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5月7日,我又想起了我的母校“和合五·七中学”,就是那所当年人所共知的“农中”。
——题记
现在的学生们只知道有农大,却不曾听说还有“农中”。众所周知,农大即农业大学,中国农大,江西农大,全国有不少这样的高等学府。而“农中”却鲜为人知。就连现在坐在和合中学教室里的千余名学生也未必知道,他们就读的这所学校的前身,就叫“农中”。
笔者曾经是“农中”的一名学生,多少年来,每当老同学见面,一谈起那个年代,那所学校,那段学历,免不了几分感慨,几声叹息。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第三年,即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八年,在和合乡的“西伯利亚”,鄱阳湖畔的大沔池圩堤(拦湖坝)东头的万茅山下,一块远离村落、草木丛生的处女地,有人在那里披荆斩棘,破草开荒,建起了一长一短两幢房子。这房子既不是寺庙,也不是道观(那年月人们只会拆庙),而是一所学校。于是乎,这个难得有人涉足的荒凉之地,竟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那时,和合隶属于大沙公社,这所学校是遵照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走光辉的“五·七”道路,才选择了这样一个适合于“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最佳校址。并美其名曰:“大沙五·七中学”。
而当地老百姓却习惯地把它称之为“农中”。
农中地处偏远地区,人为造成学生上学困难,学生们每周往返,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都是步行,而且是尽一色的“横岭路”。不像现在三两里的水泥或柏油马路,还要搭个车。
所谓农中就是既要读书,又要生产劳动。学生们每周除了带米带菜之外,还要带上一件锄、锹、镐之类的劳动工具。在校长、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挖山种油茶,垦荒种果树,造地种农作物,十几岁的中学生,却干着力所不能及的活。特别是一些才十二、三岁,个小力薄的学生,小小的手掌常常磨出血泡,结上老茧。但校长和老师们教育大家说:“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手上的老茧厚了,和劳动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学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吃水井是学生们自己打,烧饭用的煤是学生们一担一担到十几里路远的和合供销社去挑,学校的厨房是师生们在湖里的草洲上切土成砖,然后和泥垒起来的。学校还有个石灰窑,师生们自己动手烧石灰。
学校的房子非常紧张,所谓学生宿舍,是在那种“金”字屋顶的上方铺板成楼,靠近屋檐处还不到一米高,而且十分拥挤。每学期开始,老师都要给学生们主持分铺位,每铺所占地方的宽度大致只有一尺二寸左右。学生们的“边境”纠纷时有发生。
鄱阳湖畔,万茅山下的野蚊子又大又多,夏日的晚上,它们成群结队,哼着令人讨厌的调儿飞进校园,搅得学生们彻夜难眠。
那时,农中是和合地区唯一的一所中学,创办的头一年,只有初一学生,不过几十人。后来逐年增加,到1971年首届初一学生升至高二时,学生人数发展到300多人。农中的鼎盛时期是1973年前后,学生人数接近500人。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劳动课”也随之逐步减少,由原来的每周两天,递减至每周五下午半天。学生们相对能规范上课学习了。
农中的师资力量并不弱,老师们对教学也极端认真负责。在我的记忆里,吕敬前(数学)、于英恭(语文)、伍尤忠(物理)周献镇(化学)等,都是出类拔萃的老师,教学也是极其认真负责。
那时,学校收费非常低廉,每学期包括学杂费、书本费、柴火费在内,一生只需6.5元。尽管如此,由于当时农村老百姓普遍较穷,家长送子女读书一般都是勉为其难,大多数学生都能“知艰识苦”,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在恢复高考的头一年,即1977年,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博士后杜杨松,就是从农中走出来的学生,也是我的同榻(都昌话叫打通床)和同桌。
大沙与和合“分家”是在1972年,随着“和合公社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大沙五·七中学”也随之更名为“和合五·七中学”。
不过,人们依然称它为农中。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开始从文革的梦魇中走出来,学校也逐步走向正规。和合乡在青龙村设立初中,农中再次更名,叫和合一中,新建的初中则叫和合二中。
直到1990年,人们认为,偏远的农中应该到了搬家的时候了。即在乡政府南侧建校,将一中、二中合并,那就是现在的和合中学。
90年代中期,农中的校址被和合乡政府改办了林场,到21世纪初,林场瘫痪,那里又恢复了原来的寂寞和荒芜。
农中是文革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产物,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但它的消亡却是必然的。然而,尽管如此,我却坚持认为:它就是和合中学的前身,和合中学教育是从农中起步的。
讲完一段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最后,我想对和合中学乃至许多在校的中学生说句话:当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电视、微机的现代化教学,住在水电设施俱全,配有空调、卫生间公寓式的学生宿舍里,想想农中以及那个时代的学生,你们会有所感受吗?
首发2003年9月17日《浔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