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德雄的头像

唐德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0
分享

潇江湾划龙船,沉池百年的记忆


“大端午,去潇江湾看划龙船,你可去的。”这是江华人喜欢讲的一句话。

在永州,特别是南六县,一提划龙船,很多人会想起道县每年过端午的龙舟赛。其实在道县潇水河的上游,有一个叫潇江湾的村庄,龙船已经划了几百年。

潇江湾村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东北部,属沱江镇,是江华与道县的交界之地。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是这个村的特殊节日——大端午。既然是过节,就得有过节的气氛,而划龙船就是活跃节日气氛的重头戏之一。

据族谱记载,潇江湾村唐姓先祖曾任廉州宪、兖州通判、泰州太守、舂陵镇守使。由于农历五月二十五是村始祖的诞辰日,又为了显示自己是名门后裔,于是,就有了“大端午”一说,意思是唐姓始祖与屈原齐名,潇江湾人是官N代。

潇江湾的唐姓人于明隆庆年从潇水河岸潇贺古道起点老鸭口迁入,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处潇水主航道一个“潇江角带”之地,四面环山,潇水河从村的西北向东北呈“之”字型流过。村周围的山上古木参天,四季青葱苍翠。潇水在村边或如云卷云舒,或如蓝天平镜。靠山,有水,山主龙骨,水主财源,是潇江湾人对传统风水学的山水乾坤理念。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时代,潇江湾的生产生活用具都离不开船:种田、种地需要船,到大洲子、小洲子、杨家地洲子放牧需要船,去桥头铺圩、界牌圩卖谷子赶闹子需要船,往返于江华县城、道县县城载客拖货物需要船。村里拥有船只最高峰时达到一百五十多艘。所以,划船、造船在潇江湾村根本不成问题,而潇江湾村四周的山上树木茂密、品种齐全,供应造船用的木材也是绰绰有余。

划龙船,又称扒龙船,汉瑶地区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而在潇江湾居住的是清一色的唐姓瑶族人,所以潇江湾村划龙船有自己独特的规矩。因为相传瑶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漂洋过海时遭遇了大风大浪,是盘王保佑,才出现风平浪静的奇迹。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端午考》中指出,黄帝在统一中原后,把自己部落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最后拼合成汉族共同崇拜的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形象——“龙”,成为了汉族的标志。而根据《湖南省志》和瑶族文献《平皇劵牒》的记载,“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武陵即“武陵郡”,《后汉书·三国志》把迁徙到此的瑶族人列为“武陵蛮”。潇江湾的划龙船与“武陵蛮”有关,源于瑶族盘王传说和《过山榜》,源于唐姓族谱记载,祭祀的对象是瑶族始祖盘瓠(盘王)和村始祖。

村里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大端午”,白天划龙船最热闹,不但本村村民和接回接来的回娘女过门媳妇亲家客人喜欢看,就连附近七邻八村的人也都喜欢来“凑热闹”。河岸上“看热闹”、“凑热闹”的,年年都是人山人海,喝彩声此起彼伏,锣鼓声鞭炮声在河谷中山谷中回荡缭绕传扬,如能亲临现场,定会有“士女如山,乘潮上下,虽日已暮而未散”的感叹。

附近村庄的人喜欢到潇江湾看划龙船,除了“凑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大餐”。因为“过大端午”是潇江湾村的独有节日,潇江湾村为祖宗吃“大生日”。接大客、唱大戏、大酒大肉大豆腐大酒席,而且都是免费吃的。在生产力水平低的年代里,五黄六月,许多农村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到潇江湾看划龙船,只要找到一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家里,就可以吃一顿大餐,改善一下“伙食”,而作为招待客人的主人家,家里有客人来,会认为是好事,表示这一家的人脉多、人缘好、人气旺。在当今早已富起来的日子里,到潇江湾看划龙船,吃“大酒席”,吃的已经不仅仅是大酒大肉大豆腐了,吃的是时尚,吃的是念头,吃的是商机,吃的是情感。不信,你就去看看,“大端午”这天,潇江湾村里的三个宗祠和“众大堂屋”里,那摆得满满的桌子,桌子上摆着满满的十二个菜,在菜的谱系里,除了大坨大坨的荷叶包米粉肉、大坨大坨咬三口还见不到肉酿心的大豆腐丸以及外面市场难以一见的河鲜外,什么海鱼、海虾、海蟹等都应有尽有。至于潇江湾最有名气的“牛軛酒”,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让你一喝就醉,不醉不归。而所有的排场、所有的讲究、所有的习惯,所有的传统礼数,都已经和正在走向商业化、专业化的轨道了。

