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谭国伦的头像

谭国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9
分享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梨花开

谭国伦

 一

第一次去新疆库尔勒是十年前的夏天,那时候只是为了去看苍茫的大漠。那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漫无边际的昏黄,那没有一点绿色的无限寂静;还有荒漠的戈壁滩,飞沙走石;惟在荒凉的山谷底下有一些绿草和树木,流水线条一样清瘦。大漠苍凉使我未能识得这个城市的真面目。

第二次去库尔勒是今年夏天,多年未见的友人再次邀请我到他所在的城市去看看。恭敬不如从命,到达后,友人问我想去哪里看看,我说哪里也不去,就在市区转转。

细细品味这个城市,才发现,库尔勒的历史竟然如此厚重。秦汉时期,天山南麓有36国,库尔勒市位居渠犁国境,唐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北。库尔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州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为通往南疆、青海、帕米尔高原的重要枢纽。

“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而称“梨城”。

  二

库尔勒香梨,新疆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个城市是典型的“礼(梨)行天下”,梨的世界:走路头碰的是梨枝,极目入眼的是梨绿,开口赞叹的是梨甜;若是八月,走路不小心,踢翻筐筐香梨满地;在库尔勒,如果哪一家的院子里没有几棵梨树,就像养花人家里没有几盆花一样让人诧异。梨树和梨,是库尔勒的象征,带给了库尔勒人生活的甜蜜。

 我们在市区的孔雀河岸风景带里散步,欣赏着两岸的风景,穿行在梨树丛中。公园里绝大多数都是梨树,梨树已经挂果,那果子一串串、三三两两地挂在枝叶上,果子都有鸡蛋大小,树枝都被压得沉甸甸的,再有个把月就成熟了。庞大的树冠,一株挨一株,把阴凉连成片,河风送爽。很多游人在梨树下纳凉,看着满树的果子,笑逐颜开,他们在等待飘香的秋天。

友人陪同我的过程就是给我介绍香梨的过程。一说到香梨,他就成了专家,满脸的自豪。

库尔勒香梨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属白梨系统。幼树直立,呈尖塔形,成年树冠呈圆锥形或半圆形。库尔勒香梨选择生长在天山高山上的野杜梨籽育苗,具有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优势。一般树成三层,高3米上下,株年产香梨100公斤以上,树龄可达百年。

库尔勒香梨果实为小果型,一般为圆卵形或纺锤形;果面黄绿色,阳面有条状暗红色晕、果面光滑;皮薄、果肉白色、肉质细腻酥脆、汁多味甜,完熟后有香味、品质极上。库尔勒香梨营养价值极高,含糖、氨基酸、维生素、各种碳水化合物;并有“润肺、凉心、消痰、消炎、止咳、解疮毒酒毒”等作用,是维吾尔医、蒙医中的食疗佳品。

库尔勒的历史有多长,香梨的时代就有多久远。香梨原是当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由内地带到新疆种植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晋代葛洪撰《西京杂记》记载:“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这里的“瀚海”即新疆塔里木盆地,“梨”指的就是库尔勒香梨。库尔勒香梨在汉唐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印度,被誉为“西域圣果”。1924年,库尔勒香梨在法国万国博览会上,被誉为“世界梨后”。

我不是库尔勒人,但库尔勒香梨也吃过。能够想象库尔勒果实成熟的魅力和香甜。一到八月,甜透城市,蜜了人心。庄稼熟了,梨也跟着熟了,梨城人开始享受丰收的喜悦。成熟的香梨,个头不大,看上去绿生生,摸上去油腻腻,咬一口甜丝丝,细嫩无渣,直流蜜水,把梨城人美得如喝了一杯上好的陈年老酒,连走路都轻飘飘的,像维吾尔人跳欢快的赛乃姆舞。

我们沿河而行,举手可摘头顶果实。在市区的街心花园和城中河流两岸的沿河公园里,随处可见香梨树。秋天成熟后,任凭市民采摘食用。不过届时会有提醒牌告示:采摘注意安全,一次食用为限.......。为什么大街两旁不栽种香梨树?我马上联想到,一旦果实成熟,交通安全会是大问题,再者是成熟果实掉落会砸坏行人和车辆。

 三

我们走在风景带林中,聆听河水哗哗流淌,欣赏河岸风景。楼宇时高时低,在绿树掩映下,犹抱琵琶半遮面。座座桥梁跨河而过,桥上车流不息,汽车马达和喇叭声伴着河水流淌,给这座宁静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河水孕育了这个城市,浇灌着香梨树,香梨树成就了河流的风景。库尔勒的美还在于穿城而过的几条河流,一条叫主城区孔雀河,一条南市区杜鹃河、还有一条开发区白鹭河。库尔勒市实施三河贯通工程,打造新疆水城威尼斯,孔雀河景观带、孔雀河公园以及天鹅湖已成为市民休闲散步、锻炼身体的绝美之地。

库尔勒给人印象除了美,还有极地反差。城里是美丽的现代化生活,城外是荒山戈壁沙漠。也正是这种反差让人对这座沙漠绿洲产生了崇高敬意:美丽的孔雀河不仅哺育了库尔勒这片荒山戈壁沙漠中的绿洲,也让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灵气。

