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许多失之交臂,年轻的时候总认为以后有的是时间,用以后来慰藉缺憾的心灵,直到有一天感觉自己已经老去,许多的以后都成了终生的遗憾时,才明白只有现在,没有以后!
——题记
一、碧波荡漾的母亲河
不知道是心有所想,还是冥冥之中缘由天定。一个不注意,竟然偏离了主干线,驶进了一条不知道去往哪里的高速公路。我们原本就漫无目的,也不用修正路线,就迎着夕阳一路走下去。大约行驶了七八十公里,看到路边“小浪底景区”的广告牌,就向小浪底疾驶而去。
下午五左右到了小浪底。在路边停下车,看了一下景区示意图,才知道景区很大,游览已不可能,就想找个高地,眺望一下小浪底大坝的雄姿。几尽周折,未能如愿,又返回景区,进入停车场,交了十元钱的停车费,进入景区大门。
太阳就像一张山东大煎饼,金黄金黄地贴在乌蓝的鏊子上,没有一点温度,反而有股凉飕飕的感觉。走进公园大门,枯枝的梧桐、常青的女贞、青翠的竹子在寒风中抗争,在寒风中呼号。我们沿着步道走到黄河边,看到气势恢宏,与山齐平的小浪底大坝,我不由得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常说的一句话:“人定胜天”。
呼啸的寒风呜呜的刮过。脸皮被吹得刺痛发僵。耳朵都快要冻掉了。帽子也要被掀飞出去。我们强忍着寒冷,对抗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走上大堤。我真担心一个不小心会被强风吹进黄河。当我立于大堤之上,看到碧波荡漾,浩浩汤汤的河水,心中的震惊无语言表。我不禁自问:这是黄河吗?这是母亲河吗?母亲河不是浊浪滔天,泥沙汹涌吗?咋这里的黄河却是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呢?
我内心的惊骇把我的思绪拉出了很远。我初见黄河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到山东上学,往返的火车都要跨过黄河大桥。每次驶入黄河大桥,我都会从车窗中伸出脑袋,看一眼奔腾不息,浊浪滔天的母亲河。每次在火车上看到黄河,听着火车在铁轨上发出“吭嚓吭嚓”的声音,我就梦想着啥时候能真正的在黄河边走一遭。时隔不久,我的这个愿望就实现了——入校不久就放国庆节假了。我从泰安去济南游玩。十月的济南燥热难耐,当我来到黄河边,就想畅游一次母亲河。看着平静的母亲河水就像家乡暴雨过后的河水一样浑浊,也不管是不是呛人,就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脱掉衣服,跳进河里,尽兴的在黄河里游了一个来回。这是我一生中最大胆的一次尝试,不过有惊无险。因为黄河进入济南段已经失去了高山峡谷的凶猛,变得平静而温柔。游完黄河,心满意足,赶紧去车站,坐上班车赶回学校,跳进澡堂,冲洗掉残留在身上的泥沙,顿觉神清气爽,无比惬意。至今我都坚信,只要你有愿望,保不准哪天就会实现。
