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宗洋的头像

唐宗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7
分享

两年高中太匆匆

唐宗洋

80年高中毕业,上个世纪的事了,那时我虚年17岁。

印象深的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那时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在老家唐庄读的,高中要去十里外的陈堡就读。

在陈堡读高中是要住宿的。周六放学步行回家;周日下午我们肩上背着塞得满满的萝卜干(这是一周最重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零食兼菜肴)的长长的塑料(那时勘测队放炮找矿用来装炸药的袋子),边走边嚼着萝卜干返校了。

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学习也比较紧张。我那时个头比较小(站队上操是排头兵),自我感觉比较懵懂。老师同学又不断变换,高二按文理科重新分班。不经意间,高中就毕业了。

40年前的人事,现在回忆起来,要费好大的脑劲还不定如愿。

高一时,时庆涛老师教我们语文。时老师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结果被调到公社当文书了。接替的,是仅比我们大几岁的年轻帅气的王干老师。

王干老师也没教我们多长时间,可能是调到高邮去了的缘故吧。

印象中,他眼睛大大的,有神;嘴角很特别,好像总是用力往两边咧,两个嘴角处形成了凹陷,似乎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笑容决定了课堂气氛的活跃。记得他讲课时,右手总是捏着粉笔,不时举到右肩上前后来回晃动。有时晃动的幅度大起来,似乎要将粉笔砸向开小差的学生。其实,这幅度是跟他讲课的情态合拍的。

一次语文测试后的试卷分析课上,当分析到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时,王干老师说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把“仓廪实,则知礼节”中的“廪”字解释对了,突然就提到我的名字。说实话,当时我真的不理解那段文言文的意思,纯粹是蒙的。那堂课不仅让我永远记住了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还激发了我钻研文言文的兴趣。

王干老师喜欢打篮球。那时下午放学后,操场上经常进行教工篮球赛。王干老师个子不高,打不了中锋。后卫和边锋他穿梭灵活。他远投命中率不是很高,投中一球往往赢得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有一次,王干老师正带球突破时,突然发生了意外。他右手把球传给了队友,左手提着裤腰往我们这边走来。原来是裤腰带断了,场上场下爆发出一阵哄笑。他对我们说,谁把腰带借我用一下?大家说借给你我们自己怎么办?他说你们提着裤子看有什么要紧?很快他系上腰带继续上场了。我们几个对着他远去的背影大声笑喊:“王老师,使劲干,再断了,我们有的是裤腰带!”

再提到这事时,他说,前行的路上,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当意外发生时,你应该知道如何去应对。这话可能是为了化解他自己的尴尬,却彻底消除了我们不时流露的恶意的坏笑。联系他在球场上奋力的拼搏,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受到了不少启发。

后来,我入了教师这一行,王干老师却离开了。再后来就听到他和王蒙的对话,看到他发表的越来越多的作品,见识了他在中国文坛风生水起……

 

微信上我和王干老师开“微笑”说:“您拿起钢笔,文坛多了一位著名作家、评论家;您提起毛笔,书坛又多了一位书法家;您若是把粉笔捏得久一些,教坛一定会多一位教育家的!”

前一段时间,时庆涛老师为他的乡村文化村史的编撰来泰州,和沙黑老师一起小聚。席间,我笑着向沙黑老师介绍,上高中时时老师教我们语文。没多久他就感慨“孺子不可教也”,于是弃我们而去。王干老师接着教,没多久发出同样的感慨,也弃我们而去。他们都不教书了,改道著书立说去了,而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文坛的幸事。

   40年过去了,陈堡中学的两年高中生活更显短暂,记忆大都很模糊,对王干老师的印象却相对清晰。这么多年过去,能留在记忆中的,我想,都是值得珍惜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