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原人家的头像

华原人家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09/08
分享

石柱塬上玉米大丰收

玉米熟了,石柱塬上的玉米熟了,阿来村的玉米也熟了!玉米大丰收,我们村人都说今年的玉米是个大年,大丰收,大多数人家的玉米亩产都会超过千斤!看到眼前这一派丰收的景象,收获着丰收喜悦的庄稼人就像成熟的玉米,咧开大嘴巴露出亮闪闪的牙齿,个个喜笑颜开。

    石柱塬上从啥时候开始种玉米谁也说不清。由于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产下的玉米不仅好看,更是好吃。熬的玉米糁香喷喷,油糊糊,喝一口就会贯通全身;打的搅团筋筋的,滑滑的,吃一口真是满口爽快;蒸的玉米皇皇(发糕)硬生生,口感糯甜糯甜的,睁大眼,张大嘴,美美滴咥上一口不光是甜在嘴里,而且醉在心里!这么好的地方,产的这么好的玉米,做的这么好的美食,吃一次便终生难忘!难忘的不仅是美食,更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在早些年,由于旱塬上的土地瘠薄,靠天吃饭,再加上受种子、肥料以及耕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我的印象里当时大部分品种是“野鸡红”,多数玉米亩产五六十斤,好的也不过一百斤左右。后来,各个玉米种植区派农技人员在海南培育杂交玉米,产量相应就高一些。记得那个时候收玉米时,生产队统一把玉米收倒,再派人去掰,之后还要派专人翻摊子拾玉米。集体拾过以后,个人还要去再翻再拾,你翻了我翻,我拾了你拾,真可谓是“颗粒归仓”呀!

    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玉米种子不断更新,配方施肥大力推广,耕种技术迅速提高,适宜高原地区种植的“陕科9号”、“正大”等新品种,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增收主要力量。

    如今,你站在塬上举目望去,金黄中透着绿色的玉米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一个硕大无比士兵训练场,一望无际,一棵棵两米多高的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武士,个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像一枚枚手榴弹插在腰间,静静的等待主人的命令,随时随地向人们播洒幸福!

    当你看到棒槌一样大小的玉米棒,好像年轻人看见初恋情人似的,目不转睛,一个瞬间也舍不得离开。剥开玉米皮,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玉米粒,金黄金黄的,粒粒饱满,颗颗发光,就像金黄色的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绚丽夺目。刚刚离开包皮的玉米棒,用手摸上去好像少女的脸庞,润润的,滑滑的,使人爱不释手。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前几天的一场秋雨,使得塬上的气温急剧下降。昨天晚上天气放晴,今天凌晨以后最低气温降至摄氏12度,人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衣服,早上五点多就纷纷下地收玉米啰!

    站在村口望去,一个个庄稼人兴高采烈的向幸福出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齐上阵。有提筐的、有背笼的、有拿镰的、有扛撅的,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再细看,老年人戴着草帽疾步前行,小伙子光着撒一个劲儿往前穿,年轻女人怕晒黑,就把自己从头到脚裹的严严实实,只给眼睛留了一道缝。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应有尽有。最威武耀眼的则是玉米联合收割机,庞大的体格如猛虎下山,轰鸣的机器声如雷贯耳!收割起玉米来,它伸出四个一米多长的“虎牙”,以排山倒海之势,势如破竹之功,瞬间,满地的玉米便收入囊中,鬼斧神工般的粮草分离,站在旁边观看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伸出大拇指给“铁老虎”点赞!

    塬上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塬上人热火朝天的秋收季,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

    玉米地里忙碌的人们不知疲倦的用力掰着玉米。天南海北的嗨谝声,玉米叶的“哗哗”声,掰玉米的“啪啪”声,远处“轰轰隆隆”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加上时不时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全然构成了一曲美妙的金秋金曲交响乐,震撼着、鼓舞着庄稼人收获新时代和高科技给庄稼人带来的恩惠和幸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