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剑刚的头像

陶剑刚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9/11
分享

勿让孩子输在累字上

某日,我走过某大学宿舍大院门口,这是一所当地二本大学。

我倒不至于对这所大学突然感兴趣了,而是对这所大学的学生忽然发生了感慨。

怎么说呢?当我走过这所大学宿舍大院门口时,有学生穿着迷彩服,迎着初升的朝阳,排着长长的队伍,正鱼贯而出;这些大概是刚入学的新生吧?我心里猜想着。他们大概是去一个不远处的操场,做例行军训吧。这本来是一幅朝气蓬勃的生动画面。

我倒也不是对这些新生军训突然发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我是对这些新生的个子感到惊奇,因为这些学生的个子,普遍长得特别矮小而微胖。看他们身材,我感到一些吃惊。都大学生了,却一个个长得得跟小萝卜头似的。初我以为这些穿着迷彩服的学生都是女生,但我定睛观察,其中也有不少男生。应该说,现在后代的身高一般比父母辈要高出不少,而这些学生为什么生就如此矮小?睢,这一个个,像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颇为滑稽。

然而,我没有对着这些年轻人发笑,也笑不出来。只是我脑海里闪电般暴出一个词:累。可能这些学生是被读书所累坏了;抑或是被学校和父母的高要求累坏了。现在有许多孩子都这样,少睡眠,拼命往死里读书,平时多吃一些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现在有许多家庭,当孩子还处于一个好玩耍年纪的时候,却被大人所报的众多课程补习班、培训班之类安排得满满。其实,这样的读书和培养方法,非常之糟糕。

一般说小学甚至初中成绩好的,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成绩好。但往往是小学甚至初中成绩差的,或倒是真的会成为成绩差的学生了。特别是小学阶段,女生成绩就往往好于男生。这给人造成一个假象,以为女生总比男生聪明许多,后来进入高一级学校,那些女生为了挽回失去的面子,平衡自己失落的内心,往往会狠心学习,拼命用功读书,而结果适得其反,真不能简单地说,一个累字了得。

孩子成线好与不好,说白了,不是由孩子读了多少书、请了多少家教老师或报了多少培训辅导班而决定的,而是由众多因素合力而成。比比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再比如孩子所处的家庭学习环境,对知识的好奇心等等。孩子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那是死的,其实,最不重要了;重要是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但这点往往被许多家长所忽视。其实,作为家长更重要的事,是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任何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做父母的当然对这些宝贝寄托着深深的期望。眼下,有一句话非常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咋听,非常在理;但细分析,问题来了。比如我们看跑步比赛,输在起跑线上的,并非后来一定就是输定了;赢在起跑线上的,并非后来一定就能夺冠。

回想起我自己有一位早年的同学,家境特别差,本人读书时成绩也不突出。但他有一个特点,从小不服输,爱动脑子,肯钻研,还爱做什么事情总爱带个头。四十多年一挥而过,现在那同学过得很好,一点也不比当年成绩好家境好的同学差。他不但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事业,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生活过得不错,至少比他的父母辈强得多了。

以上这个例子,当然是个案,无非是想说明一个现象,暂时“输”在起跑线上的,只要自己肯努力,后来也会赢。

曾经有人问我,你家孩子如成绩不好,你咋办?我回复说,去读个高职或职高之类的,学好一门手艺,强身健体,以后踏踏实实地生活,也不会输到哪儿去。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技术的众多劳动者。我想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可现在市面上,仔细一瞧,“空头的”孩子还真很多。早几年有记者朋友跟我说,如果你到国外,看到懒洋洋地在公园或什么地方晒太阳的都是国内的公子哥富小姐,这些人被有钱的父母送到国外来,混一张没啥用的洋文凭回家。这些孩子往往是父母重视,家境也好,但自己少有这方面的才能或自己有点才能但却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想努力而输在了“起跑”之后的。

一位清华北大两校教书的教授说过:“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无限投放的无底洞。”这话说得在理。我遇到过一位刚结婚不久的朋友,一怀孕,就打算去报个胎教班,与此同时,挺着个大肚子,提着十二分的精神,去打听学区房,并着手筹划搬房子的事宜,而这房子还是新房。看这阵势,誓要将未出生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科学家之类。

许多家长恨铁不成钢,只要孩子学习上需要什么,就无条件满足什么。他们还不断地分析孩子的成绩单,鼓励孩子好上加好,勇往直前。弗洛伊德讲过,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这样逼出来的孩子“成绩”,非常不真实,孩子日后往往也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不要以为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大学,一切都好。没有成长性,孩子日后再进一步学习、就业或深造,就显得困难重重,最后会败下阵来。这也就是当初成绩很好,成年后也就一般般工作的主要原因吧。

所以,北京大学渠敬东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第一是身体的健康。我想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更是如此。我们做家长,教育孩子,第一想到的是孩子的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少男少女,风华正茂,理应是挺拔阳光,他们如一缕春风,轻盈飘逸,和煦拂面,而不应该是自卑窝囊,暮气沉沉,给人或以古怪精灵的印象,或是老气横秋的模样,缺乏朝气蓬勃的英姿。

要想孩子成绩好,那当初家长就更应重视孩子学习的技能,并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家长觉得只要靠孩子自己单一的努力,多参加课外辅导,多报培训班来折磨性学习,如此这般,就能够走出成绩的低谷,那说明你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只有当孩子对读书保持着一种对知识的纯真兴趣,保持对学习生活的迷恋和将来科研的持久热爱与向往,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好的教养,即使眼下成绩有点不如人意,那只要调整好步子,或许将来还会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至少也不至于看着那些孩子读书学习生活,家长像是在感受一种深深的精神折磨或是旷野探险,总会令人提心吊胆,又仿佛是在看高空表演走钢丝,跳舞似的,摇摇晃晃,总令人不寒而栗。

退一步讲,即使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也绝对不能硬来。硬读书,反而使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一个“累”字上,将来做什么也无兴趣。我想,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劳动者也是顶天立地的,总比手无缚鸡之力的“空头”书生有用得多。倘若这样的情况发生,家长也必须要坦然面对,多反思自己,并与孩子“对号入座”,回想自己当初是不是也属于你的孩子一样的“料”?

我对我的孩子说,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即便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是;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心甘情愿爱读书,肯钻研。大三年级的数学奇难,不是任何人都能随随便便学好的;只要你的学生是认真听讲的,你就不要为难你的学生,而且还要帮他们过关,也就是说及格。但从这一点上说,似乎我也不像一个好父亲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