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初,我来到广西桂林伏波山,仿古牌坊上书“伏波晚棹”四字匾额,为楚图南手书。过牌坊是公园第二级U形回廊,随山水之势蜿蜒在其中,连接着园林的各个景致,体现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既可遮蔽又可观景,成为内外沟通的良好介质。在园林中,回廊具有灵活性和空间构造,具有遮阳防雨、小憩等功能。广场上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2年批准的石刻,上面写有“桂林漓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十三个大红字。后面为伏波将军马援骑马拉弓的雕像,人高马大,英姿飒爽,威武不屈。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归顺光武帝刘秀后,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后人崇敬。
一个自然形成的土墙院落内广植花木。廊前置亭,亭内有一亭,亭中有一灶,灶上有一锅,名为“千人锅”。但锅底已破。了解到该锅铸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达1000公斤,是烧千人吃饭的神锅,但实际是用来烧香。在民间,神奇的神锅,无论多少人吃饭,做的饭都足够吃,体现了其神奇的功能和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家庭聚餐时,神锅象征家庭的团圆和幸福,寓意家庭事业日月同辉。
山的南麓建有单层翘檐攒尖顶四角方亭一座,名为钟亭,亭内置放有重达2500公斤的古铁钟,四周各栏用“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作铭文的引首;钟体为“本旗功德主金名”。就在钟的顶部,有《多心经》一卷,见证了桂林历史的发展。唐代,已出现大型铸铁钟。宋代,大铁钟在宫廷、寺庙、城楼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是一种计时工具,更是文化符号和仪式用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工艺水平和文化面貌。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宗教和祭祀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祈愿。
孤峰挺秀的伏波山,呈漏斗式的巨型石柱,一半悬空直插漓江水中,底端离地仅寸许;另一半枕于陆地,故取名“试剑石”。据清金《广西通志》记载:“洞中踞石有巨人迹,宛如刻纹。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存浮石络其项,大似老龙戏珠。”关于试剑石,有种种传说,也有说是马援试剑造成的。宋经略安抚使范成大曾在此举行鹿鸣宴,祝愿乡试告捷的举人,“应表明年第三闾”。在此之前,桂林地区出过两名状元,一是唐代赵观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则,所以试剑石又名“状元石”,表达了人们对多出良才的美好愿望。
五级一转,十级一弯的游道两侧,大小洞窟,不是水帘洞,就是奇巧怪石,一个个玲珑俊秀。在玲珑通透的还珠洞,里面有试剑石,洞壁上有宋代书画家米芾的自画像和诗人范成大的题诗,可称珍品。其中就有“造像记”“桂管监军使赐绯鱼袋宋伯康,大中六年九月二十六日镌”等石刻,据说这些石刻距今有1140余年,是宝贵的佛教艺术杰作。
千佛岩内的佛雕是释迦牟尼,佛像旁边镌有造像记。洞口石壁旁,有一个够成人端坐的自然溶洞,人坐上可用手摸到隔墙的释迦牟尼右脚。相传“临时抱佛脚”的俗语就出自此。成语上一句为“平时不烧香”,意思是平时不往来、不积德,遇到急难时才去恳求。成语出处可追溯到唐代孟郊的《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成语在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背景下,强调了平时积累和准备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等到事情紧急时才匆忙应对。正因为如此神奇,使得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有它的韵味,每根草木的生长都有大自然的造化。
沿石阶攀登,迂回台阶,陡而窄滑,至水塔亭,亭为圆形,单檐攒尖顶,立柱四周为坐凳,亭外有平台,四面栏杆。亭底部为一个蓄水池,亭建池上,设计精巧,装点江山,一亭多用。除了水塔亭,还有癸水亭。此外,在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忽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古曰“蓉镜”。
登至山顶,驻足眺望,往左看,解放大桥上穿梭的车辆,热闹非凡,繁花似锦;远望,神态山石,给人一种常青,不愧为伏波胜景之美称。伏波山,芳容婉若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