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原人家的头像

华原人家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09/28
分享

记忆中母亲的味道

    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到老屋里去看看,尽管院子已经种上了庄稼,尽管五孔窑洞没有了窑门墙,尽管院子已经面目全非……,但在我心里的记忆却纹丝不动,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站在家门口的位置上静静地凝视着,因为这里是母亲一生中守望最多地方,不论是家里哪个人,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出远门,母亲都会站在这里守候着,或接或送。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迎接儿女时那份欣慰和欢喜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儿女离家时母亲那份牵挂和不舍的目光!

    每每在这一刻对母亲的记忆就会如潮而至,母亲打扫院子、母亲喂鸡、母亲坐在厨房门口的台阶上择菜、母亲坐在大门口纳鞋底……清晰而完整,历历在目!这就是我记忆中母亲的味道。母亲的味道融化在我的血液里,铭刻在我的骨子里!

    母亲的味道是人生百味中最初的味道,也是最真最幸福的味道。也许是恰逢中秋节的缘故吧,我站在家门口,母亲炸糖糕的味道扑鼻而来。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在过中秋节或是过春节母亲要炸糖糕犒劳全家老小。每次炸糖糕的前几天,母亲就要悄悄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连续几天我都激动不已。怦怦跳动的心无法安宁,帮母亲干些另活好像脚底生风,走起路来又快又有劲,为期待这将要到来的美好时刻我兴奋不已。

    我有一个叔伯大哥和我们亲如一家,母亲每次做“特别好吃”的,父亲就要请大哥来一起分享,吃糖糕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农村人活计多,母亲一般都是下午就把“和面”等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在晚上“清闲”下来后才开始炸。父亲和大哥坐在炕上,不停地抽着旱烟袋,谈论着农活和收成如何,我和哥哥姐姐们跑前跑后给母亲帮忙,运送着炸好的糖糕。母亲炸的糖糕酥软香甜,用筷子轻轻一夹,糖糕表面薄薄的一层脆皮就会瞬间裂开,薄如蜻蜓翅膀一样的碎片透着亮光,一片接一片的脱落下来,黄褐色大小不一的面粒唰啦啦的往下掉。吃到嘴里用牙轻轻一咬,舌尖上立刻就会有一股酥、嘛的感觉,继续轻嚼,糖糕皮的软滑,加上没有化尽的糖粒等馅料发出的咯吱声,让人心神俱碎,飘然若仙。

    全家人品尝着酥软香甜的糖糕,喜滋滋、乐呵呵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幅农家炕头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画面使我心里特别满足和自豪,有这样的好母亲我是多幸福啊!

    糖糕是一种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做起来非常讲究。虽然我不会做,但母亲每次做“好吃的”我都要围着帮忙,留心学习母亲的手艺。母亲给我说,糖糕好不好吃关键是和面,要选上好的白面粉稍加些白糖,这样吃起来甜甜的口感很奇妙。要用开水烫面,边倒入开水边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搅拌,母亲用手捏一捏说要软一些好,软的程度是诀窍,决定着糖糕软硬和口感。然后放在大大的粗陶瓷盆里或摊在案板上让面充分融合后,再把烫好的面撒上干面粉反复揉捏,这个时候母亲都要地下头神秘自信的告诉我,手感要沙软,只有这样炸出的糖糕才外面起薄薄的脆皮,此时就要把面团起来醒一”,凭经验看醒好后把面揪成一个一个提子,再用手拍捏成面饼,五个手指捏上一撮加了红糖、白糖、玫瑰糖、核桃仁、黑芝麻和青红丝拌成的馅,加入后封口并轻轻拍成薄薄的扁圆形,就可以开始糖糕了。在五六成热的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整齐的放在铁丝编成的架子上沥去多余的油就好了

    刚出锅的糖糕起来香甜可口,酥脆诱人。小时候吃的是母亲炸的糖糕,母亲过世以后这些味道就少了许多,常常在寻找母亲的味道。在古城建国路吃过王师傅炸的糖糕,在柏树林尝过郭师傅炸的糖糕和枣沫糊,印象最深的还是位于小学习巷北口的“王家”糖糕。王家糖糕铺在古城也是数一数二的,门面不大,也没有特别的装修和招牌,只是在门头上方挂了一条大红横幅,用黄颜色印着”王家炸糕”字样,这家铺子除了糖糕还有糯米炸糕。每次去这里吃糖糕,吃客们都是满满登登,络绎不绝。其中有当地回民朋友,有市里的常客,还有西安周围几个县的老吃客。这些吃客自己满腹后还要再买一些带回去让家人和朋友解馋。

    尽管这些都是西安城里久负盛名的糖糕铺,但这是大城市的味道,与母亲炸的糖糕相比就是少了亲情,每次品尝时都会勾起我满满的回忆—母亲的味道。

    糖糕同样也是陕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我的体会其特点是:酥、软、甜、香。酥在牙上,一碰就掉渣渣;软在嘴里,入口即化;甜在心里,咽下既醉;香在魂里,尝后就飘飘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