今天,在寒风呼啸中来到小浪底,来到黄河边,看到碧波荡漾的黄河水,就像做梦一样。如果济南当年的黄河水,就像现在的小浪底一样,我不知道在山东的四年时间我会畅游多少次母亲河。可惜,在我的一生中,只游过一次黄河。此时站在大堤上,看着连天接地的大坝,看着大坝的出水口喷涌而出,滚滚而逝,碧波荡漾的黄河水,我真想不顾寒冷跳进去,亲尝一口母亲河的乳汁到底有多甘甜,再次畅游一番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顺着清澈透明,奔涌而逝的流水往下看,一座人行吊桥横跨在黄河之上,不由得想起了在茅津渡坐船横渡黄河的经历。那是从三门峡到山西的必经渡口。我坐车到达渡口旁的山梁之上,下了车,寒风嘶吼,尘土飞扬,耳朵似乎都要冻掉了。伸手放下火车头帽子的两只大耳朵,系好带子,护住整个脸部,迎着刺骨的寒风向渡口走去。风稍停顿,空气中弥漫着干冷,澎湃的涛声犹如雷鸣般轰响,一泻千里的壮阔盖住了行人的嘈杂声。来到黄河边,巨大的铁船还没有靠岸,看着踏浪而来铁船,我的心里升起了汹涌澎湃的豪迈感——我终于又到黄河边了,我终于又要横渡黄河了。虽然冷风刺得我眼泪长流,我还是一眨不眨的看着破浪而来的大船。这一刻《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在我耳朵里响起。我真切的听到了黄河的咆哮,听到了战马的嘶鸣。看到了黄河的汹涌奔腾,看到了前赴后继一浪接着一浪拍打两岸大地的浪涛。
我站在黄河边,看着千万年冲刷的河岸,一层一层的印痕就像一个一个的年轮,密密麻麻的年轮就像一部编年史,记述着五千年的文明。
“走了!上船!冻傻了?”同行的朋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催着我赶快上船。我才发现本就不多的乘船人早都上船了,只有我还傻愣愣地站在青石磊就的码头上。
船开了,我一直扶住船舷的护栏,感受着黄河的波浪,欣赏着淡黄色的河水澎湃的心跳。渡过黄河,直到再次座上大巴车,我的心还在黄河里蹦跳,还在黄河里翻滚。返程时,本来坐火车走侯马,不用再坐轮渡,然而,我为了再次感受黄河母亲的温度,独自坐船再次横渡了黄河。
一次畅游黄河,一次横渡黄河,让我感受到了母亲河的温暖与凛冽。从此,在我的心中就埋下了一粒种子,希望这粒种子在黄河边发芽,在黄河边扎根,在黄河边凝固住泥沙,在黄河边阻挡住尘埃和污垢。从那时起,我就想顺着黄河走一遭,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岁月忽匆,我多次莅临黄河,在黄河边驻足,在黄河边凝思,在黄河边眺望,都是站在岸边,犹如蜻蜓点水,行色匆匆。终于到了二零一八年,可以休公休假了,有时间了,机会终于来了!我急不可耐的驱车出潼关,顺黄河大道逆流而上,直达贺兰山下。虽然因故返回,未能直达源头,但是,随着往上游挺进,河水逐渐清亮起来,我的心也透亮了起来,快乐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心就和黄河连在了一起。这种感觉只有你顺着黄河边长时间行走,谛听黄河的回声,聆听黄河的浪涛,观看黄河的猛烈和温柔才能感觉到。特别是到了兰州段,微浑的河水犹如雨后的小溪,河底的石头颜色都清晰可辩。我站在铁桥上,看着略带碧波的白马浪奔涌而来,浩汤而去,我从心底泛起笑意,这才是母亲河的底色,这才是母亲河该有的摸样。
今天,站在小浪底的堤坝上,看着波光粼粼,清澈见底,一泻千里的母亲河,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遥看暮云下与山齐平的大坝,看着大坝上绛红色的大字,我才从心底相信了这就是黄河,这就是母亲河,这就是我痴心妄想,终于实现了透明见底,碧波荡漾的母亲河!
