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兴国的头像

陶兴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5
分享

“灶烟起”印象

合着时代的节拍,跟着社会前进的步伐,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农村,由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市民。儿子工作和生活在青岛市的即墨区,我和老伴像候鸟一样,迁徙到了即墨。父随子移吧,这是现代文明赋予给父辈们背井离乡的义务和责任。

邻居们相遇时的视而不见令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高耸入云、林林立立的楼群,压的我呼吸困难;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人群使我感到生存的空间被极度挤压、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川流不息、无声而至的车辆迫使自己像兔子一样敏感机灵;媚态的霓虹灯闪烁着诱惑使我昏昏然、飘飘然…… 一时间感到灵魂在飘荡,精神无处寄托,难道这是“不服水土”在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症状吗?

当然城市也有令其点赞的地方,不断供的自来水,召之即来的出租车,挥之即去的外卖哥。至于景点、夜生活、饱眼福的地方,是不是可炫耀?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直到有一天,农历的三月二十五日,是我的生日,为了庆祝(母亲在世时,我从不搞此活动,因为那是母亲的被难日,即使母亲离世,也是偶尔被动庆生)走进了一家名字叫“灶烟起”的饭店,当我看到它的外观时,懵懵懂懂的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立即从混沌的世界中走了出来。这是哪里?在这喧嚣、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怎么会有它的存在?它是不是有将现代文明拉回、倒退一个世纪的嫌疑?

“观澜国际”小区的南门临淮涉河一路,出南门左拐、西行600米,就来到了店门北向、路南的淮涉河一路125号的“灶烟起”饭店了。 “灶烟起”东西长约五十米,主打建筑是一栋东西走向的低矮的草披房,再加上房前摆放着一些陈旧的物品,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穿着破衣服的人垢面散发卑缩地蹲在那里,与这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在草屋东端的屋顶上竖立着形象化、夸张化的烟筒,上书“灶烟起”三个白色的大字,它既是招牌,又像那个邋遢的人倔犟地竖起的大拇指在炫耀过往的历史的厚重和它在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院纵深(南北)约六十米,东北角是宽六米的院大门,大门左右各摆放着一尊挽着红绸旧山炮。左侧门垛立柱上悬挂着、披着红花的立式牌匾,上书“中国餐饮共产执行单位即墨老公社直营站”。在门垛与草披房之间是一尊左腿弓、右腿蹬手握红旗、颈系红领巾的解放军战士的雕像。草披房的房门是六七十年代我们家家户户常用常见的、陈旧的双扇木门,见到这户门,你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已往的过去,走近这户门,你就仿佛走进了那个以往的年代。房子的外墙壁上挂着一叶陈旧的小舢板,挂着牛梭头、马鞍子和一串串辣椒和玉米棒等,墙壁前摆放至木锨、蜡木杈、双腿楼、独轮小推车等一大宗六七十年代农村主打的生产工具,这些已经过时了的生产、生活工具虽已破旧、残损,但是根据房屋的结构摆放的错落有致,显示出“灶烟起”主人的匠心独运和极高的审美水平。走近它们,亲切感满满,你会立即回到那个岁月,被那个时代的真善美所氤氲、所陶醉。

走进双扇木屋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标准像。右拐或直入后的青砖垒墙、黄泥抹壁的的各个餐室上门槛上标注的不是通俗易记的一、二、三,也不是高大上的“君子居”、“群英聚”,更不是使人贲涨的“石榴裙下”、“天上人间”,而是“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等。各餐室门也是以前用过的双扇木门,窗是木格凌子窗,顶棚是六七十年代常用的花纸裱糊。连接各餐室的甬道上,房间的转接处艺术地摆放着过去使用过的耙楼犁鏱,抗日战争时的机枪、手榴弹、掷弹筒等等。进入到餐室内,每间室内除摆放着保险灯(马灯)、酒凝子、摇把电话机、黑白电视机一些古老的物件外,墙壁上张贴着一些黑白相片。不同的餐室展现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如西安事变,四渡赤水、淮海战役、重庆谈判等等。在就餐的时间,你可以回顾、领略那个时期的辉煌与伟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今天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品尝美味、享受人生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服务及工作人员多为上了年纪的大叔、大神,一律穿红军装或人民解放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在照顾了老年人就业的同时,更多体现的是真情与实在。

经营的饭菜主打的是一鱼、二猪蹄、三是土公鸡。当然其它菜系也是一应俱全、无与伦比。炒、蒸、炖、煮,熘烤汆味香色美,质、量俱佳的同时,透着的是满满的实惠。

初次来到“灶烟起”,怀旧的情绪突然高涨,同时也怀着好奇心,在餐前浏览这里的一切。第几几生产队单独的餐厅里已经客满(这些单独的餐厅需要提前预定),除此之外火锅大厅和烧烤大厅也已爆满。而且年轻人居多,在这里所说的年轻人,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总称。我同时纳闷,这里的一切能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产生共鸣而趋之若鹜,而那些年轻人为何也青睐这里?我怀着探究的心里找了多个年轻人搭讪,他们说,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从书本、传说、媒体上他们知道了那个年代是一个人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年代,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一是享受这里的美食,更重要的是让这里的正气涤除自己身上萎靡不振的晦气,压力爆棚的戾气,找寻原来的自己。

“灶烟起”生日红火,如日中天,客流激荡,以至于常常排队等候,这在今天这个物质过剩、竞争激烈的时代,已经是一种不常见的另类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门前摆放着的一块写着“敬告 由于本店业务接待能力有限,常常排队,敬请各位顾客听从安排”的告示牌,便可窥见一斑。美味,这里自然是应有尽有,不可否认的是其它高、大、上的餐饮也是应有尽有,但是从他们那里的门可罗雀和这里的摩肩擦踵看,人们享受美味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享受那个时代文化内涵及真善美的熏陶。

物质上的贫穷,带给我们只是感官上的不适,精神上的贫穷会将我们带入万劫不复的灾难深渊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