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永涛的头像

于永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5
分享

谒范公祠叹“山高水长”

春暖花开时节,满怀崇敬之情,再次拜谒淄博博山的范公祠。这里的范公祠坐落在博山的荆山上,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绝佳。南面隔壁是因园——清代现实主义诗人赵之信故居。北面是清代进士赵进美创建的饱含博山文化元素的怡园。西面下临博山秋谷溪河,流水潺潺,汇入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博山孝文化的孝妇河中。一座石桥横跨溪河,与青州古道相接,东西走向经过范公祠的门前。这条秋谷溪河,人们将它更名为范河。这座石桥,人们将它更名为后乐桥。显然,这是取“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意。

范公祠山门朝北,二进院落,依山势而建,是一组明代古建筑。走入一进院内,映入眼帘的是院中心的荆山泉,现更名范泉。泉北矗立着重檐八角曲栏回廊的范公亭,整个亭子端庄大气。原亭坐落于范泉池南,后来整修范公亭时将此亭移建于范泉以北,以正整个庭院的布局。范泉南为敬一堂,现为古今陶琉展厅。

泉西面建有一近4米长,高2米余的影壁。临池面雕刻有“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字大如斗,遒劲洒脱。笔力气势颇有王羲之《兰亭序》之书风。这是明朝天启五年淄川大书法家张中发先生所题。想必“山高水长”四字应该是取自范仲淹先生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四字后来由张中发的弟弟张至发出资刻石留存至今。“山高水长”四字又何尝不是人们对范公品格的感佩赞叹呢?!

院内的多棵白杨树合抱参天,挺拔向上,那棵古柏苍劲凛然,郁郁葱葱,衬托着范公伟岸刚正的品格。门边的迎山红、东墙处的迎春花竞相绽放,隔壁花园中的梅花星星点点,金光闪烁,她们仿佛仰慕这边范公的高贵品格和非凡文采,毫不吝啬地将芳香奉献满院。

触景生情,我不禁在想,从古至今,在博山这方人杰地灵之地,人们缘何对范文正公如此的情有独钟?这恐怕还得从范文正公的身世经历说起。范仲淹亲生父亲范墉,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谢氏无奈带他改嫁给原籍是山东长山县的朱文瀚。

据史料记载:宋咸平元年九月,朱文翰升任淄州长史。谢氏带着范仲淹随之北上赴任,当时就住在颜神镇的秋口。范仲淹在秋口的荆山寺上学。其间,已改名为朱说,拜崔遵度为师学习。之后,朱文瀚又调任长山县县令,前往老家长山县河南村居住,其老家有正室太太和儿子。这样谢氏仍住在颜神秋口。范仲淹随继父回长山河南村与朱家兄弟一块读书。

范仲淹特别孝顺,他在秋口读书的几年中,有时母亲回长山朱家料理家务,时间稍长,他便从淄州秋口沿着孝妇河徒步几十里到长山探望母亲。自己去长山读书后,母亲独居秋口,他日夜想念,常沿孝妇河探望母亲。

淄州颜神孝水承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淄州颜神自古素有孝乡之称。范仲淹孝水省亲的故事,感动了人们,大家赞不绝口,到处传颂。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废寝忘食,晨夕之间如饥似渴,给荆山寺的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以上这些,便是博山人对范仲淹情有独钟的特别因由。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一系列的改动地名、物名的热情,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要把原来的荆山寺改建成范公祠了!这都是源于对范公“山高水长”般的品格和恩德的景仰!

从范泉池东,拾级而上,过屏门,仰视可见二进院内的巍然矗立的《岳阳楼记》碑和居高临下浩气凛然的范公祠。

《岳阳楼记》碑矗立于范公祠高高的基座前,碑的正面雕刻着草书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个大字,苍劲豪放,大气磅礴。碑的背面雕刻着隶书体的《岳阳楼记》全文,清秀端庄。重读《岳阳楼记》心潮澎湃,再一次感受领略到范文正公那颗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范公凭借《岳阳楼记》,抒发、展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范公在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基础上进行了阐发。先是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角度讲说,诠释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进退得失而或喜或悲的要旨。强调要以朝廷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接着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角度解说,凸显了范公的爱民情怀。这也就赋予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新的、完美的含义。

追古抚今,不禁让人感悟,一个官员,不管是过去的封建官员,还是现在的党政官员,心中有没有老百姓,有没有先忧后乐的抱负,对于其无怨无悔、励精图治的干事创业是非常关键的。

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曾说,心无百姓莫为官。古往今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的于谦,都被他看作是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的人。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也是像范公一样的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的人。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此大好历史机遇,我们是多么需要有更多的像范文正公、焦裕禄同志那样的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和情怀的炎黄子孙、仁人志士,同心同德,踔厉奋发,无怨无悔地尽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事业啊!

肃立高高的台基下 ,仰望居高临下的范公祠,陡生敬畏之心。祠堂歇山式屋顶,青瓦覆面。三开间通堂,四根大圆柱支撑着廊檐、额枋,额枋中部悬挂着黑底黄字的“范公祠”匾额。祠堂两边开门,中间留窗,门窗、额枋、圆柱皆漆红色。门窗为镂空式棂状图案。中间两根圆柱上挂有黑底黄字的木牌对联。上联是“幼读荆山忧乐已识分先后”,下联是“长居庙堂进退更须论贤愚”。整个祠堂的外观给人庄重肃穆之感。

祠堂始建年代不详,此处旧有荆山寺,是范公当年读书的地方。后来荆山寺渐毁,明初,人们借寺废址,为范公立祠。平时香火不断,逢节假日瞻仰、祭拜、进香火者更多。

拾阶而上进入祠堂,墙壁上画有根据范公主要生平经历创作而成的大型故事壁画,祠堂后壁前正中塑有范公的巨幅端坐雕像,神态威严庄重,令人肃然起敬。我肃立范公面前,恭敬地三鞠躬,心潮起伏,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范公当年文治武功的画面……

天圣二年(1024年)范公调任江苏永州兴化令,数万民夫在他指挥下会战滨海。他们战胜了海潮、暴风雪等灾难,建成了150里的捍海长堤堰,保证了盐场和农田的生产。这是一项既有利于朝廷,又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人们把海堰称作“范公堤”纪念。

从宝元元年到庆历三年(1038年——1043年)范公带兵守边。一首《渔家傲·秋思》就是当时战地情景的真实体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胜利。范公立功升任枢密副使,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

庆历六年(1046年),范公被贬邓州知州,创办花州书院,正是在这里写出了千古传颂的《岳阳楼记》,范公在遭贬谪的境遇中,不仅没有怨言,没有牢骚,而且能够抒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抱负和情怀,这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皇祐三年(1051年),范公63岁知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5月20日,在扶疾上任的途中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痛泣哀悼。据了解,全国很多地方建有范公祠、范公纪念馆等。

臧克家先生的诗句就是以上景况的最好诠释: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挥别范公祠堂,顺势而下,再次来到范公亭前的影壁处,“山高水长”四个大字更加醒目感人——人民的感念,人民的口碑,才是范公这样的先贤志士的高贵品格和功德山高水长的真正根基和源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