二、我与天鹅不期而遇
俗话说“事不过三”,算上今天,我来三门峡天鹅湖至少三次了。前两次来的时间不对,一次太早,一次太迟。虽然相差不过半拉月,却连天鹅的一枚羽毛都没见到。越是见不到的东西就越想见到,就经常念叨着与天鹅来个亲密接触,一睹天鹅的靓丽芳容。
有些事就是这么寸,你刻意寻找,却难得一见,顺其自然,反而会不期而遇。葵卯年正月初二,驱车进入河南地界,睡眼朦胧的老伴迷糊不清地问:“到哪了?”“河南!”“去看天鹅吧?上次没看到!”“好!”我应和着。
按照导航引领来到天鹅湖,看到公路边的雕塑依然是过去的模样,停车场也是过去的模样,心中不免叹息。我不知道老伴为啥猛然间想起来要去看天鹅,是睡糊涂了,还是别的什么,我不得而知,也不会去问。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和小喜爱,夫妻也罢 ,父母子女也罢,都不必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明白了会让他们失去一些生活的私密和乐趣。何况,各自之间有点儿小秘密会产生一点儿距离感,有了距离感,生活才会更有趣。
“嘎嘎”的声音穿透了空气,钻进了我的耳朵。我从车窗往外看,几只巨大的白鸟遨游在天际,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各自飞散......看到它们,我激动不已!天鹅!大天鹅!我终于见到你了。我驶进停车场,跳下车,目光追寻着它们飞翔的轨迹,然而,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踪迹。我举目眺望着天空,想再次一睹天鹅飞翔的英姿,然而,它们就像跟我躲猫猫似的,再也没有一只天鹅凌空飞过。
我转过身,再看一眼天鹅湖广场上的天鹅雕塑,心头赫然明悟:该走的就会走,该留下的自然会留下。
走到停车场边缘往下看,一个个台阶从坡顶延伸到湖边,又倒影在湖水中,就是一架连天接地的天梯。碧波连天的天鹅湖就在二百多米外的山脚下。湖里数千只大天鹅游曳于碧湖之中。它们或腾空而起,或俯冲而下,或滑翔,或盘旋,或引颈高歌,或扑扇着翅膀在湖水中追逐嬉戏,阵容庞大,气势恢宏,形态各异,仪态万千。还有众多不知名的水鸟和岸边的小鸟相互唱和,就像上映着一场由大天鹅主导的盛大舞会。看着眼前的宏大场面,我忽然知道了《天鹅湖》舞曲中美妙音乐和高雅动作的来历。
天鹅!我终于见到你了!魂牵梦绕几十年,我们就像火车的两条铁轨,永远不能交汇,今天,终于交汇了。碧波荡漾的湖水把天空洗得蔚蓝。四周的亭台楼阁,枯枝绿树,芦苇荒草都被如镜的湖水铺垫在湖底,做成了一个巨大的鸟巢,等待着众多鸟儿们的来临。特别是偶尔一片白云飘来,就象洁白的棉絮铺在巢底,更显“鸟巢”的温馨和蜜意。我们站在湖边,放眼望去,数千只天鹅倩姿弄影,隐隐绰绰,欢叫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有些胆大的天鹅游到岸边,吃着游人抛投的食物,一举一动憨态可掬又不失灵动。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正真体会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错过了几十年,盼望了几十年的天鹅在今天不期而遇了。心中的郁结在听到天鹅的叫声就已荡然无存了。为了不打扰天鹅湖的宁静,不惊扰天鹅们的休养生息,我和老伴顺着来时的台阶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虽有万千不舍,还是匆匆走出了天鹅湖。再次路径天鹅湖广场,看着仰天高歌的雕塑,心情大爽,多年的压抑随风而逝。我们满脸笑容的与雕塑合影,心满意足地步出广场,迎着红黄色的落日向下一站奔去。
三、洛阳的牛肉汤
我喜欢美食,说白了就是个吃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打听这个地方有啥特色吃食,这也成了我旅游住宿的一项指标。有好吃的就住下,没好吃的就奔向下一站。到洛阳这个千年古都也一样。住宿前就查过洛阳的美食,于是在小浪底一声声热情的招揽声中也没有叫停我们的脚步。我们顺着地方道路翻山越岭奔向洛阳,奔向那碗早已闻名遐迩,洛阳人称之为“清晨一碗洛阳汤,给个神仙也不当”的牛肉汤而去。
进入宾馆,人声鼎沸,好不容易瞅个空档,向老板打听哪家的汤最纯正,老板告诉我们南关小碗牛肉汤很好喝,肉烂汤醇,远近闻名。
听完老板的话,口水都在嘴里打转。进了房间,放好行李,就直奔南关而去。
“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摔跟头,古话不可欺也。我们匆匆忙忙钻进夜色中,原本想好好喝一碗牛肉汤,美美睡一觉,解除一天的疲乏,以利明天去逛龙门石窟。可是,走到九龙殿城楼广场(因为天黑,我只看清了城楼上的“九龙殿”几个字,故称谓之),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欢愉声中——放烟花的、放鞭炮的、燃花筒的、放二踢脚的,总之各类烟花爆竹在这里汇集,在这里实现了华丽转身。热闹的人们全然不顾刺骨的寒风,大人小孩的脸都冻得红扑扑的,依然狂欢不散。也是的,三年了,三年都憋在家里,都憋出抑郁症了,再不出来放放风真的会疯掉的!
