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重金,钟爱刹那静。我喜欢游寺庙的一个重要原因,站在佛像面前,端详着端庄、祥和、普度众生的佛像,一种清净幽雅之感油然而生。己丑年中秋,我从贵州遵义乘坐中巴车至龙坪,沿途七拐八弯,起起伏伏,曲曲折折,一路颠簸,几经周折到达离寺不远的山脚。转乘摩托车来到了遵义龙坪镇境内的瓦厂寺,视觉豁然开朗,青山绿水,农田连片,空气洁净,草色丰茂,苍翠欲滴,风儿柔和,扑在脸上,清清爽爽。
一山起伏,一池碧水,山影倒映,世外有音,瓦厂有佛是瓦厂寺周边的景致。青砖灰瓦的瓦厂寺就坐落在青山逶迤、烟雾袅袅的山脚。抬头间,仙凤山山腰的崖壁“擘灵”二字赫然入目,字体苍雄古健,劲浑朴茂,应为书中逸品。为清末遵义名士赵乃康所书,瓦厂寺僧云尘所刻。通过书法艺术展现古人精神风貌和审美志趣的摩崖石刻,通常位于山崖之上、江河之畔,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还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片传统技艺。
踏入院门,庭院森森、庄严肃穆,大门上方悬挂有“弥勒殿”三个楷书金字匾额,大气雄浑。殿堂左右两边挂有“正导佛法、爱国爱教”字样的木牌。左右山墙上,各镶嵌有碑刻一通,左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立,右为光绪四年(1878年)立,主要记录了寺庙的历史变革和地界田产等诸事。在弥勒殿后廊檐下供奉有一尊护法韦驮像,怒目圆睁,杖剑而立,威风凛凛。在该佛像两侧的廊柱上挂“心存邪念任你烧香无点益,身持正大见我不拜又何妨”条幅对联。正上方,悬挂有“风振珠林”的木牌匾额,字体为行书,显得苍劲有力。
殿堂内,木雕撑拱,上承水平龙头挑梁,挑梁上蹲木雕有佛像。殿前左右两侧有两个水池,假山石置于其间。殿后为钟鼓楼、前殿、廊庑、中院分布其间,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众僧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整个寺庙基本遵循了传统的伽蓝七堂布局。伽蓝七堂形成于宋代,布局与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基本一致,体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种布局不仅满足了佛教仪式的需求,也体现了佛教寺院作为修行和居住场所的基本功能。
大雄宝殿飞檐下悬有“如来住处”牌匾一块。两侧廊柱上悬有“法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对联。左右门上,则分别挂有“庄严古刹育清净僧尊佛教诲持戒苦行,人间净土纳十方众度有缘人离苦得乐”对联。拾阶入殿,佛坛中间塑有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前面左右分列着迦叶、阿难两大弟子。前面,还供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宗喀巴的左右两侧,有两尊小塑像,左为一世达赖根敦朱巴,右为一世班禅克珠杰·格勒巴桑。
穿过耳门入侧殿,殿中收藏有名家字画,在未干的水墨中,散发出幽雅的淡香。值得一提的是立于极乐堂殿下的方形石碑,见高约十米的碑石上方装饰有双龙抢宝等透雕饰品。观之,碑正上方为篆书题写的“释教源流”的碑首,下方则密密麻麻地刻有许多文字。碑后方刻有“万古流传”四个大字。据说此碑文为重修复兴禅院史略纪念碑,乃为全省碑中之冠。
出偏殿至后花园,园中杂草丛生,荒草萋萋;树木青翠,山山绵远;背景广阔,幽深辽远。相传此地左青龙右白虎相佐,不是天竺而胜似天竺矣,实乃佛家的一块净地。在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代表着方位和阴阳平衡的概念。青龙代表东方,象征着吉利、喜庆和阳刚之气,而白虎代表西方,象征着邪恶、伤害和阴柔之气。此外,青龙方宜高、宜动,代表家中男性成员、学业与事业的发展,而白虎方宜低、宜静,代表财富和稳固。
回廊木柱上、屋檐下均雕有人物、花草鸟兽、仙山琼阁等图案,雕刻手法有圆雕、浮雕和透雕,用心欣赏,为之折服。其中就有宣传佛教思想的“释迦说法”“渔翁渡佛”“水漫金山”“醉打山门”等幅,以及关于世俗传说和戏剧故事的有“西厢记”“空城计”“小姐赏花”“大闹天宫”等。值得一提的是“课童图”,图中讲述的是私塾先生设帐教授三个蒙童。先生坐在教案前,身子微向右倾,与右角站立的学生相对。教案上,先生面前翻着一本书,桌面右角上也翻着一本书,看来是先生正在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山麓僧墓群,墓门上雕刻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山水和花卉作品,文字内容之丰富,书法艺术之流畅,凿刻技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值得一提的是寺后那处最大的道友之墓(曾任该寺住持),墓前那枚石刻穿孔铜钱,大且罕见。据说,此铜钱寓意以“钱”喻“前”,希望这处净土常存人间。
天竺境地仙凤山,寺迎客来神仙遥。今日游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