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巴西朋友说过,不去亚马孙地区看一看印第安人的牛节,就等于没有到过巴西。许多年前我们在巴西工作期间,正巧赶上巴西旅游部门邀请外国记者前往巴西北部帕林廷斯参加印第安人牛节活动,我们也就有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帕林廷斯是位于亚马孙河中游河段上的一个岛城,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人口将近7万,是巴西印第安人聚居地。每年6月的最后3天,当地的人们都要欢庆自己的传统节日——牛节。牛节被人们称为巴西印第安人的狂欢节,每年前来帕林廷斯观看牛节活动的国内外游客都要超过10万人次。
牛节开始于上世纪之初。相传当地有一位年轻的印第安人为了满足怀孕妻子想吃牛口条的愿望,偷偷杀了主人家的一头牛。主人发现后要把他处死。于是他请求上帝让那头牛复活,并保证以后每年都用祭牛的方式来感谢上帝的恩惠。上帝念及他的诚意,便让那头牛复活了。以后,那位印第安人果真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举行隆重的祭牛仪式,牛节就这样在这座岛城逐渐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牛节逐渐演变成印第安人的狂欢娱乐活动。每逢牛节,当地的印第安人便倾城出动,带着各种牛的模型走上街头,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俗歌舞和竞技表演。到了上世纪60年代,牛节的街头表演又逐渐形成了两大派系的比赛。一派的牛模型和服饰以红、白颜色为主基调,称为“红牛派”;另一派则以蓝、黑颜色为主基调,称为“蓝牛派”。两派的表演比赛一年比一年精彩,规模也越来越大。
我们是从里约热内卢乘飞机到达帕林廷斯的。一进城区,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想象:所有的房屋要么是红颜色,要么是蓝颜色,其它颜色的很少。人们穿的衣服也主要是红蓝两种颜色。经当地人指点,我们这才明白,红色房屋的主人和穿红色衣服的人就是红牛派的人,蓝色房屋的主人和穿蓝色衣服的人就是蓝牛派的人。好在两派并不完全以地区来划分,所以纵观全城,只见红、蓝房屋各色相间,错落有致,倒也显得很有生气。据说,不仅全城分为红、蓝两派,有的一家人中也分为两派。既然分派,就有派性。据说在牛节期间——也仅仅在牛节期间——派性非常严重,致使牛节活动赞助商可口可乐公司为当地生产的可乐也不得不分成红、蓝两种颜色的包装。否则,蓝牛派的人拒绝喝红色包装的可口可乐。
红牛派和蓝牛派分别有各自的活动场所,当地人称之为“牛圈”。当晚我们去“蓝牛圈”参观。“牛圈”很大,一面搭有舞台,三面是看台和包厢,中间是广场,参加比赛的队伍正在那里排练。在蓝色的围墙院子里,人们都穿着蓝色的服装,放眼望去,那里真是名副其实的“蓝牛圈”。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来到“红牛圈”参观。但他们告诉我们,由于比赛事关重大,他们的节目在比赛之前不能向外人公开。
红牛派和蓝牛派的表演比赛是在市中心的牛节广场上进行。比赛要进行3个晚上,每晚大约6个小时。晚上,我们来到了比赛现场。只见牛节广场类似足球场,四周建有看台,能容纳35000名观众。观众席上穿红色或蓝色衣服的都是当地人,穿其他颜色的都是国内外游客。
9时整,随着高音喇叭里的一声长长的牛叫声,一头红“牛”冲进场地,比赛正式开始。据介绍,今年的比赛每个队各有3500人参加。他们穿着典型的印第安人服装,戴着各种精美的装饰,在几十辆彩车伴随下,跳起各种印第安人舞蹈。每年各队都有自己的表演主题。今年红牛队的主题是“亚马孙万岁”,蓝牛队的主题是“充满情和爱”。两个队的表演尽管主题不同,但都是表现了当地人们对亚马孙的热爱和保护,歌颂了印第安人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
除了正式比赛,街头表演随处可见。繁华地段还搭起临时舞台,随着欢快的乐曲,人人都可以上台表演,不分派别,尽情欢乐。
牛节虽然是巴西印第安人的传统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由于帕林廷斯是一个岛城,所以绝大部分游客都是乘游轮而来。
游轮上不仅有高级套间,也有普通铺位,还有挂着各种吊床的船舱。乘船来的游客一般都是白天下船观光,晚上回到船上休息。城里的旅店一般都比较简陋,3、4个人一个房间,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我们原本带了手提电脑想从那里发稿,结果自然是难以办到。
我们来巴西两年多,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印第安人。我们想象亚马孙地区的印第安人应该像画片上见到的那样。然而,帕林廷斯的印第安人不仅走进了现代文明,还融入了商品经济的大社会。那么多国内外游客来观赏他们的牛节活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搞活经济的好机会。各式各样的小商品市场也就应运而生。小商品市场上几乎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更多的是当地印第安人自己编织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其中用亚马孙丛林中各种鸟类羽毛编制的头饰格外受到游客的喜欢。除了本岛居民外,节日期间从附近其他地区赶来出售小商品的印第安人越来越多。
图维利一家六口就是来自几百公里外的亚马孙丛林深处。他说,他们每年牛节都来,一是因为这是他们印第安人自己的节日,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卖出一些自制的工艺品,买回孩子们的衣服和日用品。
巴西印第安人的牛节虽然引入不少商业活动,但其本身仍然具有浓郁的印第安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