我们在广场随着快乐的人群走动着,欣赏着漫天的烟花。我的心也随着烟花的腾空而腾空,随着烟花的迸发而迸发。这一刻,心是激热的,空灵的,幸福的。
走着看着,肚子不争气的嘀咕起来。这才想起来我们是赶来喝牛肉汤的,而且吃了早餐就出发,现在已经夜间十点多了,不饿才怪呢?我随意拦住了一个当地人,微笑着问道:“您好!晚间哪有牛肉汤?”
他奇怪地看着我,就像看一个稀世怪兽。随后笑道:“只有早晨有!早晨不喝汤,走路打跄跄!”
“谢谢!”我面露失望之色,转身走出广场,向街道走去。沿途有一家买包子,有一家买面条,我不喜面食,就找到唯一一家便利店,买了些零食就回宾馆休息了。但是心里还是想着牛肉汤,越想就越饿,越想就越难受。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赶快开车直奔牛肉汤馆而去。
世上的事不会事事如意,更不会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赶到南关,看到漆黑的牌子上镶嵌着“南关老店”的镏金大字,门头上青灰色的砖头上还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每次看到青灰色的砖墙,就有一种厚重感,更有一种沧桑感。再看门前排起了上百人的长龙,心想:朝思暮想的牛肉汤算是真的泡汤了!老伴看我满脸的失望,就说:“我们先喝驴肉汤,回头再喝牛肉汤。”“好吧!”
我带着几分沮丧走进了街道对面的驴肉汤馆。说实在的,我还从来没有喝过驴肉汤,想想羊肉汤、牛肉汤的美味,尝一次驴肉汤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店面很小,只有两间门店,室内只有五个长条桌,很拥挤,露天摆放着几张桌椅。我们原本想坐在露天品尝的,但太阳还躲在高楼之后,风呜呜地刮着,就像一根根钢针扎进了人的脊髓。我们只好等待时机,挤进室内,刚进汤馆,热气扑面而来,香气四溢,刚才的郁闷刹时消失。
人就是个怪物,情绪变化犹如夏天的云,一会儿晴,一会儿大雨磅礴。有了新的发现,也就忘却了过去的碎碎念。在驴肉汤馆里喝了两大碗汤,凌冽的寒风扎进骨缝里的寒气似乎一下子都逼出来了,浑身暖洋洋的。揣着满足,享受着驴肉汤的温暖,坐进车里,寒冰似的方向盘似乎也暖和起来了。驱车前往龙门石窟的途中,老伴说:“回来再喝牛肉汤。”我欣然同意。
为了一碗牛肉汤,我们在洛阳住了三天。除了第一次喝的驴肉汤,其他三天都是早一碗午一碗的牛肉汤。实际上我很想再喝一次驴肉汤,都不顺路,也就留下一点念想直奔郑州而去了。直到离开了河南地界,还念念不忘啥时间再去喝碗洛阳的牛肉汤。
说实在的,我这一生尝过的美食不在少数,连吃三天不厌烦的仅此一汤而已。回到家后,我也认真研究过,做过,但是还是没喝出洛阳的味道来。我想每一种美食就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换了地方虽有其形,但失去了底蕴和环境,自然就失去了本真。
四、佛教祖庭——白马寺
“唐僧骑马咚啦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了个猪八戒......”
