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坎儿井,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2013年国庆,来到吐鲁番亚尔乡新城西门村口,发现坎儿井依托一条叫米依木•阿吉的一段井渠而建。现对外开放的馆址分为地上和地下部分,包括100多米长的地下参观通道、500平方米的地面陈列馆、坎儿井分布图、剖面图、葡萄长廊和葡萄干晾房等。
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沙盘,它向游人展示了一条条坎儿井穿越戈壁,将天山地下雪水引到一片片绿洲的情景。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上一个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流至地面灌溉桑田。
二千多年前,为解决水源问题,新疆人把目光投到天山的冰雪融水上,为了躲避烈日的烘烤,他们利用沙漠质地渗漏性强的特性,开挖暗渠,将地下水巧妙截流,为新疆绿洲农业提供源源不断地水源。而坎儿井的构造,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
竖井,作为清理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的通道,起到送气通风作用。除此之外,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深浅不一,越靠近源头的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50米就有一口竖井,故一条坎儿井多达上百个呈圆形的竖井。
地下暗渠,作为坎儿井的主体,是最为艰巨的一项工程,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十公里。在掏挖暗渠时,工人发明了油灯定向法,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此外,他们还发明了“经纬仪”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根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值得一提的是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要掏挖出一条几十公里长的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由于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故他们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这或许是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主要原因。
地上明渠是地表上流的蓄水池,故称为涝坝。据了解,全新疆有一千六百多条坎儿井,其中一千一百多条就在吐鲁番。所以说,坎儿井引来天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养育吐鲁番儿女、灌溉万顷良田的生命线。
馆内,除展示坎儿井的构架原理和修建过程外,还有一些相关资料陈列,其中就讲到清末因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林则徐: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他在了解到卡井(坎儿井)的重要作用之后,很快就把这一灌溉方法加以改进并推广到新疆各地,新疆百姓就把卡井称为“林公井”,以表示对林则徐造福地方的深切怀念和感激。此外,还有一位名叫左宗棠,1874年5月,64岁高龄的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为发展地方经济,保障军粮供给,左宗棠在新疆期间曾大力兴办屯垦事业,功绩遗泽至今。
出博物馆,一汪明澈的清泉缓缓流出,这便是坎儿井明渠中汩汩流淌出来的雪山水。看着清脆的流水,我忍不住伸手触及,凉意阵阵,味在其中。
宁静的风,寂静的夜,岁月总是那么无情。一年的时间很长,又很短,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