有河必有桥,我们炎热时在林荫中穿行,凉快时候沿河漫步,时不时要穿过座座桥梁。有人说库尔勒市因盛产香梨被称为“梨城”,现在,把这座城市称为“桥城”同样准确。随着城市“三河贯通”工程的完成,库尔勒市共有梁桥、拱形桥、立交桥等大小桥梁40多座,成为全疆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桥,连接库尔勒新老城;桥,沟通着市民的过去和未来。如果说香梨给了这个城市甜美,桥则赋予了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从“梨城”到“桥城”的变迁,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美好。

一方水土,因风雅而美丽;一座城市,因历史的积淀和教养而文明。我们脚下的河流叫孔雀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据徐松《西域水道记》载:“河水西行三十余里,出山。水转南流二十余里,经库尔勒与军台之间。又西南,凡七十里,经哈拉布拉克军台南。二十余里,又西,经库尔楚军台南而西。”从清光绪至今,尉犁段一直叫孔雀河。孔雀河起源于博斯腾湖,河水一年四季不断流,沿河风景旅游带已成为“梨城”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孔雀河玉水如带,百步一景。清晨薄雾轻纱,爽气怡人,晨练的人们在这里吐故纳新,采天地之精华;晚间夕阳铺水,人入梦中仙境,人们在这里乘凉散步,观夜景之妙。

 四

如果沿河走的话,半天可以沿河岸到达城市的每一个位置,我们在身心愉悦中来到了孔雀河公园。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雕塑映入眼帘。走到近前,心生敬意。马上就能记起他带给我们胡天八月飞雪的壮美和古来征战的惨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雕像就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诗人表情凝重,右手捋胡须,向左回望。他是在回望长安,思念大唐的君主?还是回首西北,心忧在严寒中战斗的将士?我们久久地驻足停留在这里,凝视着诗人的表情,品味诗人的诗意、想象过去的战马嘶鸣。

孔雀河是库尔勒人的母亲河,相传诗人当年出征西域,曾在这里饮马,故又名“饮马河”。岑参自小贫困而志存高远,通过不懈努力在诗坛崭露头角,到长安后选择出征西域,希望通过疆场建功立业。库尔勒见证了这位大诗人两次出征边塞的经历和功绩,岑参最高官至嘉州刺史,没有登堂入室封侯拜相。

诗人第一次从戎只是丰富了其人生履历,未曾精彩。岑参第二次来到了位于轮台的安西都护府,在治军严明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手下做一名判官。闲暇之余,看西域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时而诗兴大发。他的边塞诗由此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极富浪漫。一年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带军势如破竹使京城长安危急,岑参忧君心切,便带一拨人马日夜兼程向长安奔去。至此,诗人再也没有回到这里。

诗人到长安,因在军营久而性直,一言不合顶撞了皇帝,被贬为虢州长史,最终也未进入权力中心。满怀报国壮志,想在铁马金戈中开拓前程。岑参虽然未实现人生理想,却因为诗名不朽,他的边塞诗,是盛唐的如血残阳。公元770年,诗人56岁病逝于成都,留给后人无穷的边塞诗歌瑰宝和无限的崇敬与哀思。

诗人第二次出塞,人生之阅历更加丰富,能力也显著提高。先后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和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他佐理军政要事,处理文书,运筹帷幄,供应军需,安定民族,发展经济,为建设西域,促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立下汗马功劳。边疆的自然风光、军队的征戍生活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岑参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像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两次出征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的壮举。尽管生活之苦,环境之劣,但其心情乐观,名篇佳作不断。人们一直把边塞看作绝域,人未到心先寒,可诗人别具慧眼,从边塞的广漠和荒凉中发现它的庄严与美丽并热烈歌颂,并用之于衬托将士们的英勇。“赤焰烧虏云,炎气蒸塞空(《经火山》)”写出火焰山的壮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早雪的美丽;“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热海行》)”绘出边庭风光的奇异;“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火山云歌送别》)”道出火山云的变幻无穷......妙笔生花,令人惊叹。

诗篇传千古,边塞代名词。岑参在历史上的作用独特深刻而不可替代,他的那些文字,洒脱豪迈而真实瑰丽。岑参作为一个文人已经逝去千载,但他开创的边塞诗风却能流传至今,让人爱不释手。穿越千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万里如虎。念想诗人诗句,我们在雕像前驻足,久久不愿离去。这位为西部边塞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又为无数后人留下价值无穷的精神财富,应当受到我们深切怀念,梨城人故以雕像纪念之。

库尔勒的美,美在四月。我不曾看到梨城四月梨花如海,花颜如雪。但我参加过很多梨花节,能够想象到库尔勒梨花之壮观气势,“半城梨花半城水”应当是何等的美丽和皎洁?遥想诗人的诗句:“忽如一夜舂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是“未表边塞雪,只描梨城花”了,为写实,非虚比,成为神来之笔,千古绝唱。

我好想长住库尔勒,等待来年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我眼里,梨城梨花满眼,开遍孔雀河两岸,开遍天山南北,开遍塔里木河流域,蔓延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梨花掩映下的笑脸如同梨花一样灿烂绽放,清脆欢快的笑声带着梨花树树深情传遍四面八方........

                                                     (原载《参花》2018年第三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