我来到白马寺门前,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了这首儿歌。童声稚嫩而清脆,画面质感而朴实,歌词诙谐而睿智。
我们原本是去龙门石窟的,可到近前一看,车路成了长达数公里的停车场,只好另选景点。打开导航搜索,白马寺赫然出现,也就顺从天意,打破惯例,不对景点做事先了解,直接去了再边看边了解边感受吧!
其实我是知道白马寺的,不过不知名字的来历。因此,在排队买票的空档,打开百度搜了一下白马寺,方才知道,白马寺是因为建寺之前,汉明帝遣使者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等人,就竭力邀请他们来中原弘扬佛法。他们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九死一生于永平十年回到洛阳。归途中驮载佛经、佛像的是一匹白马,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同时讲述了中国的庙宇之所以叫某某“寺”,是因为汉明帝把蔡愔等人请回来的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安排在“鸿胪寺”暂住。鸿胪寺是专门接待各国使臣和贵族的衙门,如同国宾馆,非久住之所,就敕命另建住所,因为僧人是天竺来的贵客,要以礼相待,就把新建的住所名延用为“寺”,既纪念了白马驮经,又达到了以礼待客的目的。“寺”的称谓因此诞生,别处的庙宇也都统称为“某某寺”,而白马寺自然就是不容争论的佛教祖庭。
看完这段记载,我唏嘘不已。我去过很多佛教寺庙,动辄就称之为祖庭,今天看到白马寺,才知道在其他地方拜偈的祖庭只不过是白马寺的分支而已。
知道了白马寺以及“寺”庙称谓的来历,我就更加虔诚了。静立于寺院之中,放眼四顾,我感觉到每一块砖,每一块石头,每一铲泥沙,每一株草木都散发着历史的烟火味,都闪耀着文化融合的光芒;看着枝繁叶茂的古树,每一片叶子就像一部经卷,每一个枝丫就像一个分支。佛教进入中原大地,就像一株焕发了勃然生机的大树,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开枝散叶。
走在白马寺中,观赏一株株历经风霜雪雨的古树,阅读一块块石碑上饱受浸蚀的文字,置身一座座香烟缭绕的殿堂,谛听一声声阴阳顿挫的佛号,我的大脑好像在一点点忘却,我的灵魂好像在一点点抽空。我好像身处真空,人来人往错身而过我也浑然不觉,内心的躁动瞬间沉静,满眼的欲望霎时消散,一切都处于虚无中,一切都处于空幻中,任凭人流裹挟着我走在白马寺中。
走出沧桑的大门,强劲的现代音乐冲击着我的神经,我才从空灵中回到现实。看到极具民族特色的泰国佛苑、缅甸佛苑、印度佛苑,我才真正理解“佛法无边”的真实涵义。
五、龙门石窟速记
我知道龙门石窟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历史书上讲的。不光讲了龙门石窟,还有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那时候只是为了应试,只是记住它是何人所开,为何而开,开掘年代,不至于考试不知道答案。有时候记不住了,考试答错了,还会抱怨古人干啥不好,到处打洞造像,这不是害我们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多了,书也读得多了,懂的道理也多了,再加上经常看到有关石窟的消息和神乎其神的传说,慢慢地对石窟产生了兴趣,很想去看上一看。然而岁月静好,时光流逝,我路过洛阳和天水不知凡几,却从未停住脚步去看一眼龙门石窟或是麦积山石窟。直到葵卯年春节,阴差阳错驻留洛阳,才下定决心,去看一次龙门石窟。
正月的洛阳寒风正劲,虽然红日东升,天蓝如洗,但是,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依然冻得手脚冰凉。伊河的水似乎也冻僵了,走在河边听不到水声,只能看到碧波闪着寒光。隔河相望,满山的石窟星罗棋布,站在桥头就能看到石窟里端坐着一尊尊慈眉善目的菩萨。我看着菩萨,不知道菩萨看没看到我。远远的,有些模糊,我就用手机把他们拉近些,在手机里看着他们眉眼低垂,似乎是在看着来来往往瞻仰他们的行人。我看景点,习惯先远观,而后再走近细看,这毛病大概是受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太深。或是因为我喜欢远观的感受——即可以窥之全貌,又有一丝朦胧感,给人以神秘的享受。近观却只能窥其一斑,而且面对面的立在眼前,就象看到身着轻纱的少女在空中漫舞,猛然间轻纱滑落,赤裸的站在眼前一样,失去了朦胧的曼妙感,让人兴趣索然。
