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德邦的头像

田德邦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8/25
分享

谢灵运的不归之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这些写景名句,在贵族平民中竞相传抄,作者谢灵运的名声震动都城。

谢灵运对自己的才情也毫不谦虚,酒后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也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

南朝的诗人中,谢灵运的确是一个另类。这种另类不只是说他的诗在当时与众不同,在流行了一百多年的空泛、神秘的玄言诗之后,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人,说另类还因为他叛逆的个性和放荡不羁的行为。

出生于大士族家庭,祖父是东晋大贵族谢玄,自己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谢灵运不可谓不幸运。

也许,少年得志以及显赫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对礼仪和法制的不屑。

封爵之后,按国公的惯例授予他员外散骑侍郎,不就。而升为秘书丞之后,又因事获罪被免职。重新任职后,又因杀门生获罪免官。

宋武帝取代晋朝后,谢灵运降公爵为侯爵,再任太子左卫率。

朝廷赏识他吗?在谢灵运眼中,朝廷不过是以一个文学人才对待他而已,因为并不曾授予他相应的有实权的职务。与许多文人一样,谢灵运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当权要政。知识分子不被赏识重用常有的那种心态,使他感到愤懑得不行。宋少帝即位后,谢灵运联系煽动不同政见者诋毁当权者。在他任永嘉太守那年,他便肆意游乐山水,走遍各县,一走就是十天半月,不再关心政务。他甚至想称病辞职,从此云游,寄情山水。

朝廷惦记他的“二宝”:诗歌和书法。命他撰写《晋书》,他只是粗疏地确立条目,终究没有完成。他始终怨恨着,尤其是当才能和地位在他之下的人被重用时,他心中更是不平。

他称病不上朝,自顾着凿池筑垣,种竹栽果。出城游玩,有时一走就是一百多里,经历十日不归。终于,朝廷暗示让他自己辞职…… 

谢灵运在浙江会稽始宁出生,本身钟情于山水。公元五世纪二、三十年代,谢灵运走进浙江会稽(今绍兴)秀丽的山水之间。

祖父谢玄给他留下了大量的资产,其产业相当丰厚。一路来到很早就想在这里自由自在度过一生的会稽,谢灵运的激情开始迸发。他带着几百个仆人、故旧以及门生,精心设计,开山浚湖,顺山沿路,建造楼榭亭阁,让几十重的层峦叠嶂变成幽静险峻的景致。会稽的山水风景与诗一样,都是他的杰作,人生达到如此境界,也是非谢公莫属。

在这里,谢灵运发明了一种传世的木屐——谢公屐,这种活齿木屐运用起来十分便利,上山前就抽去前齿,下山就抽去后齿。

天马行空似的作为,有时让地方官无所适从。谢灵运从宁南山砍木开路直达临海的时候,几百人浩浩荡荡的队伍惊动临海的太守王琇。当地太守对谢灵运理所当然是久闻其名,哪里得罪得起?互赠礼物,倒是有礼有节。

可是,另一位叫做孟顗的太守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因为信佛,受到谢灵运的嘲弄。谢灵运对他说:“掌握佛理应该有慧业,您老人家升天当在灵运之前,成佛必在灵运之后。”也许是自己仕途的不顺,谢灵运对看不惯的官员如此毫不客气,也算是内心情绪的一种发泄。可这位太守却因此心怀仇恨。尤其是谢灵运与朋友到千秋亭饮酒时,居然袒露着身体,大声呼叫,这在这位地方官看来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不仅有辱文人的斯文,还是对自己的大不敬。他派人送信给谢灵运,劝他别在这里这样闹。谢灵运大怒说:“我自己大声呼叫,关你这个痴人屁事?”

说到这里,我们看到,谢灵运对其后的李白,无论在诗歌还是处世为人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文人总是把释放个性看做等闲之事,然而这一点,与封建文化尤其是官场文化却是格格不入的。

孟顗终于因为会稽城东的回踵湖与谢灵运爆发了矛盾。谢灵运开山筑垣的兴致没有丝毫减退,他向宋文帝上奏,请求决堤湖水让它成为平地,得到了宋文帝的批准。可是孟顗却坚决不予。孟顗的理由是,老百姓对此感到惋惜,因为湖离城不远,水中还有物产。

谢灵运无奈,得不到回踵湖,他又只好请求把始宁县的休崲湖挖开为田,孟顗又是不容许。理由是湖挖开后会伤及无辜,危害人命。

一个看不起的小人物,也许就是大诗人谢灵运生命中的大克星。

原本指望开天辟地、纵情山水、安享人生的谢灵运不得不在会稽止步。因为两人不时用言论互相伤害,孟顗便以谢灵运恣意为由,上表告谢灵运有反叛之意,说他拥兵自卫,还公开上奏皇帝。虽然谢灵运也上表陈述事情始末,皇上也没有追究谢灵运,但也不想让他再回会稽。于是,任命他为临川内使。

离开会稽,让谢灵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谢灵运不曾将孟顗这个小太守放在眼里,当然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派。在临川,他依然是四处游玩放荡,很快被有司追究。

这次,却不是闹着玩儿,司徒派人拘捕了他。

谢灵运骨子里的叛逆个性,使他哪里容得了这样对待他一个内使的行为!他压根就没有将这些官吏放在眼里。司徒的行为,又激起谢灵运举兵抗命,他作诗写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有人说他对已灭亡的晋王朝念念不忘,对刘宋王朝恨之入骨,打算像张良那样雇用杀手刺死秦王,像鲁仲连那样义不帝秦。

朝廷派兵追捕讨伐了他,将他捉住押送廷尉,廷尉依法处以斩刑。

消息传到宋文帝那里,宋文帝爱惜他的才能,只想免其官职,但彭城王义康坚持要杀。宋文帝只好下诏说:“其祖父谢玄功勋略高于管仲,应该荫及他的后代。”于是,降死罪为流放广州。

押解他的人行至一个叫做桃墟村的地方时,遇到有人劫持。原来是同村人薛道双叫人购买了弓箭刀盾等武器,纠集一帮人在路口拦截。哪知,秦郡府早有防范,一举将准备劫持的人抓获。有司于是上奏到宋文帝,这次,宋文帝再也救不了他,下令在广州斩首。这一年,他四十九岁。

诗人生命的尽头也是以诗来结束的:“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诗中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叹,想当隐士都不能行,落得这样的下场。

其实,原因也许就在自己身上。谢灵运似乎很少有觉察自己过错的时候,他的“陨落”与其说是社会造成的悲剧,不如说是他个性造成的悲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