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幕下,我走进了华灯绚丽的赣州。
此行的目地,一是探亲访友,二是观光旅游。
赣州也称“赣南”,位于江西南部,是一个文明古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它毗邻福建、广东、湖南,曾经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汇聚了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像一部內涵深刻的经典之作,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
当夜,我住在亲戚家。由于下雨而没有外出,只是站在窗前隔着玻璃看了许久的城市夜景。只见满城的灯光犹如星河,由近到远望不到边际;满城的高楼披着金银珠宝,在夜空中争宠斗亮。夜是灯的世界,有了灯,城市才更有活力;灯是城市的衣装,有了灯,城市才更为亮丽。满目的灯光,让我看到了赣州的发展,他已从古城区跨越了章贡两江,让经济辐射到五湖四海,甚至跨海越洋。
次日依然小雨,我本想趁着光和景明之时去看看风景,可这样的天气实在令人遗憾。亲戚懒懒地起床了,他开车邀我去逛万盛购物广场,这是集休闲、饮食、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全业态组合的复合型商业广场。既然雨天不方便露天观光,逛逛超市也罢!
我们开车向广场奔去,车窗外的一路风景令我赞叹不已。
洁净,是赣州的第一品牌。从小区到大街小巷,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不用说烟头垃圾,就是灰尘都几乎用手摸不到。城里的空气像郊外一样新鲜,路边的植被不染一点尘埃,这是在绝大多数城市享受不到的,难怪被公认为文明城市,它的荣誉没有一点瑕疵。
从古城区到新城区到开发区,虽然建筑物越来越高,但建筑的结构布局注重舒适和环保,这与许多城市有地就占有缝就钻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老城区,香樟树又大又多,千年古樟都快成精,一棵棵像撑天巨伞,把街道,店铺遮得严严实实,让人们切实感觉到“大树底下好乘凉。”
新开发的地方,每个建筑群都留有足够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在人口密集的购物广场更是做到了空间大,设施好,安全又环保。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人们自然会感觉到心情轻松和愉悦。
万盛购物广场规模宏大,里面休闲、购物、饮食样样都有,我们在这里面逛了整整一个上午,然后找了个特色餐厅吃中饭。饭后,正好在大余工作的侄女也来了,于是一起参观了赣州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
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参观团,他们与我一样,怀着对老一辈革命者的崇敬,来这里了解苏区的红色文化,接受革命的传统教育。通过视屏、文字和图片介绍,我似乎看到了放牛娃拿起了红缨枪,读书郎弃笔从戎,工人农民也举起了长矛大刀,从反抗白色统治到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铭记在我心中。团结就是力量,民心就是支撑,从中国革命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穿街走巷,最后到了八镜台。亲戚说这里的风景不错,于是我撑一把雨伞冒着阴冷的小雨登上了古城墙。
登高远望,烟雨茫茫,在朦胧的细雨中我看到了章、贡两江。一江在古城墙的右边,波涛汹涌,浩浩荡荡从远处奔来;一江在古城墙的左边,水波荡漾,蜿蜒流畅。我不知哪条是章江哪条是贡江,但我知道章、贡两江就在此处汇合。我喜爱自然风光,特别喜欢有山有水草木茂盛的地方,就在城墙的脚下,有千年古树遮荫一片,有槐树成林,翠竹成片,如此风景,当然值得欣赏。
我一边看着右边的河水,一边赏着左边的花草树木,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个玲珑庭院,据说是蒋经国的旧居,1940年至1945年蒋经国及家人就住这里,在城墙上看,风景也很迷人。蒋经国旧居依着古城墙而建,在最高的位置,按历史年代推算,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想当年这里应该是铁壁铜墙戒备森严,如今却也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第二天,天气晴朗,在亲戚和侄女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赣南的山水怀抱,品味了赣南的美味佳肴。
赣南的旅游景点真多,有自然景观、人为景观、历史遗迹等。如:安远三百山、宁都的翠微峰、赣州的宝葫芦农庄、白鹭村、夜话亭、宋代城墙、八境台,大余的丫山、梅关古驿道等,这都是很美的景点。
赣南的红色文化很感人,如:红色故都瑞金、战地英雄兴国,一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一个是1955年共和国授勋54名兴国籍的将军县,每一个地方都有无数的感人故事,每一位将军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精英,值得令人寻访、参观、学习。
除此之外,赣南的土特产和美食也是闻名遐迩。比如:三杯鸡、艾米果、黄元米果、烫皮、荷包胙、赣南小草鱼、南安板鸭、仙人粄、赣南脐橙、月亮花生巴,这赣南十大美食,还有赣南鱼脯、红薯条、萝卜条以及各种糍粑都是很有名气的。
赣南是客家族的集居地,赣南的饮食文化又称为客家饮食文化,它的历史也渊远流长。如今在许多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赣南风味”、“客家菜馆”这样的酒店招牌,说明了赣南的饮食文化也像赣南的红色故事和绿色旅游一样吸引了全国,甚至世界上的许多人。
如此美丽的风景,如此深厚的历史背景,如此经典的饮食文化,如此独特的红色典范都集中于此,赣州,必然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
2015年12月16日谭晔写于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