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6/14
分享

敦煌西千佛洞:岁月磨砺出来的瑰宝

2013年10月14日,我乘坐的车在甘肃敦煌党河上的广场停靠。下车由蜿蜒台阶拾阶而下,大树参天,盘根错节;灌木扶疏,浓荫蔽日。洞窟前方的党河古道虽已干涸,但仍有一条晶莹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顿感凉风扑面,清凉爽快。

随讲解员来到河床北岸沙山,见崖壁分列大小洞窟,紧闭的洞门等着四面八方的游客造访。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与莫高窟同一时期。现存北魏至宋代16个洞窟(窟龛22个),而对外开放的只有10个洞窟。其中一至三窟为唐代窟,四至八窟为魏代窟,十六窟为晚唐窟,其它洞窟因风化模糊,时代难以辨认。

随着讲解员手中的灯光照亮,发现洞窟雕塑、壁画规模都比莫高窟小,但艳丽夺目的壁画、神态逼真的佛像、妙趣横生的故事,异彩生辉。而从石窟布局来看,中心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绘以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盘像。四壁佛像下,绘有金刚、力士像。此外,在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身故事。

来到第4窟,洞窟由前室和主室两部分组成,前室顶部略呈拱形,主室顶部为覆斗形。据讲解员说,从洞窟中的隋代供养人、唐代说法图、回鹘经变画来判断,该窟始建于隋代,后经唐代、回鹘、民国时期重修。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前室的下部显得漫漶,比较完整的是北壁门上的一铺盛唐绘制的佛说法图,图中佛结跏趺坐,头顶饰有华盖,弟子与菩萨胁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饱满、体态丰腴的佛教人物形象体现出了盛唐时期的人物造型特征。主室北壁开有一双层龛,这种形制的佛龛较早出现于隋代和初唐时期。龛内坐佛为民国时期所塑,壁画为回鹘和民国时期绘制。此外,在开凿于北魏第六窟中心柱东面座下有佛门弟子昙藏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写的发愿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辨认,这一北魏时的手书真迹,极为珍贵。

第7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洞窟平面呈方形,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正面龛内,倚坐像虽已残毁,但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是北魏杰作。

第19窟建于五代,呈纵向的圆拱形顶正面开一大龛。龛内现存主尊倚坐佛。佛像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满圆润,衣纹繁简适度、色彩素雅,为唐代造像之风格。值得关注的是,洞窟内大量的绘制壁画,如前室的坐佛、普贤变、药师变及窟顶的藻井和图案。其间的佛像,体态健壮、面形长圆、两颊丰肥、柳眉细目、鼻梁高直、樱桃小嘴,此乃11世纪70年代至12世纪初回鹘时期的作品。

从洞窟里的壁画来看,与敦煌莫高窟相似度很高,所处时代与中国古代文化渊源甚深,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描绘佛祖降生后降世与成佛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特点;另一类则以各种不同形象来表现菩萨、罗汉等天神,其间穿插了一些故事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中看出当时的人们对艺术追求的态度。

美丽在眼帘,期待在路上,旅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西千佛洞虽然规模较小,但从其历史价值来说,它的留存足以说明中华博大精深的远古文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