摆放着经书,两侧的墙壁都绘着壁画,内容是释迦牟尼本生记。
法轮殿往后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阁内立有檀香木雕刻而成的弥勒佛站像。肃穆庄严的佛像在烛火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散发出一种福音。万福阁两旁,分布着一些小寺院,里面供奉有喇嘛佛像。寺院前后都放着经筒,因触摸的人很多,经筒光滑可鉴。据说转动经筒能够祈福,忍不住伸手转了转经筒,以求带来好运。
一路走来,中轴线上建筑依次由牌坊、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密宗、数学、药师)等殿堂,具有汉、满、蒙古、藏民族特色。整个建筑布局从南向北渐次缩小,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深藏重院的格局。
回首眺望,整个寺院,殿阁交错,飞檐纵横;宇脊勾连,富丽堂皇。整座寺院在袅袅的青烟中,仿佛披着一层金纱,山水长空,道法自然,若隐若现,美妙至极。
游历完雍和宫,让人想到这句话:耿耿于怀过去和忐忑不安未来的人,其实就是在挥霍着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