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令人心烦意乱,高温作业,更是让人难以煎熬。每当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就想置身在山间水域,享受大自然的清凉,或坐在空调下,写点夏日里狂热的文章。然而,悠悠岁月,碌碌忙忙,很难挤出休闲的时光。平心而论,产业工人,如此敬业,企业必然腾达辉煌。
今日休息,难得有了自由的时光,可以放松心情,实现多日来的愿望。
趁着早晨的阴凉,提一套钓具,去孔目江垂钓。江水清澈,水中冒出了串串鱼泡,是有鱼靠岸!我赶紧摔钩投料,企盼着收获的希望。
风平浪静,江面如镜,蓝天映水,白云沉底,高楼倒立,绿树倒挂在江堤,还有公交、行人......一幅夏日的风景,沿孔目江延伸。
时间在水底流逝,晨光化去,烈日腾空,露珠干枯,草木低头,浮标依然静立水中,一动不动。
有人洗澡,搅乱了江边的风景,沙哑的蝉鸣,扰乱了我的心情,我只好收起钓具,尽早回家。
坐在空调下,有一种凉快,虽不及山间水域赏心透气的凉爽,但也足以防暑纳凉。泡一杯绿茶,慢慢品尝,悠悠的茶香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家乡。夏日的早晨,幼小的脚丫踩着露珠的清凉,走进了山间溪旁,摘松果、掏鸟蛋、网小鱼、耙松毛,满山的植被,透着一股诱人的清香,就连每一把泥土,都蕴着天然的醇香。在林间听鸟鸣兽叫,在溪旁观小鱼戏水,每一处,都有享受不完的清凉。家乡的山水,酿造出新鲜的空气,天然的氧吧,让人神清气爽。
吹着空调,品着茗茶,忽然想起要写点文章,产业工人,靠双手维持生计,文人墨客,用笔墨书写人生。心烦则燥、心静则凉,今日正好,可以借此休闲的时光,静下心来,把昨天写进历史,把明天写成幻想,至于今天?那就随意夸张!
有了激情,就有了灵感。思路像奔腾的长江,文字像火热的阳光,走笔在白纸上龙游,比试卷上的文字更加轻松、自如。正当笔尖生风,突然停电停风,小小书房,片刻成了蒸笼,流畅的思路,犹如小河干枯。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夏之绝句如此少?不是江郎才尽,是文人的汗水渗透了笔端!
汗水浸湿了纸张,文字变成了花样,本想用心打造精品的文章,却因停电,令人失望。水是生命之源,电是现代生活的依赖,如今的生活离开了水电,就连地球都要停转。
我的童年是在煤油灯下度过,那时的家乡还没有通电,在漆黑的夜晚,全家人围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大眼瞪小眼,没有一点现代的时髦。如今家家电气化,人人电子化,有了电,就有了无穷的乐趣、无尽的享受。你看,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过路的行人,一个个、一群群,都在弓着背、低着头,玩他的手机。中国正在走上坡路,国民自然要弓背弯腰,不过,经济发展了,精神却空虚了,这也不是件好事!
气温越来越高,空气快要燃烧,我移步客厅,见二老摇着蒲扇,四眼盯着黑屏电视,忽然有了感想:以前没电照样过日子,如今没电难道就过不了日子?当我看到电磁炉、电饭煲时,又深有感触:确实如此,今天的中饭没法烧!
中饭没着落,两老家中坐,我得出门买点快餐,让大家肚子不饿。
沿街旁绿树底下行走,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树荫丛中也滚烫。记得小时候,在“三伏加秋,嗮死泥鳅”的季节,我头顶正午的太阳,在滚烫的水田里捉泥鳅,也不觉得有如此炎热,如今的气候变了,要么就是城里的空气不好?我一边思索,一边搜索街边的餐馆。满街行人,汗流浃背,人人都像炼钢工人,只有穿短裙的少女还算有点迷人。
一路火热,却不见火热的生意。沿街商铺,冷冷静静,有几家餐馆,乌烟瘴气,厨师被呛在门口喘气,看来买快餐也无戏。我只好打道回府,途中遇见英俊少年撑伞卖瓜,满脸稚气,价格便宜,不像商人刁蛮投机,于是买两个“麒麟”,孝敬二老解渴。
刚进家门,忽听墙上挂钟“嘀”的一声,来电了!风扇转了,电视亮了,两老的眼睛也跟着亮了。我赶紧烧饭炒菜,深怕再受停电的干扰。
饭后,我继续坐在空调下写文章,虽然思路有点卡壳,文字有点碰碰磕磕,但夏日的文章,决不能让它与汗水一起流失。
谭晔写于2014年8月
原载《新余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