我在桥头驻足,对岸是龙门山,一眼望去,满山的洞窟密密麻麻,让我眼花缭乱。我从南看到到北,又从北看到南,想找到一个点,在这个点上让我领略整座石窟的风采和神韵,然而,我失算了。从孝文帝的第一窟“古阳洞”,到武则天的“大卢舍那佛龛”,再到“药方窟”、“八作司洞”,每一洞窟都在朝霞薄雾中透着神秘,都在人流中散发着幽古气息,都在遥望中招呼着我走进他们,走进苍茫的岁月。
我不由自主的踏桥而过,走进高大的双孔石门,走进石窟群。随着人流从第一座洞窟看到最后一座洞窟。看的时候,就像在与洞窟里的各色人物对话,解读当时的历史,看过之后就成了历史典故,走出洞窟便随风而逝。
跨过伊河大桥,站在香山回眸龙门石窟,一座座洞口就像一座座阿里巴巴的宝藏大门,更像一口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散发着古老的幽光。再看居中的大卢舍那大佛面露微笑,俯瞰芸芸众态,心中感叹不已。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在这一眼之中窥知一斑。
六、香山寺的钟声
每一种声音都有各自的妙处,它们的穿透力可以直击灵魂深处。原本我对这种感觉还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今天却领受到了!当我走在香山寺下边的公路上,还沉浸在东西两山石窟美妙的雕刻工艺和传奇故事的情节中,一声声悠扬的钟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把我的目光一下子拉到半山腰的寺庙上。我看了一眼路边的标识牌,示意图指导着上山的路径。我已经到了上山的路口,要不是钟声及时击穿了我的梦境,我就走过上山的路口,也就不会上香山寺了。因为,错过了就是没缘,我一直固守这个理念。不过现在恰好还在路口,正是上山的去处。
我抬头看了眼陡峭的上山台阶已经磨得光滑铮亮,路边的护栏也泛着亮光。我不知道一年有多少人来这里观光参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这里洗去灵魂深处的肮脏,我只知道香山寺是一本书,是一本理不清看不透的书。
我怀着敬仰之心,一步一步向寺庙之中走去,每走一似乎都能听到白居易的吟咏,都能听到风在翻动历史书的声音。走完台阶,进了山门,闯进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佛塔,佛塔侧后就是“蒋宋别墅”。我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也就从右侧的步道绕道别墅背后,直奔钟声传来的地方。
站在香山寺的最高处,看着结构别致,小巧玲珑,一览无余的寺庙,再俯瞰绿波荡漾的伊水河,眺望对岸星罗棋布的石窟和薄雾中的洛阳,心中油然升起心中有佛天地宽的感觉。
我在寺内随意走着,随便观看着建筑和石碑。这里游人不多,不像对岸的石窟人头攒动。来到这儿感到很清静,大概是佛门之地吧!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石亭前,看介绍,这里就是武则天称帝后的办公场所,她经常在这里召见群臣,商议朝政大事。走进石亭,还能感觉到大周皇帝的威仪和挥斥方遒的豪迈。
我在石亭中坐下,却看到对面还有一座石亭,里面立着一块石碑,距离较远不辩字迹。待我喝口水,歇好脚,悠哉悠哉的感受完武则天一生的荣辱,回忆了一番大唐盛衰。步下石亭,走到石碑前,看到石碑上写着“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的题诗,猛然想起这不是风流皇帝乾隆驾临香山寺的题诗吗?前面的石亭里武则天坐着,靠山的石亭里乾隆站着,这是让两位大帝隔空对话吗?我不禁为后人的布置感到惊叹!赶到幽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前人不谋后人之师,后人又何偿不历前人之事呢?大唐盛世与乾隆盛世的兴衰是何其的相似呢!