潇江湾的龙船的造型也是有讲究的,抬头翘尾,成柳叶形,船长18至20米,宽1.5米,共有12排座,象征瑶族千家峒的12姓;配24人,象征一年四季24节气都人丁兴旺。龙船一般要提前5至10天下水,下水前必须先到盘龙庙和村里的“大堂屋”中祭祀,然后才能下水在河中训练。从五月二十二开始,河里的龙船要进行一对一的比赛预演,上午11点预演两场,下午三点半预演两场。

五月二十五大端午这天进行正式比赛,但潇江湾村划龙船活动的侧重点不是比赛,而是一种祭祀活动、一种感恩活动、一种联谊活动,一种娱乐活动。所以与其他地方的划龙船比赛规则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的区别。

潇江湾村的划龙船比赛属于友谊竞技,也就是说,比赛只是象征性的。当然,虽然比赛是象征性的,但是并代表比赛就不激烈,只是比赛的输赢双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致的,娱神、娱祖、娱人。作为一次竞技活动,象征性、表演性、展示性的氛围十分凸显。

参加比赛的队伍呢,以本村人为主,其他报名参加比赛的队伍,原则上要求是同族同宗(姓唐),不是同族同宗的,必须是与本村没有矛盾纠葛、结有满门亲戚的。在选择参赛的人员时,必须是水性好、年富力强、身强力壮的,不会游泳的人一律不允许参加划龙船比赛。

参加比赛的队伍,五月二十五这天,早餐和中餐由潇江湾村集体安排在村里的“众大堂屋”统一开餐。以便相互交流,增进情谊。特别是中午这一餐,比赛队员之间相互敬酒祝贺是少不了的程序,而喝“牛軛酒”和划拳喝酒才是高潮。

听老一辈的人讲,潇江湾以前过大端午划龙船活动都是很闹热的,每年都吸引湖南、广东、广西三省,零陵、郴州、清远、贺州、桂林五市,江华、永明、道县、宁远、富川、连州等十多个县(市)成千上万的客前来观光。只是在民国以前,有一年划龙船出了事故,一艘龙船被洪水喝进了高石潭的漩涡里没有出来,于是划龙船活动就改为了在水口庙里划旱船,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潇江湾村至今还流传着“村以前,划龙船,遭大难,壮士亡。水口庙,设祭坛,庙殿里,划旱船。二十四,英俊汉,戴头巾,着盛装。师公忙,摇铃铛,师指挥,众划桨…”的民谣。

“破四旧”时,水口庙被拆,潇江湾的划旱船活动停止了,而划龙船活动,又逐渐恢复。

“潇湘诗画久弥新,江水拖蓝柳岸青。角度一转乾坤大,带着浩瀚出洞庭。”如果你也是到过潇江湾的人,你也会有同感:大端午,潇江湾划龙船,赏河两岸美景于青山苍翠里,峭石壁立处,河面宽窄适度,河面河水,碧波荡漾,急缓交替。感这一方山水,于三公路的河段,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原始次森林环境,是因为拥有现代交通工具条件下曾经的交通瓶颈,还是因为古景与新人同心,才有“潇水第一湾、瑶都小桂林”之称,赢“山比三峡、波涌洞庭”美誉?这样一个天然的优美的黄金水域,如果说谁还能找出个“第二”来,那么潇江湾绝对数第一,在潇水河流域,确实是难得的风情意境。

潇江湾划龙船的习俗与过“大端午”相伴起始共生赓续。江华瑶族自治县于2017年在潇江湾村举办了“江华首届龙舟节”,已经唤起了一方山水的沉池活态记忆。大端午,潇江湾划龙船,以古剑新姿,蓄势待发,是时势所趋,形势所逼。在乡村振兴的凯歌里,“非遗文化”的软实力,焕发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无穷魅力、强大动力与青春活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