看完石碑,钟声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我走下石阶,来到钟鼓楼广场,看着庙宇的对联“到处能安皆乐土,此心无障是菩提”,横批“自在圆通”读完这副对联,我的心似乎也宽大了起来,我何尝不是随风飘零一浮萍,随遇即安皆乐土呢!转身来到钟楼前,看着巨大的钟锤横悬于空,再看纹丝不动的巨钟挂在空中,我不禁在想,悠扬的钟声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吗?如果钟绳断了,跌落地面,还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吗?我为我天马行空的想法感到荒唐和可悲,为什么不想事物好的一面,而去想事物阴暗的一面呢?或许这就是人性,也是人生吧!有喜有悲才是真。
“撞钟吗?”我正在不着边际的遐想着,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是一个管理员模样的人在对我说。
“哦!不!”我有些木纳的回答道。
“请往外边让让!”她面露笑容的说道。
我回过神来一看,原来我挡住了想撞钟人的路。赶紧道歉道:“不好意思!”
说完逃也似的离开了钟楼,跑到院子边缘,扶着围墙,长长出了口气,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再看对岸的石窟,似乎看到每一尊雕像都在慈眉善目的对我微笑。俯瞰伊水河,碧绿的河水在微风中荡漾,层层叠叠的波纹似乎在对我讲述“伊阙”的前世今生。
钟声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回头看,是一位少年抱着钟锤,在使劲的撞钟。每撞一下,钟声就由近及远的荡漾开来,一下一下的撞击,钟声就一波推着一波弥散开来,笼罩了整个龙门。看着少年撞钟的虔诚神情,我也不免动容,不管他祈求的是什么,这一刻,我相信钟声在敲击着他的灵魂。
我听着少年撞击的钟声向出口走去,山门上写着“乐天到此多旧感,渊明归来有新辞”。我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再临香山寺,但旧感肯定是有,少年的钟声会萦绕在我心头,新辞就未必能成了。
七、梦圆少林寺
我知道少林寺还是童年时代在杨寺庙上小学,当年有位河南的徐爷爷经常来给我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我也老缠着他讲故事。其中讲述许世友将军的故事里就有少林寺。他说许世友就在少林寺练过武,所以武功高强,跟敌人拼命时拿着大刀片子就上,有一次攻打敌人一个城堡,久攻不下,许世友急了,找来根竹竿,地下一戳,纵身飞起,直接上了城堡,把敌人吓得四散而逃。其实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许世友是何许人也,权当故事听就行。听着他神乎其神的故事,我就对少林寺生出了向往。后来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更让我记忆深刻,魂牵梦绕。也让我沉迷入神话般的武道中不可自拔,做梦都想着前往少林寺拜偈一位武林高手,学得一身本事,可以飞檐走壁,打富济贫,惩恶扬善,成为一代大侠。然而事与愿违,直到离开杨泗庙也没有前往少林寺,更没有拜得一位武林高手为师。
任何事情都会因为时间的关系慢慢忘却,直到从记忆中抹去。然而有些事情却在你快要忘掉的时候与你相遇,从而再次让你心向往之。我与少林寺之间的纠葛正是如此。电影播映五年之后,我怀揣梦想前往“五岳独尊”之下上学,车过郑州,列车员甜美的声音钻进我的耳朵:“各位乘客大家好,我们现在路过郑州了,前几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少林寺就在郑州,有前往参观的,可以改乘下一趟列车!”我听到“少林寺”这个名字,猛然记起当初的梦想,当时就想下车前往少林寺一游,但看到学校报名时间已到,只能忍痛放弃,同时心里安慰道:四年呢!有的是时间前往参观的。然而匆匆四年,列车经洛阳过开封,我却一次也没有从郑州下过车,更没有去少林寺。然而每经过一次,心中就记起一次,慢慢地在心中就有了少林寺的位置,总想着一定要去看一看。几十年过去了,大半辈子过去了,少林寺依然遥不可期。然而,葵卯年竟然不期而遇了。我们原本是去开封逛“清明上河园”的,看朋友微信圈“上河园”里人山人海,地面都看不见。也是的,憋了三年了,人们都憋出抑郁症,赶上全面放开了,可不赶快赶着趟儿跑出去透透气,人多是必然的。但是我还是喜欢悠哉悠哉一些,于是就随遇而安的随便溜达。溜完三门峡再到小浪底,夜幕降临住进洛阳。这一住就是三天——白马寺、博物馆、龙门石窟等周边景点一一拜访,感受了一翻古都的厚重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眨眼之间假期要完了,洛阳周边也无地可去了。看着高德地图,点了一下附近,再点一下著名景区,洛阳周边的景点一一出现,少林寺也出现在列表中,打开路线一看,两地相距不过六十公里,于是就准备离开洛阳,第二天一早前往少林寺,实现几十年前的梦想。
天刚亮,我们就起床出门,刺骨的寒风就像利刃一样割着我们的脸颊。耳朵冻得发僵,眼睛冻得流泪,鼻子嘴巴哈出的气立即在眉毛上结成小冰珠。手握住车把手的一瞬间似乎就冻在车把上,拿开手,能听到破冰的刺啦声。握着方向盘,就像握了根千年寒冰在手中。为了圆梦,也就不感到幸苦了。烧了一回儿空调,身体稍微活泛点,天也大亮了。就打开导航一路向少林寺奔去。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当我们赶到少林寺时,山门外的各大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位,停下车就急急忙忙向少林寺山门赶去。
好不容易到了山门口,正门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好在工作人员灵性,打开了侧门,我们便随着蜂拥而至的人流从侧门进入。进门之后没有停脚之处,只能随着人流一直向藏经阁而去,直到藏经阁,我才能自由地转过身,俯瞰了一眼少林寺的建筑布局。稍歇,又被人流拥挤着从藏经阁顺阶而下,涌出了山门。前后不足半小时,就“游”完了梦寐已久的少林寺。站在少林寺山门前,看着朱红色的大门,褐红色的墙,琉璃瓦四角高挑,房顶覆有落叶,长有杂草。寺内古木参天,香烟袅袅升起,香味四溢而出,站在寺外就能感受到古朴沧桑的气息。看着蜂拥而入的人群,猛然让我想起电影中的王仁则率领大军破门而入的场景。
我们沿着青石铺就的道路走着,感受着古风佛韵,追寻着喧闹中的宁静,虽未能体会到古刹的尚武精神,圆了拜师学艺的梦,但时过境迁,我已垂暮老矣,再不复当年青春年少,更不会天马行空的想当一代游侠了。
走出少林寺,回目嵩山主峰,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一座高塔立在山巅,接天连地,让人有股攀登的奢望。我看了看蜂拥的人群,心想:有时间再来一次,一定要登上嵩山,一定要登上这座高塔,一定要在这座高塔上放眼眺望中原大地!